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
(江蘇省高郵中學 225600)
問題出處:南通市2013屆高三第二次調研測試第15題



分析(2)求數量積問題,主要解法是基底分解.

所以當b=1時,c=4;當b=4時,c=1,

圖1

這是本題的難點,很多學生不知如何化簡,由于條件是非特殊三角形,建系方法不好用,所以應朝向量基底分解方向化簡.


思路二取BC的中點D,則

評注利用外心是三角形三條邊中垂線的交點這一重要性質,進行基底分解,中間也利用了三角形中線向量定理這一常考點.
思路三如下圖所示,取AB的中點D,取AC的中點E,則有:



評注利用外心是三角形三條邊中垂線的交點這一重要性質,進行基底分解.


歸納小結本小問得分率很低,考查學生的轉化能力,注意本題有兩解.
方法歸納有關三角形外心的知識點:
(1)三角形外心是三角形三條邊中垂線的交點—揭示了外心的形成過程;
(2)三角形外心是三角形外接圓的圓心;
(3)銳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內部;鈍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邊的中點處;

1.反思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1)分類討論思想;(2)轉化化歸思想;(3)數形結合思想;
數學方法:用基底分解——解決數量積問題.
2.反思試題背景來源
2009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第8題


解法二特殊化思想,由于題目中沒有指明此三角形形狀,故可以把它看成直角三角形處理.
思路一把角C看成直角,則有
思路二把角A看成直角,則有
評注解法一利用了推導的結論解題;解法二利用了特殊化思想使競賽題目迎刃而解!
3.反思問題變式與拓展
三角形的外心結合向量條件在高考、各類高中競賽和平時考試中是一個亮點,有關這類考題屢見不鮮.請欣賞幾個變式.


評注分解形式不變,只是邊長在變.


評注分解形式需變號,屬于逆向思維.



評注目標分解形式未變,但引進了二次函數求范圍.
變式4 (2013屆遼寧省高三高考壓軸理科數學試卷)








評注利用外心的性質得到三點共線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小結解決外心的處理策略,考生注意方法的靈活性、轉化的多樣性,是致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