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儒
防火問題是人們最為關注的事情,火災作為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安全風險,往往會導致傷亡事故的發生。對消防救援部門來講,發生火災事故時,不但要進行及時的快速救援,更主要是救援完成后的相關工作,特別是火災事故調查,通過調查,進一步查明火災起因、經過、損失等。本文主要通過對火災事故調查問題的分析,提出相應對策,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火災危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火災發生后,需要對火災的成因進行調查,這樣,才能明確責任,進一步保證人們的合法利益。火災調查是專業性、技術性強的工作,對火災事故處置與防火監督具有良好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明確火災調查的標準規范,國家出臺了《火災事故調查規定》,通過規定,進一步明晰調查的任務與目標。通過火災調查,進一步查明損失,并從中總結火災教訓,對相關責任人予以處罰。目前看,火災調查還不規范,沒有嚴格執行制度規定,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導致火災事故調查工作開展的不標準,嚴重的還會混淆混亂,無法正確分析起火原因,只有全面做好流程規范,才能改進不足,讓火災事故調查能得到更好執行落實。
1.現場破壞的問題。火災是存在偶然性因素的,其自身特殊性與不確定性,往往會造成現場的混亂,無法正確表達真實的現場情況,如果現場控制不利,則很可能再次遭到大火焚毀,證據變得非常脆弱、不關聯。這樣的現象在現實調查中,也是屢見不鮮,現場受到破壞導致責任不清、問題不明,自然就可能導致一些證據或是痕跡被毀,導致事故分析缺少足夠的證據。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現場來回走動,大面積翻動,遭到破壞的現場影響調查效果。二是調查人員的問題,一些調查人員專業不足,整體素養不高,責任意識也不強,到達火災現場后,沒有及時進行調查,也不知道由哪里下手,對需要保護的現場沒有進行及時保護,讓一些群眾在現場隨意出入,造成的現場的嚴重破壞。
2.詢問調查的問題。火災事故調查是一項專業性強的工作,要對現場進行全面的控制,才能掌握現場的情況,調查人員進入現場后,除對現場勘驗和證據搜集外,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需要放在調查詢問上,要找到相關的人員進行現場詢問,對火災事故涉事人員與知情群眾做好調查,但是在詢問調查方面的問題,影響到了調查的結果。一是調查人員的先入為主,影響到了結果的產生,一些調查人員進入現場后,憑主觀的分析進行決斷,誘導現場人員的發言,詢問方向偏移。先入為主的調查,使一些問題出現了誘導性,導致調查結果不清楚,存在違規調查的問題。二是調查人員的混亂詢問,調查人員沒有抓住事情的重點,對現場情況不明的情況下,缺乏重點進行提問。三是調查人員詢問不及時。導致了獲得第一手真實信息的機會流失。拖拖拉拉更會造成群眾遺忘或者不敢說真話。
3.統計損失問題。火災事故往往會導致損失,這些損失有大有小,那么,為了進一步明確損失責任,則需要對火災造成的具體損失進行統計。但是,在損失統計過程中,卻往往會遇到各種問題,無法對直接損失進行統計,就是直接造成的物品損失與人員傷亡能夠體現出來,而間接損失很難清楚界定,特別是用損失金額來確定時,更是難上加難。一方面是程序違規。針對刑事責任火災事故,則需要委托具備專業資質的物價部門來進行價值評估。另一方面是少報漏報。一些單位或者個人,為了減少責任或者隱藏事實,往往還存在少報漏報情況,這樣,就無法對火災燒損率進行正確的估計,一些物品估價也缺乏依據,導致損失統計不準確。
4.事故分析問題。火災成因是最為主要的調查方向與目標,需要由專業人員來進行調查,但是,在事故分析方面卻無法形成有力的權威性,存在問題導致火災起因判斷不準確,事故定責不精準。一是證據搜集不全的問題,往往會導致火災事故分析不力,無法證明直接或間接的責任,其分析所得到的結果不精確。二是事故認定隨意性,一些部門對火災事故調查不認真,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就隨意定性,客觀上成因不明確,導致了火災事故原因不能依照客觀進行分析,這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況,增加了工作的麻煩。
1.做好火災事故現場保護。火災現場保護是最為主要的證據來源,需要對現場進行全面的保護,才能充分了解火災成因,那么,對火災事故調查現場保護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要想全面保護好現場,則需要盡早進入現場,避免對現場造成破壞。在操作過程中,一是及時趕往現場,對現場進行全面的控制,現場周圍要設立警戒線,不能讓無關人員進入現場,要及時提示消防救援人員,進行快速救援過程中,更要對現場保護,切勿隨意對現場物品進行大幅度翻動。勘查人員進入現場后,需要全面控制好現場的情況,保持靜態勘查,最后才能做整體的翻檢,要通過攝像、拍照手段,對火災現場火燒碳化痕跡或用火用電設施調查,不能隨意擾動現場。對發現的證據要確定下來做好現場取證,解除現場警戒,才能最快速度讓生活場所恢復正常秩序,進一步提升火災調查的效率。
2.優化火災事故詢問調查。詢問調查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對現場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后,才能做好詢問,詢問是火災事故調查中重要環節,對火災事故涉事人員及周圍群眾詢問,能夠第一時間把握火災成因,調查的時候,要掌握基本方法,不能隨意而為。一是詢問調查不能預設情境,為了了解真相,調查人員不能主動引導群眾,要由群眾自由陳述。多用“你看到了什么?火災怎么發生的?”這樣,群眾才能根據自己所見,對火災做好陳述,調查人員不能預設情境,誤導方向。二是詢問調查及時。詢問是現場的流程,需要在現場調查,那么調查時,則需要速度,應將調查人員分組,使各個小組各有任務,這樣,才能對火災現場直接證據、痕跡搜集;對周圍群眾展開詢問,兵分兩路同步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整體速度效率,保證工作質量。三是針對性調查現場。要及時了解情況,在現場進行分析,當詢問過程中發現新問題時,一定要到現場進行查看,針對相關場所或部位的情況展開針對性調查。
3.科學統計火災事故損失。火災損失包括傷亡與物質,要用正確的調查方法進行統計,如調查驗證法、總量估算法、實際價值法、修復價值法等。調查驗證法是根據有效證明材料、現場勘驗或詢問,對財產進行評估。總量估算法是先確定總價值,減去火災剩余,差額就是損失。通過不同的方法計算所得到的結果,就是經濟損失,要認真對待,不能出現遺漏。
4落實火災事故調查分析。證據得到后,需要進行分析,對主體責任人予以處罰。秉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原則,對責任人進行處理,絕不含糊。加強火災調查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引進高水平人才,組建火災事故調查隊伍。
火災事故影響大,要不斷針對火災事故調查具體情況,全面做好實際執行,要通過火災調查,全面做好火災事故調查難點取證,保證結果的應用性與效果,要從現場保護、詢問調查、損失統計和事故分析各方面開展工作,不斷優化火災事故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