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胡順耿
1.完善統計基礎管理制度。為推進基層統計工作規范化開展,基層統計部門要健全統計基礎管理制度,不斷強化統計數據質量控制,保證統計各個環節的數據精準無誤。統計基礎管理制度包括:一是完善基層報表制度,建立一套規范的統計報表體系,避免重復統計項目,統一數據口徑、統一統計流程、統一統計方法,并及時對外公布統計數據信息。二是制定統計數據評估制度,建立起數據評估體系,采用抽樣調查法對總量指標的準確性、可靠性進行檢驗,保證統計數據質量。三是落實統計責任制度,明確基層統計部門領導班子的責任和基層統計工作人員的責任,一旦出現統計違法事件,則必須承擔相應的處罰。
2.健全統計工作機制。基層統計部門要健全統計工作機制,規定統一的統計工作方法、數據質量標準和統計操作流程,促進統計工作規范化開展,保證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具體包括:一是完善統計制度,明晰具體操作流程,要求統計人員科學收集數據、正確處理數據、細致分析數據,增強統計數據的可靠性。二是完善統計數據質量標準,基層統計部門要推進統計信息化建設,搭建起數據共享平臺,嚴格執行統一的質量標準,規范數據來源、數據類型和報表結構。三是落實統計工作考核機制,每年對基層統計進行考核評估,在基層政府年終考核中納入統計數據質量考核內容,提高政府部門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
3.強化基層統計檔案管理。統計檔案管理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有效手段,能夠保證統計數據具備可查閱性和可追溯性,規范數據收集、填報、匯總和入檔的全過程。基層統計檔案管理方法包括:一是在大型普查工作中,統計部門要及時掌握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強化調查對象的名錄庫管理,收集整理和及時更新普查資料。二是基層統計部門要加強檔案管理建設,統一報表內容和檔案格式,保證檔案內容的連續性,要求檔案中注明數據來源出處、計算方法和匯總方法。三是基層統計部門要做好檔案備份工作,對有關統計工作的政策文件、紙質報表、數據記錄等資料進行備份,執行電子檔案管理與紙質檔案管理并軌的管理制度。
在基層統計工作中,數據采集與上報是保證數據質量的重要基礎。現階段,基層統計部門采用“一套表”聯網直報方式,顯著提升了統計工作時效性。“一套表”包括企業一套表和基層一套表,分別面向工業統計與非工業統計領域。為進一步規范統計數據采集上報,應在企業一套表實施中實現部門數據全面共享,將部門數據與企業數據進行對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使數據能夠真實反映企業情況。同時,在基層一套表中,要嚴格控制基層統計人員的數據錄入誤差,杜絕閉門造車的情況,加強對原始數據的人工審核和系統審核力度。此外,基層統計人員在統計調查中必須統一著裝工作服,嚴格執行統計工作流程,保證統計工作的紀律性,保證數據來源和類型符合規定要求,強化對數據采集源頭的質量控制。
在基層統計工作中,統計人員一般被動獲取各部門單位上報的數據,若部分單位延誤數據上報時間,或者故意不提供數據,則會影響基層統計數據的質量。為轉變這一現狀,基層統計人員要轉變工作態度,創新統計工作手段,利用信息技術、大數據、計算機技術等,主動采集數據,提高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如,統計人員可手持終端電子設備,深入到部門單位進行普查,直接通過電子設備錄入數據、匯總數據和上報數據,簡化統計工作流程,提高統計數據的及時性。
1.強化統計監督管理。基層統計部門要強化系統內部監督,執行政務公開制度,完善統計造假舉報機制,用以約束和規范統計工作的開展,保證統計數據質量。統計監督管理方法包括:一是引入社會監督機制,讓新聞媒體、社會群眾、第三方專業機構都參與到統計監督中,揭露違法違紀的統計行為,及時向有關部門提交證據,加大對統計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二是建立統計信用制度,對統計人員和企事業單位建立統計信用檔案,記錄統計工作開展情況,對存有虛報、少報、瞞報數據的統計人員進行嚴肅處理。若企業事業單位不配合統計部門的數據調查工作,則要聯合執法部門對企事業單位進行處罰。
2.建立數據信息監督平臺。在統計數據質量監督中,基層統計部門要充分利用開放式的數據信息平臺,及時對外公布統計數據,讓社會各界監督公開數據的可信性。基層統計部門可邀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公布的數據進行評估,以保證基層統計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同時,基層統計部門還可以通過數據信息平臺及時共享統計資源,引入網絡監督機制,拓寬監督渠道。基層統計部門要向社會主動提供統計數據服務,從而促使基層統計部門更加嚴謹的完成統計任務,提高統計數據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基層統計部門要加強統計數據質量控制,通過健全統計工作制度體系促進統計工作規范化開展,保證統計數據的可靠性。同時,基層統計單位還要做好統計數據采集上報工作,運用信息技術創新統計工作手段,并落實統計數據監督機制,構建起完善的統計數據質量管理體系,從而全面提升基層統計數據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