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愛民,曾 興
(1.撫州市科技項目服務中心,344000,江西,撫州;2.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61801,伊利諾伊,美國)
作為治理活動所產生的權利,知識產權是政府相關機構給予知識專利權所有者授予的在所在國境內暫時享有法律規定期限之內的壟斷權。隨著當前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融合的趨勢已勢不可擋。當前主要的問題是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的協同主要存在哪些問題,且兩者協同會在市場經濟中走向何方,這些都是國內數字經濟產業界值得關注的話題。基于此,本文借助文獻書里的模式予以探索[1-4],希望對社會經濟和知識產權的發展有所貢獻。
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濟學界便對技術標準予以專門研究。及至20世紀90年代,部分經濟學家便發現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可以通過協同來獲得更大的效益。在傳統的產業與行業之中,產品生產的規模與質量可以說是產業技術和經濟效益的決定性力量,那么在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與通信產業技術為龍頭的現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新發展,使得經濟學家發現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的聯合,能夠在市場之上形成更具規模的創新效應。
進入現代信息社會發展的新時期,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打造數字經濟的聚集高地,撫州打造“一鎮一街區”的承載空間和平臺,構建起以“兩云一超一湖”為主體的基礎平臺,打造中部大數據基礎支撐高地,正在致力于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標準制定與應用研究,并探索與知識產權協同發展,推動撫州數字經濟發展的環境進一步完善。在總部經濟的核心區建設總建筑面積近10萬m2的數字街區,打造集數據產生、匯集、清洗、轉化、加工、應用、交易等企業集聚發展的生態圈,并吸引了22家數字應用企業和新型研發機構入駐。隨著“政務云(曙光、浪潮)”“商務云(卓朗)”“創世紀超算”“贛撫數據湖”等“兩云一超一湖”五大數據中心投運后,撫州將建成“冷”“熱”兼備、超算領先的大數據基礎支撐,奠定撫州在全國的區域性大型數據中心地位,并成為吸引前端制造、后端應用企業落戶撫州的強大“數據磁”。同時,催生出本地人才的創新熱潮,如筆者的《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語言口語自助學習系統》(CN202010125448.1)、《一種語言口語自助學習方法及系統》(CN202010125446.2)。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絕大多數成果都申請了知識產權保護,以發達國家為代表的相關機構發現可以將知識產權納入標準,并且進行知識產權與創新成果的捆綁,使之成為一種策略性的計劃。從知識產權的角度來講,數字知識經濟產業以及信息與技術作為市場上的基本生產要素,其所具備的擴散性與共享性特征使得市場之上任何一個高科技企業都很難形成壟斷地位,如若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知識產權會因為推廣的缺乏而難以獲得網絡壟斷的收益,所以當前市場上的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進行主動捆綁的行為可以直接形成強大的壟斷力量,對于數字產業技術持有者具備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數字經濟產業在市場經濟中規模擴張的基礎在于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技術、源代碼軟件在市場之上的開放,不但需要相當高的知識產權保護要求,并且這類技術只有上升為行業標準,才更加具備獲取市場廣泛收益和已領先的標準主導行業市場的可能。除了內生性因素以外,政府、企業與相關聯盟成為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進行統一與協同的重要促進因素。政府不但可以協調與數字經濟聯系的利益相關方的需求,而且能夠為數字經濟的發展頒布優惠的政策與頒行相關法規,使之在市場經濟環境之下的發展具備制度支持與環境保障。
為推動撫州市數字經濟的發展,撫州市先后出臺了《“智慧撫州”總體規劃(2015—2025)》《關于加快云計算建設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實施意見》《撫州市信息化建設項目管理辦法》《撫州市電子政務云計算中心應用發展實施辦法》《關于明確信息化項目建設運行管理體制和技術架構的通知》《撫州市5G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0—2030年)》《關于加快推進5G發展的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將出臺《撫州市數字經濟發展頂層設計與規劃(2020—2023)》《撫州市加快數字經濟發展若干政策》和《撫州市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為發展數字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進行協同與統一的阻礙因素主要表現在,由于專利持有者主觀的行為經常造成知識產權阻礙標準的實施。國內相關學者指出,集專利權與標準制定者于一身的市場經濟主體,可以通過多種措施阻擋市場其他主體參與標準的制定,阻礙了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協同統一的產業創新進程。例如具備數字經濟技術的強勢企業,可以以其具備的獨特專利技術禁止市場上其他經濟體運用該標準,從而阻止競爭對手進入數字經濟的市場,使之難以進行產品與服務的跟進。
