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祝 燁
煤炭行業在日常生產與管理工作中,需要使用的物資種類較多、規格復雜、質量較高、專用型較強等特征。若是并未考慮到企業材料的耗費狀況、價值性、緊缺性、重要性、采購困難性及數量等,耗費相同的力度進行節約材料工作的開展,勢必會讓此類工作主次混亂,對其他工作的運行產生影響,無法獲得良好地效果。所以,在進行節約材料工作開展中,需依據煤炭行業生產使用材料的特征與各種材料占據的比例,緊抓項目節約的重點。
下達分解節約材料指標的作用就是落實節約材料的指標,讓煤炭企業內各個職能部門、生產區域、全體員工都能履行節約規劃的執行職責,實施層層有人監督,事事有人監管,產生上下一心,縱橫轉變為一個網絡,讓節約規劃的落實無一遺漏。
分解節約材料的指標,需要將基礎的工作落實好。在分解前期,需收集具體情況,將各個單位的生產部署狀況、上期完成節約指標的狀況、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生產標準的轉變狀況進行分析比較,以此為節約指標的真正下達供應科學性依據。在進行指標分解中,需要將各個單位節約材料的詳細指標依據實際情況歸入,并與生產區域材料的耗費量結合起來,對各生產區隊具體的節約指標加以明確,并列舉出節約材料的數量與類型等指標。
在進行材料節約指標下達時,需要對指標規劃節約的嚴肅性重視保護,在下達指標中,需擬定出節約材料指標的完善措施,讓指標變成整體員工的行動,并將員工之間的配合工作落實好,保證完成指標。節約材料指標落實至生產區隊及科室時,需構建落實節約材料指標相關的管理機制,即考核、檢查、監督、修訂等,以此將節約指標落實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積極地處理。
煤炭行業要想實現節約材料的目標,需要科學合理地進行管理,其包含協調、控制、監督、指揮、組織、規劃,這些需要在節約材料工作中始終貫穿。節約材料的主要途徑分成軟、硬途徑。軟途徑指的是合理規劃、儲存、運輸、生產、運用、保管、配置等。該途徑無需投入很多成本,短時間內即可見效。其重點在于怎樣將主觀能動性問題發揮出來。硬途徑指的是成品的合理設計,改善工藝,選用新型技術、新型材料、新型設備等組織策略。節約材料大概需要落實好以下三項工作,才能確保節約材料工作的更全面、更有效、更深入。
1.投入運用前材料的節約管理。該階段作為怎樣正確選用、合理運用、采購以及在保管、運送、分發等環節方面強化技術方面的管理,以防出現材料浪費,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一是明確選取生產需要的材料,這對確保工程的生產質量,減少材料浪費,提升勞動者生產效益與增強盈利效益意義重大。二是材料選購中需保證擇優采購、定點提供,以此為經濟批量組織進貨渠道營造有利的條件,促進供需兩方降低儲存材料的數量,使物資與資金周轉的速度進一步提升。三是強化管理物資計劃,做到供應物資規劃的明確性與完整性,及供應物資的平衡性與適度性,規劃前后階段的協調性與持續性。四是對制定與管理材料耗費以及儲存定額給予重視,材料消耗和儲存定額的先進性與合理性作為采購材料規劃、核算發放組織材料、組建貨源科學編制的基礎。五是將儲運物資的管理工作落實好,就是保管物資、整理物資、檢驗物資、裝卸物資、運輸物資等一系列內容。
2.投入生產中材料的節約管理。將材料的節約代用工作落實好,對工程設計者提出應用價值性工程概論,節約代用材料,包含合理選用新型材料,論證技術和經濟效率,明確落實節約代用材料,例如,運用豐富的材料替代緊缺的材料,運用一般材料替代珍貴材料,運用高質量、低價格的新原料來替代傳統中運用的原材料,還能以金屬材料互帶或自代金屬材料。
3.材料消耗后的修舊利廢與回收復用。這一階段節約材料,即為化無用為有用,以一變多,轉舊為新。就是將舊物資變成寶的轉變流程。通過回收加工廢物資繼續運用,就是補充生產流程中資源的消耗,不僅能實現資源的有效節省,還能最大化減少生產成本與提升企業的經濟收益。緩解材料成本方面的壓力,最終達到降耗節支的目標。煤炭行業還要增強回收復用與修舊利廢的力度,對修舊利廢的優勢加以掌握,合理安排材料的回收,并妥善調配。將交舊領新的制度加強完善,建立專門儲存廢舊物資的倉庫,并配置專業人員,構建修舊利廢的收發賬目,合理運用已有的富余人員與閑置設施,修復小型廢舊設備及材料,真正實現物盡其用。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上競爭的越來越激烈,煤炭企業對自身強化管理,提升資源的應用率,想方設法縮減材料的耗費量,減少企業成本的投入,作為企業高效運行、安全生產、經濟效益提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