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慶
20 世紀90 年代以前商業銀行沒有明確具體的操作風險概念,90 年代以后,隨著操作風險的頻繁發生和案件性質的惡劣、重大程度的影響,國際國內才開始對操作風險研究起來。2002 年中國人民銀行在《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中最先提到操作風險管理。后來,中國銀監會針對操作風險發布了《關于加大防范操作風險工作力度的通知》(即監管十三條)、《商業銀行風險預警操作指引》以及《關于2006 年國有商業銀行現場檢查的通知》一系列的通知、辦法和指引,并組織開展了操作風險專項治理。2007 年,中國銀監會參照《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發布了《操作風險管理指引》,指出:“操作風險是指由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員工和信息科技系統,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損失的風險。
2002 年《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中明確指出:“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評價的動態過程和機制”。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與操作風險管理之間有著較大的聯系:一是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管理和操作風險管理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標:操作性目標、信息性目標、符合性目標。二是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化解和防范操作風險的一個經營系統。各種研究表明,內部控制的強弱對有效防范操作風險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內部控制越優良,操作風險事件越少,內部控制越差,操作風險事件越多。也就是說,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只有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并將內部控制貫穿于操作風險管理的全過程,才能真正有效地預防和管控操作風險。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在操作風險管理上都能根據銀監會《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管理指引》以及《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辦法》相關指導精神,從要素和原則等逐步建立健全操作風險防范體系和內部控制措施,在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構建并完善公司治理架構,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及操作風險管理體系上都有了各自的一套做法和模式,也預防和管控了一定的操作風險。但是由于我國銀行業在操作風險的管理上缺乏內部控制相關的管理經驗和理論水平,目前大部分銀行在內部控制中操作風險管理上均處于摸索建立完善階段。
當前,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已經都意識到操作風險管理文化在經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由于各級管理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視了長遠利益,主要抓業務開拓與發展,對于內部控制管理和操作風險管理,認為只要不出現大的差錯事故就可以了,對風險防范工作流于表面。基層員工也只以業務開拓為主,依法合規經營意識淡薄,導致了很多的違法違規行為,埋下了操作風險的隱患。
社會發展速度較快,業務發展日新月異,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內控監督糾正機制不到位的情況下,銀行現行制度未能涵蓋開辦的所有業務和操作環節,部分業務的開展都存在要么無據可依,要么依據不明確、不清晰的情況,員工都各自按照自己的辦法進行操作,業務中存在很多靈活多變的可能性,導致存著很多“公開的違法違規行為”。
一個企業從其戰略的制定到目標的實現靠的是執行力,制度執行不力是很多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案件發生的直接原因。現在,我國商業銀行盡管在不斷地完善制度建設,但在逐級傳達貫徹落實上是一級不如一級。分行不能將總行的意圖和制度的內含準確、完整、及時傳遞至分支機構,各分支機構員工均不同程度存在輕視或無視內控制度的問題,在大量的規章制度面前,有規不依、有章不循的現象時有發生,制度執行的有效性不強,流于表面。
商業銀行員工對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管理還未形成充分的認識,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基層柜面員工在操作風險管理都缺乏相應的知識和經驗。很多員工,尤其是基層員工根本不懂制度、不能正確辨別風險點,部分員工知識層次較低、知識結構較窄,不具備銀行操作風險專業知識。銀行員工業務知識和風險防范能力不能適應和跟上當前業務發展的速度和步伐,也是造成商業銀行操作風險高發的一個突出原因。
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具有內部欺詐是當前我國金融案件發生率最高的風險;銀行機構級別越低,操作風險發生率越高,案件涉及金額累計越大;銀行業高層管理人員因違法違規導致的操作風險案件呈現越來越多的明顯的特征。因此,商業銀行只有以“法治”思路為切入點和落腳點,圍繞“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這條主線,有針對性去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才能贏得操作風險管理的主動和先機。
建立包括各個層面和各個條線的內部控制風險防控體系,從各個角度防范操作風險隱患。同時,根據經營發展需要和變化,不斷地加強和完善內部控制,建立健全著操作風險防控體系和建立適當的管理組織架構,并指導使之逐步地、充分有效地發揮相應的預防操作風險的作用。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銀行的各項基本制度既是其辦理各項業務的準則,又是國家金融方針、政策、法規的具體體現,離開了制度的約束,銀行的各項工作就無法開展,各項職能也無以發揮。全面的、詳細的、合適的內部控制相關制度是商業銀行預防操作風險的前提和基礎。商業銀行應建立起一套完整、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不斷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建立建全各項規章制度,并不斷更新,做到內部控制制度與時俱進,使各種經營行為都置于制度約束之下,才能預防各類操作風險。
“世紀經理”杰克·韋爾奇先生在其自傳中這樣說:“我們費了很多周折,才知道我們獲得了世界上最好的策略,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人選實現它,這些策略恐怕也只能‘光開花,不結果’”。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重視管理層的建設,重視操作風險管理相關人員的建設,也要重視全行一線員工隊伍的建設。從戰略發展高度,健全完善分層次的操作風險管理人員中長期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制訂全行因地制宜確定員工職業生涯企劃,為全行未來操作風險管理儲備人才;需要進一步重視員工合規操作培訓,促進人員提高合規意識,持續提升員工風險防控工作能力和業務素質;需要逐步拓寬渠道,積極引進風險管理的專業型人才和高端人才,以適應監管部門日益提升的風險防控監管要求,并有效提升風險防控的專業化、精細化水平。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很多企業都是中國共產黨扶植起來,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針對黨員干部貪污腐敗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我國商業銀行的高層管理人員基本都是中共黨員,近年來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一個明顯特征就銀行高層管理人員犯罪越來越多,涉案金額越來越大。從嚴治黨是應對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的要求,也是商業銀行應對防范操作風險的新要求。商業銀行黨委必須不斷改進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不斷提高領導班子議事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持續開展反腐倡廉文教育,鑄造廉政文化,增強各級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意識和能力。同時要鑄造反腐倡廉制度建設,以信貸決策、資源配置、干部提拔、財務管理、大額采購等為重點,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控,從源頭上治理高層管理人員犯罪問題。
企業文化有助于商業銀行規范經營、強化誠信理念,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有助于發現問題、杜絕漏洞,加強內控體系建設。依法合規經營文化理念是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倡導和培養“合規操作”的風險管控文化,才能為操作風險防范體系得以有效運轉和發揮應有作用提供思想保證;只有把“合規操作”的風險管控文化貫穿于商業銀行發展戰略之中,深入到整個商業銀行的運行之中,內化為全行員工的職業態度和工作習慣,才能真正預防操作風險,確保實現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商業銀行應全力營造一個依法合規經營的文化氛圍,為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防范經營風險,是現代商業銀行管理的要求,是商業銀行能夠長遠發展,真正做大做強的舉措。商業銀行一定要增強風險意識,將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自己的內部控制機制進行完善,并評估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使之能更好地達成內部控制的目標,以有效防范各種操作風險,為自身健康穩步快速發展,進而為持續穩健發展,做大做精做強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