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青
黨校圖書館擔負著干部文化素質提高、干部教育培訓服務、干部黨性修養錘煉、理論創新發展,決策咨詢服務水平提升的重要職能。目前,黨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的主要功能是統計成果、收錄成果、展示成果等,這些功能屬于機構文獻庫的基本功能,學科服務層次較低,很少有拓展功能;部分黨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平臺的技術功能欠缺,缺乏對特色資源的收集與整理、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善,這些因素致使用戶數量普遍較少,黨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游離于黨校教學科研以外,急需通過政策供給、體制改革、技術革新和人才培訓等途徑補足技術短板轉型升級,提高學科資源利用率。據統計,我國目前共有省級黨校34 家,副省級黨校15 家,地市級黨校360 余家,縣級黨校近2500 家①。對黨校圖書館而言,核心的資源是文獻信息,其信息管理是圖書館管理的焦點,只有信息的轉化與創新才最能體現學科服務的價值和最終目的。
黨校圖書館學科館員通過學科服務交互反饋,修正學科服務供給,促進黨校圖書館各項科研、教學的學科互動活動開展,促進其服務主體與服務客體之間建構起良好的互助關系。
1.服務主體——學科館員。學科館員要根據用戶需求的不同,主動為黨校決策部門、學科服務機構用戶提供個性化高質量的學科服務;在學科服務時要突出如下主軸,即凸顯三大板塊內容:探索嵌入學科、嵌入科研以及嵌入教學的學科服務;黨校圖書館學科人才的培養;強化兩大導向,學科及潛力學科的服務支撐。學科服務內容主要包括:學科的信息管理載體、信息服務平臺、學科前沿追蹤、信息推送平臺、學科建設趨勢與未來分析、論文引證檢索、信息競爭力及學術評價、文獻查新檢索、結題評審報獎、專利風險和預警分析等。
2.服務客體——用戶能力。相對于主體而言的即為客體,它是主體外在的處理對象和表現形式,最典型地揭示了以人的需要為出發點,以人的需要的滿足為最終目的的哲學本性。在宏觀層面,公共圖書館治理是將圖書館事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察,對黨校圖書館的運行機制、管理模式、社會功能等進行探討。從微觀層面上而言,黨校圖書館服務是將黨校圖書館的各個系統要素如資源、信息、人員等協調起來,對各個要素進行重組、改造或者完善,從而促進客體的可持續發展。用戶能力包括:了解自身的角色定位;有明確是學科知識服務需求;有一定的咨詢經驗和能力等。
1.創新學科館員數據素養。作為持續跟進為用戶學科服務的一部分黨校學科館員要具有知識型、學術型、專業性、前瞻性的特點,知悉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時迅速掌握和運用多種信息技術,提升黨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信息利用能力。一是黨校圖書館可以配置相關書籍供學科館員學習,也可以定期地請相關專家前來做報告,提供各種軟件和技術的使用指導,開拓學科館員的視野,不斷更新學科館員的技術儲備,增強用戶的信息素養。二是必須鼓勵黨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積極參加各類在職培訓與相關職業能力測試,利用多渠道、多途徑提高學科館員的現代數據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學科館員的綜合數據素養能力。
2.創新用戶館際互借通道。2010 年2 月,國內首家實現三網(寬帶城域網、數字電視網、移動多媒體網)融合、三平臺(網站、手機、電視)運行的數字圖書館杭州數字圖書館正式開通②。借助三網融合,國內各級黨校圖書館也已陸續搭建了以中央黨校圖書館為中心,各級省市黨校圖書館為主要節點的數字圖書館虛擬網通道,來進行圖書館學科服務信息資源的館藏,整理與分類。在這個過程中,學科館員充分利用提取平臺信息數據庫中的用戶檔案,不斷與用戶進行實時在線交流,了解黨校用戶興趣閱讀習慣、專業愛好和研究方向,有效地發布相關領域研究的新成果與新觀點。這種用戶通過手機就可以免費獲取涵蓋多學科的館際互借服務移動閱讀推送服務,已成為黨校圖書館重點關注的一個方面,為新時代黨校圖書館開展的學科服務發展提供了可操作的創新經驗。
3.創新用戶學科成果轉化。面對全媒體新技術的日益深化和用戶需求的快速變化,學科館員要主動加強與有關專家學者的文獻信息資料工作聯系,開展相應的咨詢服務和信息服務工作,通過開展嵌入式、一站式、自主式的宣傳推廣服務,及時接受用戶反饋意見和評價,促進了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個性化發展。目前,江西省委黨校圖書館現有藏書總量20 余萬冊,其中涵蓋黨校(行政學院)基礎學科、優勢學科、特色學科文獻占全部館藏的70%以上,數據庫(含試用)12 個,基本形成了以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為主,以網絡資源和自建資源為輔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學科館員通過微信、微博、在線直播、學習研討室等線上線下多種服務方式,將學科服務嵌入教學、科研全過程,為用戶提供全媒體網上咨詢、視頻、語音聊天、信息檢索等服務,實現用戶操作的便利性與數據流通的有序性,切實增強用戶的學科成果轉化,提升新時代黨校圖書館開放數據的利用效率和訪問率,促進學科服務數據資源的融合發展。
4.創新用戶評價和反饋機制。黨校圖書館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饋機制,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學科服務人才評價體系來作為實現用戶反饋和評價的核心環節。基于圖書館視角,可專注于過程監控、評價項目需求、投入產出等方面,定期將評估指標向社會公開,在用戶獲取知識信息的基礎上,預測、分析、計評估用戶信息需求,使公眾能夠對評估過程進行有效監督,以此提高黨校圖書館評估工作的透明度,進行數據管理、數據研究及數據規劃等深層次學科服務。用戶評價的方法可以運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促進學科館員與用戶、圖書館用戶與平臺,以及用戶之間的交互感受等。例如,常態化為用戶開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信息技術進行培訓、利用手機二維碼刷碼為用戶提供學科成果存儲服務、圖書借閱服務讀者見面會、讀書會、學習研討會等個性化拓展服務來進行宣傳,擴大活動影響力。
