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伏廣靖
根據統計工作的情況,對統計人才團隊組建現狀特別是縣級統計人才團隊組建狀況進行詳細調研分析,提出了推動統計人才團隊組建的意見以及建議。
其一,統計專業人才稀少,人才結構與布局不科學。具備高職稱、高學歷的專業人才、既懂統計實務、又把握計算機系統,且可以將兩者相統一用來解決統計工作的專業人才、及其精曉多項統計專業,具備多學科理論知識,適應性較強的復合型人才非常稀少。
其二,人才工作的制度尚待優化。對于人才培訓、激勵與考核缺少一套齊全的工作制度,對人才管理尚不科學,人才成長環境不夠完善,進而造成人才團隊綜合素質偏低,創新性的開展工作的技能不高,較大限度上影響與制約著統計工作的長遠發展。
遵守“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基本原則,根據“人才強縣”目標,進行統籌規劃、整體協調與督促檢查。形成正確的人才觀、創建有助于人才成長發展的氛圍,出現了“選拔和培養并舉、管理和服務并重”的新面貌。
爭取多種學習鍛煉機會,強化統計崗位專業培訓。有針對性的分期分批次安排統計者進入省級、州以及縣級接受培訓學習與溝通,不斷提升統計人才的整體素養。頒布方針政策,使鄉鎮統計者可以有機會進入縣統計局輪崗和跟班學習,由此鍛煉與提升統計業務技能及綜合水平。
首先,創建中高層次人才團隊。基于提升統計水平、統計信息質量與政府統計威信力等戰略要求,注重培育一批品德兼優、知識淵博、專業精湛、積極創新的綜合化統計人才團隊。制定考核激勵制度,引導各級統計者踴躍參與統計類資格測試,對測試合格獲取相關統計類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提供一些獎勵,針對報名參與統計職稱測試的人予以鼓勵支持,且盡量對已經獲取專業技術資質的在崗員工給予適當的政策待遇。其次,重點培育核心統計崗位專業人員。基于長遠、著眼當下,注重創建過硬的專業團隊,培育一支比較固定、基礎牢靠、能力優秀、作風端正的核心專業人才團隊,以迎合統計事業變革發展需求。從社會經濟核算、固定資本投入、工業、服務業以及基礎單位名錄、普查調研等核心專業層面予以突破,增多人才總量,提高人才質量。建立統計崗位調換機制,加強統計者對各統計崗位內容的學習,進而有助于培育復合型與創新型統計人員。
其一,健全優化選用人才制度。遵守學歷、技能、職稱、專業對口等重要原則,嚴格控制統計人員“入口”門檻,優選可以勝任統計業務所需的專業型人員。其二,制定規范的人才激勵制度。頒布政策、優化制度,實施精神激勵、崗位激勵、物質激勵等手段,多措并舉,強化對縣級統計者的管理,加大考核與業務指導力度,通過政策制度與措施調動統計人才的熱情與創新性。
第一,對鄉鎮與農鄉統計業務要進行屬地管理,確定鄉(鎮)統計站的功能及單位,縣級統計專干應保證專職專用,使之在編在崗,保證有專人負責業務,保證統計團隊穩定;第二,對于統計專業技術者的調整變化和村級兩委換屆引起的村級統計者變化狀況,需對新進統計者展開培訓與業務引導,做好業務交接,保證統計工作的連貫性,提升統計信息的真實性、精準性與時效性。第三,盡量改善基層統計者的工作條件與薪資待遇,將村級統計者融進村級大員管理,增強他們的工作熱情。第四,加強源頭管控、分類管控,創新基層統計團隊管理方式。對鄉鎮統計者的調整與錄用人選,需要先征詢縣級統計局的意見,嚴格把關與審查人選,保證鄉鎮統計職能。
針對聯網直報法人公司單位,在重視宣傳教育《統計法》的基礎上,引導與要求設立專業的統計職位,且保證統計從業者的穩固性,嚴格管理,制定考核激勵制度,使單位統計者有崗位、有責任、有目標、有力量。
總之,鄉鎮統計、機構統計與公司統計屬于統計業務的源頭與基礎。基礎信息是否精準、真實、齊全,將直接關系著統計信息質量好壞,甚至影響著政府公信力。為增強鄉鎮、部門以及公司統計業務職能,必須做好基層統計基礎業務,制定完善的統計原始記錄與統計臺賬,優化機構,建立統計崗位,保證統計者的相對固定,增加投入,優化統計業務環境,確保有足夠的力量從事并做好統計的各種調研、普查以及統計報表業務內容,全面、及時、精準、完整的向統計機構提交各種統計信息。
各級黨委、政府應當制定頒布方針政策,為鄉鎮、部門、事業機關統計工作配齊配強專兼職員工,及早適應統計業務的要求,確定業務職責,提升統計管理效果,制定完善的統計制度,真正提升統計能力及水平,進一步促使基層統計業務邁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