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平JIANG Jian-ping;李琰LI Yan
(①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城市建設與安全工程學院,上海201418;②西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西安710054)
2015 年兩會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創業已經成為我國關注的重點。因此從創新創業的內涵和特征出發,總結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現實意義,努力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是迫切需要的。本文以某地區部分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為研究對象,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調研,總結出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現狀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回歸分析以及單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進行實證研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為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以帶動當地地區經濟發展。
隨著國內外學者們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研究的不斷深入,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和框架結構。門瑞雪(2015)側重點在于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可視化評估。唐瑤(2015)提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改革以及開設創新創業課程將有利于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邱文偉(2015)提出高校多組織學科知識競賽將有助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陳桂香(2015)認為應該協同的角度出發解決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問題,提出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協同機制理論;韓立(2017)提出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新教育理念和體系、加強雙創平臺建設等措施。本文將從大學生自身、學校、社會方面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實證分析。
1.2.1 SWOT 分析理論
大學生群體自學能力較強、充滿朝氣、勇于拼搏、喜歡挑戰新的事物,是創新創業的主要群體。近年來,政府出臺了許多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文件,隨之高校也開設了眾多創新創業理論和實踐課程,但高校在目前創新創業體系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之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形成積極的創業意識,缺乏創業實踐過程,對市場的分析能力欠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1:“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與“是否了解國家的相關創新創業政策”有顯著關系。
1.2.2 CTP 評估理論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CTP 評估和評價模型主要通過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理論、創新創業實踐三部分進行評價。主要評估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敏感性、警覺性、實踐性、專業知識儲備技能。因此可提出如下假設:
H2:“性別”與“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有顯著關系;
H3:“大學生所在年級”與“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有顯著關系。
問卷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部分收集被調查者的基本信息如年級、性別、專業等,共4 道題;第二部分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情況的基本調查共18 道題;第三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對創業知識、創業覺悟、創業素養進行測量,共設置7 道題。
本文的調查對象是某地區高校大學生。研究小組于2019年3月初對問卷進行預調查,之后對問卷內容進行完善,于2019年3月中后期進行正式問卷數據的收集。通過QQ、微信等社交軟件工具在線上采用完全匿名的形式發放問卷。最后,從每所院校收集121 份問卷,收集到的有效問卷共605 份。

表1 變量測量項
本文使用SPSS 軟件對收集的數據進行信度檢驗,結果顯示各變量Cronbach’s 的值大于0.9(見表1),說明整體問卷的可靠性很好并且主體量表的信度系數良好,可靠性很高,量表中變量的內部一致性較好,說明問卷設計比較合理。
測量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SPSS 對問卷的結構進行檢測,求得KMO 值為0.881,Sig 值為0.000(見表2),說明所得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表2 問卷第三部分KMO 和Bartlett 檢驗
本文采用雙變量相關分析,以皮爾遜Pearson 相關系數考察兩個連續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在0.01 的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標記為**)。
3.1.1 “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與“是否了解國家的相關創新創業政策”的關系
從表3 可看出皮爾遜相關系數Pearson 相關顯著性的相關系數為0.926,顯著性的值為0.00<0.05,故說明接受假設H1,即認為“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與“是否了解國家的相關創新創業政策”之間有顯著相關關系。

表3 “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與“是否了解國家的相關創新創業政策”相關性分析
3.1.2 “性別”與“是否對創新創業感興趣”的關系
從表4 中可看出皮爾遜相關系數Pearson 相關顯著性的相關系數為0.753,顯著性的值為0.00<0.05,故說明接受假設H2,即認為“性別”與“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之間有顯著相關關系。

表4 “性別”與“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相關性分析
為了進一步證明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與大學生對國家出臺的有關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法規了解程度之間的關系,以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為常量,以是否了解國家政策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在0.05 的顯著性水平下得知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是否感興趣與其對國家出臺的相關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法規了解程度之間有很強的線性關系,說明接受假設H3。此外,通過對大學生群體的創新創業能力與學校是否開展相關創新創業大賽活動之間的關聯性進行測量,發現兩者之間顯著性為0.000<0.05,得出學校是否開展相關的創新創業活動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通過研究發現了解國家的相關創新創業政策的大學生更容易產生創新創業的興趣。男性大學生主動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更高。高年級大學生更容易產生創新創業興趣。因此就從大學生自身培養,高校與政府協同為抓手,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①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及意識。培養自身的創新創業意識,不斷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補充,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多方面的素質。②高校應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體制改革。高校既要加強對課程體系和教材資源的建設,注重教材內容創新性、實踐性、實用性,也要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組織專業的教研團隊、創業指導小組,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指導,避免學生盲目創業。③以政府為主導,創造多元參與的外化環境。政府部門應該發揮自身宏觀調控的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審批流程,出臺更多的優惠、便捷政策,為大學生的自主創業掃清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