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喬曉飛
從本質層面來看,統計工作需要借助于嚴謹的思維,這一點對于人力資源統計來說也不例外。事業單位中的員工、部門都比較多,因此在實行人力資源統計管控工作時,務必要將員工特性作為切入點,以便于確保工作成效,現如今,一體化的人力資源統計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這項工作未來的主要方向,唯有如此,才可以保證人力資源統計的嚴謹性、恰當性、科學性、動態性以及精細性,下文將對其予以簡要論述。
現代人力資源統計強調以人為本,關注對象主要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配置,開發利用以及其他勞動現象,是事業單位進行科學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人力資源統計將員工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統計,并根據統計情況對員工進行合理的安排,對于實現員工資源的有效利用、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人力資源一體化是借用經濟一體化中的一體化含義并加以演化而來的概念,所謂一體化管理不僅包含人員的合作、各部門間分工的協作,也包含部門與部門間的無障礙溝通、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诖朔N理念,“人力資源統計一體化”可以做出以下詮釋:其是指在特定區域內,一個經濟組織為實現共同的目標,通過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相互分工協作,信息資源共享互通有無,促進管理升級的一系列舉措。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人力資源統計數據,可以反映事物的各個方面及其發展變化的整個過程。利用這些統計數據,進而界定、統一人力資源的范圍、統計口徑和方法,提高人力資源統計信息收集和分析的科學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可以了解人力資源的現狀和供求狀況,客觀地反映人力資源的數量、結構、投入、配置狀況及趨勢和規律。由于人力資源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復雜性、不確定性和難以量化,使得對人力資源價值計量的難度遠遠超過物力資源。
(1)管理觀念待轉變?,F階段在事業單位內部,人力資源統計的一體化構建是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由于一些事業單位并沒有將市場機制融入其中,以及受到守舊管理觀念的制約,致使此項一體化工作一直都未能夠落到實處,而是始終浮于表面,換言之,就是沒有將其從行政工作中脫離出來,因此,就需要事業單位對自身的觀念予以轉變。(2)管理機制需革新。基于實際來看,大部分的事業單位都未能夠創建出較為系統的統計機制,因此人力資源的統計也無法得以有效的擴充,在很多的事業單位內部,甚至都未設置出專門的統計崗位,都是由其他工作人員來兼任,由于還需要肩負其他的工作內容,因此也就沒有辦法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所以管理機制的革新也是亟需完成的內容。(3)與實際需要脫節。國內已經邁進市場經濟的特定階段,但是許多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統計數據,并沒有與單位實際需求相聯系,沒有主動定時或不定時地為單位的人才現狀和未來提供統計建議和分析,也沒有完全實現統計該有的職能。
(1)注重人員培訓以及管控。如想要更好地構建一體化的人力資源統計管控模式,首先就需要注重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的培訓,與此同時,對于還未設置專職崗位的單位,應該加快此項工作的落實。詳細來說,包含如下兩方面:一方面,需要點燃工作人員的主動性以及責任意識;另一方面,還應該著重培育工作人員的技能素養,讓其熟練掌握人力資源統計相關的知識。(2)創建出嚴謹的評判體系。在事業單位之中,為了可以保證一體化的人力資源統計管理能夠落到實處,就需要創建出嚴謹的評判體系,同時以市場作為導向,對管控的觀念予以轉換。在評判體系之中,還需要重視集約性,即注重投入產出比??傊?,切實而又嚴謹的評判體系,是保障一體化管控方法得以實現的關鍵根基。(3)做好供給框架優化工作。對于事業單位中的人力資源管控及統計工作,要想真正的創建出一體化的模式,就不能離開相關部門的調控與支持。因此,就需要做好供給框架的優化工作,加強在人力資源統計活動之中,各項信息收集的效率以及精準程度,以便于事業單位更好地明晰當前內部人力資源的現狀,繼而做好人員的協調工作。(4)構建出優質的工作機制。良好的工作機制,是保證工作得以有序進行的前置條件,這一點對于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統計來說也不例外。所以,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務必要摸透一體化的本質,繼而制訂出優質的工作機制,確保日常數據,以及人力資源信息采集的規范性,保證各個部門的協作效率,增強人力資源統計的客觀性,這樣才可以確保一體化管控辦法得以實現。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的在國內社會中的關鍵性毋庸贅述,而如想要讓其展現出更為全面的社會效用,就需要注重事業單位內部的人力資源統計工作,直面現階段開展此項工作的困境,繼而注重人員培訓以及管控,創建出嚴謹的評判體系,同時還要做好供給框架的優化工作,以及構建出優質的工作機制,唯有這樣,才可以在事業單位之中,創建出人力資源統計一體化的管理辦法,保證工作的效率。因此,上文對這部分內容予以了詳實的探究,期望帶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