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瑩GAO Yu-ying
(國家能源集團內蒙古上海廟發電有限公司,鄂爾多斯016200)
某“上大壓下”新建工程,2 臺35 萬千瓦超臨界燃煤濕冷供熱機組,國家發改委核準的動態總投資為31.26億元,電規總院收口概算動態投資33.84億元,上級公司批準的造價目標為32.56億元。
工程建設伊始,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造價管理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協調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對影響造價的重大問題進行控制與決策。下設10 個造價精細化管理小組,實行項目經理制,涵蓋工程建設中涉及的征租地、鐵路工程、灰場工程、工業供氣、招標與合同、財務稅收、工程價款支付、項目法人管理費、生產準備費、竣工結算等10 個方面。
“工程建設,策劃先行”,為將“精確、細致、深入、規范”的精細化管理理念貫穿工程建設全過程,工程編制了《造價精細化管理策劃方案》,《方案》著重從管理目標及思路、重要法規和文件、重點環節、針對重點環節采取措施、難點等幾方面進行了策劃,以期指導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僅以征租地精細化管理策劃、變更精細化管理策劃為例,闡述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策劃工作。
3.1.1 管理目標及思路
①同區域、同時期征租地單價最低。
②以仔細研讀國家相關政策文件為著力點,以對標同區域單位征地費用為抓手,規范征地程序,降低征租地費用。
3.1.2 重要法規和文件
詳細列舉14 項國家及地方法規及文件(略)。
3.1.3 重點環節
①了解當地征地價格及各項收費標準。
②了解土地劃撥和土地出讓的拍賣、招標、掛牌及協議出讓的方式。
③了解同地塊企業征地費用。
④以最低價格和最合理的方式取得項目用地。
3.1.4 針對重點環節采取措施
①認真研讀土地相關的國家及地方法律、法規,掌握國家及地方政府關于土地征地費中所應包含的征地區片地價、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安置補助費、耕地復墾費、“三電”及水系溝渠遷移改造費、耕地占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風險基金、工作經費及契稅等各項費用。
②分析土地出讓和劃撥的優缺點,找出取得項目用地的最佳方式。
③對標同地塊企業及公司其他基建項目取得土地的征地費用,逐項比對分析。
④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協商和談判力度,獲得當地政府關于土地征地費及各項收費項目的最優惠條件。
⑤強化咨詢力量,及時聘請專家或會計師事務所把關《征地協議》合法性、全面性。
3.1.5 難點
①國家及地方政府關于土地的法律、法規政策和征地收費項目繁多,征地價格中容易漏項。
②土地耕地開墾費和區片地價由于國家及地方政策調整,費用上調比較多。
③當地農民對補償標準訴求較高,導致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用難以控制。
④當地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以出讓土地收入為主,土地價格談判難度較大。
3.2.1 管理目標及思路
以目標為導向,貫徹“全方位參與、全過程控制、全要素管理”的造價管理理念,以“精、準、細、嚴”為基本原則,以招標管理、合同管理為切入點,以全過程推行過程結算為抓手,實現各項工程造價可控在控。
3.2.2 管理要素
工程結算精細化管理,進行全要素管理。全要素管理即對建安工程費、設備費、甲供材料費用、其他費用和建設期貸款利息等進行全面管理。
3.2.3 管理措施及方法
①過程結算管理。
1)建立完備的過程結算管理表格,表格由總投資匯總表、設備費用匯總表、施工費用匯總表、各標段施工費用明細表、其他費用匯總及明細表等20 多個表格,表格之間實現了數據公式鏈接。結合招標工程量清單借助表格進行初設概算、執行概算的分解,以概算為基礎,將設備、材料、工程、服務等各類合同全部歸概,編制分項工程合同的預控金額。
