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徐銘澤
營改增模式的推行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稅收合理性,在提升工作有效性基礎上,實現對企業財稅負擔的控制和降低。但是在實際研究中發現,很多企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營改增工作的開展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必然會對企業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為此,本文將進一步探究營改增對企業財稅工作產生的影響,并提出合理應對策略。
企業在開展營改增政策的過程中對財稅工作產生的影響我們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對于工作中出現的負面影響,要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性應對策略。為此本文就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營改增對財稅工作產生的影響。
根據營改增政策推進的實際情況分析,在應用環節中,營改增除了幫助企業最大程度上降低稅收承擔,還能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但是當前很多企業并沒有進行科學的營改增政策研究。并且不同企業發展理念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經濟發展上也有較大不同。但是在整體研究上可知,營改增政策的合理推進可以幫助企業避免出現重復納稅,在有效降低企業賦稅壓力的基礎上,幫助企業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在營改增政策的推進過程中,可以有效優化企業現有的經營環境,也會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雖然當前營改增試點已經明顯擴大,并且在企業發展中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工作意義。但是由于政策運行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很多企業在具體落實營改增政策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加強對細節問題的關注和處理。
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營改增政策的落實往往會造成財務管理工作的復雜性。和簡易計稅法相比,在營改增落實過程中通常需要大量工作人員進行財務成本和稅收項目的核對。比如,對那些生產環節相對復雜的企業而言,在增值稅的計算過程中需要應對的困難就會明顯增加。在此種環境下,必然會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內容造成變化,甚至影響企業整體發展。
在企業發展中,應該積極組織本單位工作人員參與營改增業務培訓,從而在掌握工作政策和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制定更科學的會計核算手段,實現對稅收風險的有效規避。在企業內部還要嚴格貫徹財務和稅收政策要求,在積極和主管稅務部門溝通的過程中,要全面掌握法律法規的運行情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作方向和內容的準確性。此外,還要加強和其他企業之間的正常交流,在信息交換的過程中,學習和借鑒其他企業的優勢,從而制定營改增的應對方案,有效實現對工作中難點問題的科學化處理。
在稅務機關檢查工作開展過程中,問題一般集中表現在發票使用問題上。所以在發票管理過程中,無論是發票開具還是應用、作廢,都需要引起財務管理工作的關注。對于建筑行業和交通運輸行業而言,工作人員也要按照自身發展特點進行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的優化,明確不同崗位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承擔的責任。財務分析是當前企業精細化管理工作的核心環節,因此企業也要按照自身發展需求和特點制定健全的財務分析方案,只有這樣才能更為精準的發現企業財務運行中出現的問題。換言之,在營改增政策落實過程中,不僅能幫助企業實現整體運行效率的提升,還能在保證稅收合法性基礎上獲取最大的經濟利益,是企業實現長遠、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是最重要的組成環節,在某種程度而言,工作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將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所以企業在實際發展中更需要加強對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優化,引導財務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積極發揮自身專業性,合理降低和減少營改增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除了要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指導之外,還要積極組織財務工作人員對相關問題的研究,確保財務工作者能全面掌握營改增政策和改革具體內容,確保后續工作中財務工作者能嚴格按照增值稅發票要求進行工作內容的開展和管理。
綜上所述,營改增政策的貫徹是目前我國稅收政策中的重要變革,直接影響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所以在營改增政策推行背景下,各個行業都需要加強對政策要求的研究,從而在企業財務核算工作中實現對企業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只有這樣才能在合理利用稅收政策的過程中實現企業的整體發展,最終為企業項目的長遠發展提供長久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