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劉 姍
企業內部審計就是采用系統化、規范化的方法,以獨立、客觀的態度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進行檢查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以改進建議等方式提供咨詢服務,目的是為發現并預防錯誤和舞弊、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率、增加企業的價值,以幫助企業實現既定的目標。但是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必須引起重視并進行及時解決。
當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缺乏客觀性和獨立性。在很多企業中,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沒有明確的工作界限,大多數由企業領導者直接管理模式,工作地位及目標相似,但采用與業務部門平行的模式,導致內部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受到嚴重影響。同時,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容易受到企業內部其他因素的影響,在工作中存在徇私情況的發生。與外部審計工作不同,內部審計工作容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審計人員經常受到企業部門領導施加壓力,在審計工作中發現漏洞和問題也難以進行公平公正的表明和指出,一些人員甚至將這些審計權利當做刻意套好領導的籌碼,想盡一切辦法將最后的審計結果進行更改,使企業內部審計質量難以提升,內部審計工作客觀性、獨立性受到嚴重影響,從而導致企業各方面工作效率和效益受到阻礙。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定位不準,工作范圍狹窄是影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不僅僅要對企業內部的控制和風險進行管理和檢查,同時還有對企業提出改進性的建議和提供咨詢服務,但是在實際的企業運行當中,大部分企業更加注重內部審計的檢查管理作用,將內部審計工作定位為企業的確認性功能,對內部審計的咨詢性作用和功能進行忽視,導致內部審計定位不夠準確,內部審計工作效果沒有完全發揮。此外,內部審計工作的范圍太過狹窄,甚至大多數企業只對企業財務工作內容進行檢查,對財務報表、項目、金額、賬目等進行審計,對財務工作的合法性和真實性進行監控,所涉及的審計范圍過于狹窄,而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方面沒有進行系統的審計和檢查,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果和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沒有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影響企業的管理決策,阻礙企業的長遠發展。
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的工作水平和效率是影響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因素。但是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普遍不高,業務能力不足是導致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難以提升的重要原因。內部審計工作本身就是一個專業性非常高、非常嚴謹的工作,對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水平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在部分企業中,內部審計人員由財務紀檢人員兼任,雖然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但是不具備全面的審計方面的能力和素養。同時,內部審計人員除了要掌握相應的財務、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的同時,還要具備經濟管理和網絡信息技術和技能,很多企業的審計無法滿足當前較高的專業職位要求,綜合能力水平較低。此外,部分企業審計人員道德品質不過關,在進行審計工作過程中,由于個人的道德品質出現問題,造成一些審計工作徇私枉法的情況發生,從而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形同虛設,使內部審計工作難以發揮作用,給企業效益和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效率難以提升,也跟企業領導人員不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審計制度不夠健全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當前部分企業中,企業領導者和員工對于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不夠重視和關注,對內部審計工作認識程度不足,領導仍采取“一言堂”的經營方式,沒有深刻的認識到內部審計工作對于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企業內部員工對內部審計工作也持有抵觸情緒,認為內部審計工作就是一個擺設,是可有可無的崗位,導致在工作中不配合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給內部審計工作造成阻礙和困擾。此外,部分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系統的內部審計制度和體系,內部審計工作無法可依,無據可憑,在審計工作中受到重重阻礙,導致企業內部監督管理制度體系難以形成,內部審計工作發揮不了作用,從而影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給企業發展也造成不利影響。
想要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性,一定要加強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建設。要加強企業領導者對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和關注,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內部審計工作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對于內部審計部門的建設和管理,授予審計部門足夠的權利,并明確內部審計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權利范圍,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工作框架,設定專人進行審計管理工作,同時要不斷提升企業內部員工對于審計工作的認識和重視,提升審計觀念意識,支持配合審計部門工作,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獨立于其他部門和人員,不受外界人為因素干擾,從而更好地保持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使內部審計結果更加公平公正。
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性,企業要對內部審計工作定位進行明確,擴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范圍。在我國當前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企業要深入明確內部審計的工作權利和職責,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檢查管理工作責任擴大到參與和影響企業經營管理當中,更好的發揮內部審計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檢查和評價的作用,明確內部審計工作咨詢建議的定位,指導企業多部門的工作和管理,并給企業長遠發展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全面發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和效果,給企業提供科學合理的決斷依據,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和提升。
在強化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企業要不斷提升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企業要嚴格審核審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設置專業的人員組成審計工作隊伍。企業要進行公開的審計工作人員招聘,嚴格審核審計人員專業能力,并對審計人員的財務、法律法規、金融、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力進行考核,確保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其次,企業要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和教育,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水平和素養,讓審計人員掌握更多的先進的審計技能;最后企業還要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的道德品質素養,嚴格規范審計人員的審計觀念和行為,從而促進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打造高質量的審計工作隊伍,規避企業各方面的風險,促進企業效益的提升。
最后,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要制定系統的內部審計工作制度和規章,根據我國當前的審計法律法規,結合企業當前實際情況以及未來長遠發展,制定切實有效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為內部審計工作提供依據和保障。同時,企業要不斷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審計機制,形成相應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嚴格系統的規范和監管企業各方面的工作,制定合理的責任制和獎懲機制,對表現優秀的員工和部門進行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規范企業各個部門的工作行為,提升企業經營管理審計效率。還可以完善企業內部晉升發展平臺,給員工提供更加良好的工作發展空間,促進員工積極性的提升。同時對于審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要制定嚴格的懲治條例,對審計結果進行追責、問責,對相應部門進行監督和管理,從而更好的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使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和強化。
綜上所述,在我國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仍存在缺乏客觀性獨立性、定位不準、工作范圍狹窄等問題,同時內部審計人員專業素養和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制度不夠健全,想要強化企業內部審計,提升內部審計的有效性,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對以上問題進行整改,擴大審計工作范圍,提升審計人員專業水平,完善審計制度機制,促進企業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