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彭四春
隨著電子數據技術的發展,不少銀行開始將數據審計引入內部審計中,商業銀行電子數據主要來源于業務交易,審計的主要對象也就是業務交易過程中產生各類數據。銀行審計部門每天會面臨海量的待審數據,在審計過程中不僅要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性,還要掌握相關的業務數據信息。由于審計人員職業素質欠缺、內控體系不健全、審計主體和內容多元化等原因,當前商業銀行數據審計還面臨這諸多風險。在這樣的背景下,探討數據審計在銀行審計中的應用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完善支付清算手段
在社會資金使用效率不斷提升的當下,金融資金服務功能逐步顯現出來,但是應客觀地認識到其中依然存在很多難以避免的風險。商業銀行清算系統較為復雜,系統給出的結果相對紊亂。以支付結算工具為參照點進行劃分,目前農商銀行所使用的支付結算工具主要可以分成結算憑據、票據、信用卡三類,即“三票三式一卡”。如果細分每個支付結算類別,支付結算工具數量將更多。不同支付工具使用的環境有所差異,由于所依賴的系統不同,銀行清算數據變得日益復雜。此外,金融市場中銀行數量和種類繁多,用戶支付時,如果進行跨行清算,可能因為沒辦法自動轉賬而增加發生錯誤的概率。
確保報送數據質量
審計部門在收集銀行報送的報表、數據等相關資料時會使用相應的比例分析和審計模式,簡言之就是通過現場監管整體和分析相關書庫,初步評估銀行合法經營過程中的相關風險。非現場也是銀行形式監管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實踐過程中非現場存在很多的隱患。由于部分報送的數據質量存在問題,可信度較低,因此,開展非現場監管的第一步就是收集精準的數據信息,借助數據收集手段使審計人員獲得最新的數據資料,做好銀行審計的前期準備。要實現非現場監管就必須保證能收集大全面、完整的數據信息。此外受各種不利因素影響,工作人員未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操作,導致非現場審計系統中的數據和業務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存在差異。
提升壓力測試公信力
壓力測試方法很多,在實踐過程中使用得最頻繁的是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在測試單一風險時可使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將工作中心轉移向數據分析,這個過程中只要出現一點誤差都會影響壓力測試最終結果,通過可靠的數據保障壓力測試的公允值。目前并沒有對壓力測試技術、方式及模型進行統一的規定,只是要求銀行利用科學有效的測試方式進行管理,因此出現了銀行會計操作,同時也引發了系列違規操作。由于數據庫建設和信貸系統的約束,高頻數據難以找到可靠的數據來源,職能使用估計數或手工匯總等方法。
(1)提升數據審計技術含量。數據審計模式的廣泛使用要求審計人員具備更高惡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就當前銀行審計實踐來說,數據審計模式的應用極大地降低了銀行審計的難度,方便了銀行審計工作的開展。銀行審計在使用數據審計這一模式時,不僅可以從海量的數據信息中找到有效數據,刪掉沒有價值的數據,還能深入挖掘有效數據中的潛在價值,科學合理地應用數據結果,可以優化數據挖掘技術。數據挖掘技術作為銀行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發展過程中依然更多地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數據技術的發展促進審計工作的創新進步,為銀行審計帶來便利,有利于提升審計工作效率和質量,降低審計風險的發生幾率。(2)提升審計人員綜合能力。在廣泛應用數據審計模式的當下,要提升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應先提升他們的計算機使用能力,豐富他們的審計專業知識。商業銀行可以定期組織專業培訓,讓審計人員學習最前沿的審計知識,掌握更科學的審計方法。審計人員不僅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在審計過程中還應端正職業態度,盡職盡責,從根源上杜絕審計問題的出現,維護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在數據審計背景下,銀行還可以加大計算機人才、電子技術人才、信息技術人才等的引進力度,組建一支具有交稿專業能力的審計團隊。(3)優化內部信息系統。銀行在管理內部信息系統時應采取有效的系統優化完善措施,將各類電子數據資料存儲在信息系統中,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為此,銀行應采取有效的測評手段審核內部信息系統,測試時應注意樣本的選擇。若測試結果滿足相關審計標準,那么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將得以保障,可以有效地減少審計過程中違規事件的發生。此外,銀行還應不斷完善審計人員考核評價制度,綜合考察審計工作,全方位評估審計人員,強化審計隊伍建設質量,進而提升審計工作效率。
銀行是我國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命脈,銀行發展質量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若銀行審計過程中出現風險,不僅會影響銀行正常運營,還可能阻礙國民經濟發展步伐。在信息技術發展背景下,銀行應積極引入數據審計模式,從不同視角出嚴格監管、合理優化審計模式,確保數據審計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