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韓 薇
網格化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區別于傳統的管理手段,網格化管理是依托城市管理平臺和數字化的平臺而存在的,將其管轄的區域劃分為單元網格,通過對單元網格進行管理,來達到監督和管控相互分離的狀態,從而促進管理的整體質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網格化管理的運用已經相當廣泛,這種管理方式將被動管理轉變為主動管理,讓管理的方式數字化,保證了管理的效果,針對基層統計工作來說,具有極大的優勢和作用。
尤其是目前統計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問題,針對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工作來說,其保障體系和制度是不夠完善的,在進行工作時,人員的專業素養也有所欠缺,而進行統一的網格化管理能夠改變目前的不足,促進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工作的開展和運行。
在進行基層統計工作時,最關鍵的環節在于基礎建設,利用網格化管理進行基礎建設,是指構建網格化的管理格局,將基層管理的工作目標、任務權限等進行劃分,分配到各個基層中,再以此加強基層的管理,構建更加細致的單元格局,滿足網格化管理中統一且獨立的管理方式,從而實現統一的規范管理,促進網格化管理在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的作用。
以網格化為主的管理模式是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的全新探索和實踐,在進行網格化管理時,能夠促進統計分析報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統計分析報告包含了統計公報,進度統計分析報告,典型調查報告等等,通過網格化管理,能促進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工作的選題,而選題是統計分析報告的重點,以此達到基層統計工作的全面提升。
在加強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的工作效率時,要優先完善網格化管理保障機制,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責任機制,以此促進網格化管理在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中發揮的效果和價值。首先要明確網格化管理的目標和要求,結合各個地區不同的基層統計實際情況,制定一套保障機制,在管理機制的設置中,將會涉及到基層統計部門的人員,其負責人和工作人員都將被納入管理機制當中,要明確人員的職責和要求,不同人員所負責的內容不同,這一點要讓每個人都有極強的認知,從而建立其網格化管理的技術人員和主要管理人員。在完善網格化管理的相關機制時,還可以引進外部優秀人才參與到管理技術中,成立相應的管理機構,針對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進行監督和控制,并協同相關部門完成工作,更進一步推動網格化管理在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中的工作開展。
不僅如此,在利用網格化管理開展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工作時,還要做到規范工作程序,加強基層統計的職責劃分,促進基層統計工作的有序開展。在規范網格化管理程序工作時,要將現有地區進行劃分,按照單元格的形式劃分村居,將轄區劃分成若干個網格形式,在對各個轄區進行管理,這樣在對轄區進行管理時,工作任務會大大減輕,還可以利用現目前常見的社交軟件平臺,更全面的負責各個轄區的統計對象。其次是明確網格化管理的責任,強化各個轄區管理人員的工作意識和責任感,促進工作更好的開展。最后是建立一套規范的操作流程,對網格化的管理建立一系列制度,按照其制度進行工作,避免不規范的流程影響統計分析報告準確性。
在進行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工作時,要想達到良好的效果,必然離不開統計考核制度,考核能夠評價工作的進展和效果,也能衡量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首先要明確網格化管理工作的考核對象,也就是基層統計工作人員,部門應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專業素養和技能。其次是要明確考核的內容,建立一套完整的網格化考核體系,對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進行核查和管理,明確考核的標準和要求,以一定的獎懲措施作為輔助,部門通過適當的獎懲手段,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升統計工作的質量水平。
綜上,以網格化管理促進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工作,能夠更加深入的落實和推進基層建設,在具體的實施中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更好的發揮網格化管理模式的優勢,進一步促進基層統計普查、統計調查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