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
在出口合同簽訂和執行過程中,要提高對于出口合同重要性的認識,通過有效的規避合同風險,有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能夠促使企業可持續發展。因此,本文以出口合同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其簽訂和執行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方法,希望借助分析能夠不斷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相較于國內貿易而言,國際貿易的市場環境更為復雜,所需要的業務流程也更為繁瑣,因此完成一次國際貿易的時間通常較長,同時所簽署的合同和協議等種類繁多,內容復雜,因此,國際貿易相較于國內貿易而言,其面臨的風險系數更高,這些風險主要是在合同簽訂以及履行過程中所產生的。
在合同簽訂過程中,雙方應當針對合同的重要條款進行事先的協商和溝通,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雙方熟悉合同中涉及的法律條款以及其適用條件,可有效地避免因為雙方當事人對同一條款有不同理解解而彼此產生誤解甚至糾紛,能夠更好地提升合同執行的安全系數。
而對合同履行的過程,在我國對外貿易的起步階段,由于部分公司對于國際貿易的了解不夠到位,經常會出現國外不良企業趁機對我國企業進行詐騙的情況,導致一些國內企業損失慘重,隨著國內企業對于國際貿易的熟悉程度不斷提升,詐騙情況逐漸減少,但是在國際貿易過程中需要進行的物流、交付、海關檢驗等環節,以及對于外方公司所處國家背景,經濟狀況等方面的了解又成為影響貿易的重要因素。因此,總的來說,國際貿易的外在環境是相對較難把控的。
相較于國內貿易而言,國際貿易的進行不僅受到國內法律法規的影響和保護,還需要遵循外方企業所在國當地的法律法規,受到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及政治體系等方面的影響。如果國內企業在進行貿易的過程中對這些情況不夠重視,可能會導致貿易合同或協議的簽署和執行產生一定的風險。例如,在與歐美發達國家進行食品類貿易時,由于這些國家對于食品的衛生和健康安全等級要求十分嚴格,國內企業就應當熟悉進口國的相關要求與規范,這樣才能有效避免出口產品因為不合規范而被退運或退訂的情況發生。再如,西亞地區部分國家的政治環境較為不穩定,我國企業在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時,應當重視自身的安全工作,不僅要提升駐外機構人員的安全意識,也應當強化對出口產品的安全保障措施,避免因為這些國家政治形勢發生動蕩而導致我方人員和財產受到損失。
就目前而言,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其所涉及到的合同內容已經較為完善,合同中需要標注的風險也能夠清晰表述,但是由于雙方企業本身的性質可能不同以及貿易項目的類別各異,合同中的內容并不能面面俱到,尤其一些需要用英語甚至進口國語言編制的合同,由于我國企業對這些語種的掌握程度不夠熟練和精準,可能會產生語句理解的偏差,導致在合同簽訂過程中將自身置于被動地位。除此之外,大多數對外貿易都是以外幣標價和結算,但是由于國際匯率不夠穩定,當外幣兌人民幣的匯率變動較大時,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匯率損失。
另外,簽署一次合同并不能完整的覆蓋全部的貿易內容,在貿易實際執行過程中可能產生新的問題,這就需要簽訂補充協議和合同變更,大多數補充協議和合同變更相較于原始協議/合同而言更為重要,但是仍舊有國內企業對于此不夠重視,僅采取口頭協議的方式與對方做約定,但這種非書面文件協議并不具備法律效力,風險極大。
在貿易開展之前,公司應當對進口方的企業資質以及誠信度等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了解,通過對其貿易歷史、資金和負債等情況的調查,充分了解合作企業。在進行對象選擇的過程中,應當優先選取國際貿易歷史時間久,企業信用度高的合作方。在合同談判和簽訂過程中,如對進口方的行為有所疑惑,應立刻進行充分調查,在合同執行過程中,也應對相關情況予以持續關注,做好應對風險的準備,這樣才能在風險真正發生時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減少風險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在合同簽訂時,應當對合同內容進行嚴格審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同內容的編制和適時修訂,嚴禁弄虛作假。必要時可以請第三方公證機構對合同進行公證,保證合同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保證合同的合法性。對于已經簽訂的合同則應當嚴格按其條款履行,保證合同能夠順利執行,降低貿易風險。對于自身不擅長或無法準確把控的條款應當通過合適的方式轉移潛在風險,這樣可以有效降低風險和機會損失。
提升經辦業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夠有效地降低合同產生風險的幾率,就目前而言,國內許多企業中從事對外貿易人員的自身業務素質不足,專業技能存在某些方面的缺失。然而國際貿易十分復雜,如果不是合格的專業人員,是無法熟練掌握貿易的每一個流程和每一個細節的,因此,企業應當加強對于員工專業素質的重視程度,對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的篩選和培訓,避免因為員工業務不熟練而造成貿易實際執行中相應風險的發生。
如果在貿易過程中出現糾紛,企業首先應當根據前期簽訂的合同做好責任劃分,積極解決問題。對外貿易中解決問題的方式多為國際仲裁或者訴訟,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仲裁,但在實際執行時,訴訟和仲裁都各有利弊,具體選擇哪種方式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而定。通常在糾紛問題對我方有利時采取訴訟解決的方式,尤其是對方在我國境內存在有形資產,而我方企業在對方國家沒有有形資產時,選擇訴訟更能夠保障我方利益。不同的解決方式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解決糾紛,因此,應當從保護己方利益的角度,選擇適當的方式積極解決相關問題。
綜上,對出口合同的簽訂和執行過程,本文從多方面進行了實踐研究,通過逐步分析,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借鑒,從而保證出口合同的簽訂質量和執行效率。作為相關從業人員,更要不斷結合實際,加強專業能力,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