□ 文| 張曉燕
燃料管理工作是火電廠的重要工作之一,燃料管理是相關管理人員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通過調查可以發現,我國傳統的發電廠燃料管理體制是一個完全以計劃經濟模式為主題的管理體系,是一種管理力度低,效果差的低級管理模式,不但缺乏管理核心,還脫離社會發展,因此,為了降低火電廠成本,必須對如今的火電廠管理體制進行全面的改革。
實踐表明,新型的燃料管理體制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1)建立完善的燃料管理制度,用科學經濟的手段進行管理,實現管理的外圓內方。(2)要全面改善燃料管理部門的職能,將燃料管理轉變為市場經營模式,實現信息化和經濟化。(3)燃料管理體制的建設要以火電廠的整體模式為基礎,形成一個集經營,生產,監控等功能為一體的全面的管理模式。
1.燃料價格上升。新形勢下火電廠燃料采購問題之一,即燃料價格持續上升,直接導致經營成本的上升。面對市場供給問題,國家就能源供給體系進行了調整,針對煤炭燃料產能過剩,進行對落后產能的淘汰,陸續釋放先進產能。在此背景下,煤炭供應量大幅度減少,進而造成煤炭價格大幅度上漲,發電行業經營面臨更大的壓力,使得采購管理工作難度加大。
2.燃料接卸效率低下。受國家環保、查超治超影響,汽車來煤受限,火車需求量增大。受制于火電廠廠內管理問題,廠內卸煤、輸煤設備老化,方式薄弱,火車煤接卸時間延長,造成延時費的發生,最終間接地導致燃料成本的上升。
3.燃料驗收管理有待加強。供應商大多都反映火電廠指標總是較礦方化驗低100多大卡,甚至更多,反映出燃料驗收管理方面還存在問題,如何公平公正的做好驗收管理,提高火電廠的公信度,打消客戶疑慮,穩定客戶來源,為多渠道供煤提供保障。
4.配煤摻燒還有提高的空間。在煤炭市場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如何發揮配煤摻燒作用?
5.科學庫存管理,為煤炭市場博弈帶來資本,為火電廠策略儲煤提供保證。
1.加強市場前期調研。面對新的煤炭市場發展形勢,想要提高電廠燃煤采購管理質量;首先需要提前對市場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完成市場調研,制定科學可行的采購方案,爭取以最少的資金來獲得質量最佳的燃料。要求電廠采購人員,對周邊煤炭供應商煤種、產量、質量以及價格等進行全面收集,并基于市場發展趨勢,利用科學手段進行預測,以滿足火電廠經營發展需求為目的,完成燃料采購方案的制定。
拓寬進煤渠道,全力以赴降本增效。以市場“公改鐵”為導向,加強鐵路合作談判。通過簽訂三家鐵路運輸協議,減少中間環節費用;同時為火車多發爭取有利條件,就礦發結算的礦點,加強監質監裝,積極溝通協調,共同釆樣化驗,進一步縮小廠礦熱值差。
2.燃料驗收管理方面。加強采制化人員培訓,提高釆制人員業務水平,同時,要在驗收管理上下功夫,目前,區域各電廠硬件設施基本滿足公司需要,在采樣方面,尤其火車采樣工作量大,而且火車市場客戶越來越多,要做到公平、公正驗收;要做好雙人收樣,互相監督,確保樣品安全可靠;同時加強燃料視頻的排查,各個環節必須全過程監督,形成有力震懾;在制樣環節,要規范制樣流程,避免交叉污染,樣品在換碼過程中,細心細致,避免換碼交叉錯亂;化驗方面,每天做好設備標定,定期進行設備檢定,確保樣品數據精準。通過加強燃料驗收管控,避免出現燃料驗收爭議事件,為燃料采購廠外交流,提高話語權,盈得客戶信任,避免客戶流失提供可靠保障。
3.煤場管理方面。煤場接卸方面,加強對廠內接卸環節的管控,加強卸煤、輸煤和采樣設備的消缺和專項整治工作,提高來煤接卸能力。燃料摻配方面,要在煤場來煤存儲上下功夫,分類精細存放,要體現出摻配二字,不能來啥燒啥。要站在經營生產一盤棋上來,全盤考慮,加強與采購部門溝通,制定年度和月度深度配煤摻燒方案,明確火電廠各相關部門職責,納入績效考核,把入廠標單和配煤摻燒列入管理提升的重點項目,實行科學摻配,提高高硫煤、低值煤等經濟煤種的摻燒比例,在確保安全、環保、經濟的同時,降低燃料成本。
4.加強燃料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建立有效的燃料驗收管理制度,加強制度執行,嚴格按照三化方向:市場化、集約化、專業化;三個意識:風險意識、規范意識、底線意識;兩項綜合技術:燃料全過程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入廠煤智能化驗收數據的應用;三型:價值型、陽光型、數字型的總體思路;加強日常管理,細化燃料各個環節管控,向管理要效益。
5.加強燃料人員培養。燃料在火電廠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火電廠要重視,加強對燃料人員的主動培養,從全方面培養燃料全能人才,在燃料采購、驗收、摻燒等方面要有公司正式的職工,為肯干事、能干事、想干事的年輕人員提供舞臺,盡快培養出一批燃料人員。通過對火電廠燃料管理問題的分析與探討,有效地解決燃料各環節存在問題,加強各環節管控,不斷提升人才效力,使燃料管理更加精細化,在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下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才能發揮燃料管理效益,為電廠扭虧為盈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