在學科服務過程中,黨校圖書館要發揮黨校陣地的熔爐作用。一方面學科館員要積極推進學科服務的頂層設計,即服務理念、服務方式、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培養和提高領導干部的駕馭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為黨校學術交流提供良好的傳播環境,體現學科服務的黨校文化特色,營造“用學術講政治”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要緊扣干部培訓教育主業和教學科研需求,以黨建理論、歷史文獻、哲學、社會科學新知識和新動態,把黨校權威專家創造出的一系列體現中國風格的特色理論著作,作為黨政領導干部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化、紅色經典文化和我國傳統古色經典文化的“搖籃”,更好地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提供全方位、多元化、具有文化特色的學科服務。
誠然,黨校圖書館必須建立一支高效的學科服務團隊,兼顧不同層次的需求,以學科服務平臺作為紐帶,通過學科服務的實體空間和網上虛擬空間打造,將創新服務、激勵機制、組織文化等導向轉型驅動嵌入到圖書館組織結構、人員、崗位以及業務流程之中;利用黨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平臺和資源優勢,把黨校權威專家的教學思維、學術見解引進來,把學科館員的信息加工優勢帶出去,加大對現有學科館員進行培訓和教育力度,重點是提升引進信息技術的研制、開發人才的數據素養,輔助科研成果轉化,為黨校圖書館開展學科服務提供復合型人才保證,提新時代高黨校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
在數據開放的背景下,黨校圖書館要利用互聯網搭建學科服務共建共享平臺,建立和中國知網、清華同方等多種信息資源庫聯合。在技術上以創新為驅動,以網絡為載體,數據為核心,統一數據庫建庫規范和標準,利用專業搜索、分析工具,強化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精準、專業、權威的學科服務和參考咨詢服務,實現對學科服務平臺技術的檢索系統完善升級,來把握特色性、權威性、連續性學科成果的開放式、分布式、多系統數據知識共享,這將成為黨校圖書館實現學科服務組織管理和創新的關鍵。同時要引導和鼓勵運營方對學科服務模式進行持續創新,實現新時代黨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之間的互聯互通,并且深化政府數據和社會數據的深度關聯分析、融合利用,提高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決策支持的精準性和有效性③。
黨校圖書館開放關聯信息數據集的相關主題包括黨校政治、經濟、文化在內的不同領域。一方面,政府應該制定完善的配套措施、嚴格的學科服務質量控制體系和嚴謹的版權保護措施,為學科服務發展提供優惠的政策和寬松的環境,打造智能化、專業化、特色化的學科服務品牌,這是當前黨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發展創新的重要經驗和基本共識。另一方面,通過政府數據開放和廣泛的跨界合作,使黨校教學、科研理論成果和具有決策參考價值的研究報告、對策建議、前沿理論觀點等快速融入學科服務數據庫,來吸引除黨校圖書館外的高校圖書館、公共圖書館等的社會主體的共同參與黨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平臺建設;加強圖書出版部門、與國內外報刊以及相關文獻服務機構之間的有效合作,借鑒、吸收其先進的管理經驗與做法,更好地發揮黨校圖書館的學科服務職能④。
隨著大數據技術與協同創新模式引入黨校系統新型學科建設,黨校圖書館將學科服務延伸到黨校的教學、科研、咨政、管理等學科建設各項工作中,實現所需海量知識資源的整合、管理和增值利用為基礎。黨校圖書館要利用政府數據開放的良好發展機遇找到與黨校教學、科研等工作的契合之處,承擔作為學科服務社區中心的職能、彌合黨校文獻資料的數字鴻溝,不僅要對用戶提出的文獻信息要求適時回復,同時黨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應當自覺關注相關研究領域的學科前沿、研究進展、動態熱點;開展對相關信息、數據、文獻的精確解讀與深度加工,并且資政于政府決策⑤,進行學科服務的分布式多系統資源共享與決策需求,為黨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今后的創新和相關研究提供更優越的借鑒思考實踐平臺和理論支撐。筆者相信,在未來國內外該領域內的重大研究成果中,必定會出現更特定的“中國特色⑥”和更豐碩的新時代“黨校元素”。
注釋:
①代玲. 黨校綠色圖書館建設探究 [J]. 圖書情報工作,2018(09):125- 127
②李曉巖.全媒體時代圖書館創新服務途徑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1(05):69- 71
③崔競烽.用戶體驗視角下的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滿意度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8(3):133- 135
④趙子凱. 黨校圖書館創新發展的SWOT 分析——以建立黨校信息中心為例[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1(03):21- 23
⑤魏秀玲.黨校圖書館智庫服務平臺建設的若干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8(07):117- 120
⑥陳茫,張慶普.研究的演進歷程知識圖譜與研究態勢探討[J].情報資料工作,20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