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琦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曾有過至暗時刻。
第一次是在我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行尸走肉,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外界安排好的。上課、吃飯、自習、睡覺,做這些事情,沒有我的自由意志在。我就想,我到底在干什么?我為什么過著這樣的生活?帶著這些困惑,我閱讀了大量哲學、文學書籍。大學時期最終的思考結果是人生無所謂意義:本體無法界定自身的意義,人生只有過程,只有經歷,對本體而言,無所謂意義。這個思考的結果讓我覺得釋然。
我的第二次危機是在如家經歷的。2004年年底,董事會尋找職業經理人進入如家,而身為創始人的我離開了。過去的伙伴、朋友都在那個時刻離我而去,讓我覺得找不到存在的意義。這對我來說就像是對人生的徹底否定。那時候我不知道該和誰溝通,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所有的夢想都被一個很野蠻的東西破壞了,毫無道理,而我沒有回天之力。那個時候真的蠻黑暗的,這種黑暗我至今都不愿多談。
這一次,是莫扎特救了我。有一天晚上,我一個人出來散步,看著月亮從烏云里爬出來。我喜歡看電影,經常在一個安徽老板那里買碟。那天晚上,我在小區遇到他,他說:“老季,這個CD好聽,剛到,你拿去。”那套CD是莫扎特精選集。當聽到莫扎特第三十一交響曲時,我覺得太美了。這種美讓我覺得人世間還值得。莫扎特的音樂之美在于和諧與執中,有一種奇妙的平衡感,讓我感受到,這個世界這么豐富,第三次危機是在做漢庭期間經歷的。漢庭早期的投資人都是我的朋友。金融危機爆發時,漢庭剛好到了第二輪融資的時候。一個很好的朋友跟我說:“老季,我們的基金這個時候不能再投了。”這對我來說是晴天霹靂。我容易把情感和生意混一塊兒。緊要關頭,當一個好朋友說“不好意思,兄弟,這個事投不了”時,我真的挺絕望的。我如果是個純粹的生意人,大概不會有太多內心的疼痛感,你不投,沒關系,我趕緊找下一個。但那時我根本沒有任何想法,腦子里一片空白,甚至連發怒或者責備他的心情都沒有。后來,我決定把自己在如家的股票賣了,自己追加對漢庭的投資。日常的投資決策對我來說特別簡單,沒有什么糾結的地方,但當情感和生意混在一起,我就特別容易受傷害。不是因為對方不投了,而是因為我信任對方,有對朋友的期待。在我看來,就應該為朋友兩肋插刀。

每個人都有類似的至暗時刻,但我從黑暗中看到了光明。這些沒有將我擊倒的至暗時刻,促使我不斷思考、進步,最終成為我成功的動力。(摘自搜狐網圖/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