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進行協同統一的典型特征是標準必要專利,它是在某個行業標準制定知識部分抑或是全部的草案,由于技術上或者是商業上的原因不存在其他的替代方案,而這些技術方案同時已經申請了專利,當標準的草案隨著技術的發展已經成為正式標準之后,實施標準草案之時一定要涉及到其中所含有的專利技術,這些專利技術在被納入技術標準之后,可以使得專利持有者獲取更多的收益。
撫州與浪潮集團聯合創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程實驗室(撫州分中心),在自主可控和服務器制造等方面開展合作。卓朗科技公司與合作伙伴創建OpenStack聯合實驗室,致力于云計算標準制定與應用研究。這些合作中所產生的專利技術會被納入撫州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標準,與各類綜合性、行業性、專門性的研發機構共同運行成長,正有力地支撐和驅動撫州數字經濟產業創新升級。
國內外相關學者就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協同的研究指出,技術標準化可以使原本雜亂無章的市場之上的創新活動在系統框架之內共同發揮作用,推動科學與技術在市場經濟之內的完美融合。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經常是圍繞行業技術標準建立,而新興的數字經濟產業技術標準在初步構建之后,會不斷吸引行業之內多個經濟主體進行共同參與。由于具備適當的標準許可協議以及行業技術的外溢,使得具備行業標準的企業取得市場競爭的優勢。創新鼓勵學派認為,在技術標準中引入知識產權的相關要素之后,受知識產權所具備的創新保障和資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基本功能的影響,不但可以有效地保護創新的相關成果,而且可以通過技術標準的推廣將專利權的效益進一步放大,推動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進行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創新加速學派認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之下,協同效應下的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聯合的作用同時發揮可以加速數字經濟技術的改革與創新,成就數字經濟產業的專利池使得專利瓶頸不再存在,創造并加速了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更多創新。國內學者認為,政府應當鼓勵中國企業更多地參與到相關行業的專利池與國際產業、行業的標準制定,因為專業聯盟的性質對聯盟之類的企業技術創新存在著相當大的影響。
所以,為加快數字企業落地,撫州先后與網易、思源、浪潮、華為、聯想、國網信通、九次方等互聯網企業、運營商、省直部門、產業聯盟簽訂了25項戰略合作協議。作為江西省首批企業上云試點市之一,撫州加快數字化轉型,助力企業“漫步云端”,上云的企業數目前達到1 050家,崇仁變電等產業依托互聯網、北斗等技術煥發新的生機;與國內領先的機器人研究機構合作,推動智能機器人研發與制造運維基地建設,加快高端工業智能機器人應用研發和生產。這些企業共同參與了撫州市數字經濟行業的標準制定,為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形成了統一的標準。
首先,數字經濟之下原有知識產權的規則,對傳統的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進行協同統一發展的傳統認知進行了顛覆。傳統的知識產權配置的規則,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之下發生改變,有的技術專利化和專利標準化問題變得愈發復雜,而且新型的知識產權呈現出專有性弱化等的新特征。與此同時,以實用型專利、版權等為代表的新型知識產權在數字經濟發展領域之內廣泛呈現,這催生了更廣闊范圍之內的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新的協同統一規則的研究需求。
其次,如何以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的協同統一推動市場經濟環境之下的數字產業創新,尚待進一步研究深化。國內外相關學者認識到了兩者的協同對于市場經濟的創新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提出雙刃劍效應所形成的原因。
撫州依托現有算力和數據中心優勢,聚集更多大數據企業在服務器及PC生產和銷售、數據開發運營、智慧城市建設、5G應用研發等多領域進行合作。優化數字經濟展示館布局,同步開展數字街區線上、線下業態招商,打造全市數字經濟的聚集高地。構建智慧城市數據安全監管體系,強化政務數據開放與治理,釋放數據價值。謀劃“城市大腦”建設,加強城市感知信息覆蓋、共享共用,提升城市快速響應和高效聯動處置能力水平。
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相比較,中國仍舊面臨著缺乏核心專利、工業傳感器等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技術的現狀,依靠技術標準與知識產權協同統一提升數字經濟產業的競爭力仍舊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如何運用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的協同,提升中國的數字經濟產業在全球數字經濟產業鏈中的地位依舊需要關注。基于此,我國亟需解決的問題是加強與數字產業相關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研發與市場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