2)及時核算圖紙工程量。嚴格要求造價咨詢單位做到施工圖到場后建筑專業15 天內、安裝專業7 天內完成施工圖算量工作。為了保證工程按時結算,同時避免出現進度款超付現象,要求施工單位在圖紙到場后及時進行算量和對量,在沒有對量的前提下,該項工程量清單進度款不予支付。并且嚴格約定每一個清單項目在完工后14 天內報送結算資料。
3)費用動態管理。根據施工圖算量對量情況、設備材料合同簽訂情況、其他費用合同簽訂和非合同費用實際發生情況、變更委托簽證結算情況,按月進行填報數據更新,及時進行歸概整理,同時和概算進行對比分析,實時掌握工程投資情況。能夠體現出管理者關注的每一項數據,便于進行分析決策,實現造價動態監控管理。
4)造價分析管理。按時召開造價分析會,形成分析報告,發現問題及時糾偏。會議由總經理主持,項目單位主管領導和各職能部門、造價咨詢單位參加。對照執行概算,逐項對設備費、材料費、建安費、基本預備費、專項費、財務費、設計變更、資金到位以及合同執行情況等進行動態分析,明確造價管控的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對提出存在的問題,制定措施,及時糾偏。每月出具書面的分析報告,并上報二級公司,確保造價可控在控。
②設計變更及委托簽證管理。
1)認真執行工程變更、委托簽證管理制度,嚴格按權限審批變更,工程實施中,對設計變更、委托簽證發生的工程量及投資及時歸概到所屬單項工程,與執行概算進行對比分析,禁止超概。把控制工程造價的關口前移,從源頭抓起,積極介入項目方案優化、施工圖審查、設計變更、材料替代等對工程造價有重大影響的工作,從造價管理角度提出意見和建議,在滿足工程建設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選擇造價最低的方案,做到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
2)建立統一的變更、另委工程管理臺賬,變更臺賬歸口工程部,委托臺賬歸口計劃部,設專人管理。臺賬項目設置齊全,不僅包括編號、內容、原因、單位、下發時間,特別添加完工驗收時間、預估工程費用及完工結算費用,便于實時跟蹤工程完工情況、結算的辦理情況及對工程造價的影響情況。針對編號改變以往的按標段及專業編號的原則,統一按照流水號進行編號,保證賬目清晰,不僅便于查詢及歸檔,更能實時對工程變更、委托情況進行跟蹤,及時掌握工程變更、委托項目的數目及費用,不容易遺漏,有利于工程造價的管理。
③物資管理。
一是建立物資出入庫臺賬,確保入庫物資-領出物資=庫存物資。二是及時進行甲供材料核銷,在竣工結算時,及時核算采購工程量、圖紙安裝工程量和領用工程量。如果領用量大于圖紙安裝工程量(考慮損耗),在結算時要按照采購價格加物資代保管費用扣除施工單位費用。三是及時盤庫。工程結束后,要及時進行物資盤庫工作,核實庫存物資和備品備件,庫存物資直接轉入生產費用,在工程投資中扣除庫存物資投資。
④建設期貸款利息管理。
一是在價款支付方面進行約定,一般支付到90%終止支付,結算后恢復支付,會節約一部分資金支付,減少貸款利息;二是做好融資方案,進行長短債結合;三采用承兌匯票方式進行支付;四是開展融資租賃的形式進行建設。
一是在鐵路及灰場工程精細化管理中,充分利用專家及評估公司作用,進行區域對標,制定高、中、低不同方案反復對比論證,優化方案;二是在招標與合同精細化管理,重點針對“防范不平衡報價”進行精細化管理,對招標過程中的不平衡報價進行識別,由造價咨詢公司全部進行測算和提出糾正意見。經與主體工程承包商進行多輪談判,調整不平衡報價219 項,降低了索賠風險。
各精細化管理小組根據《造價精細化管理策劃方案》及工程遇到的實際問題,每周不定期開展小組活動,活動中重點針對上次活動中布置任務完成情況及近期工程造價管理過程中遇到問題的進行討論并提出解決措施,安排下步工作計劃及任務。
工程通過全過程造價精細化管理,各項費用可控在控,工程結算金額為29.96億元,較國家發改委批準動態投資節約1.3億元,較收口概算節約3.88億元,較上級公司批準的造價目標節約2.6億元。
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是建設方為了更好的實現工程建設目標而主動實施的一種管理方法,寓于整個全過程造價管理之中。適當而合理的精細化管理,拓展了管理的寬度,加大管理的深度,提高了管理的精確度,符合當前工程造價管理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