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7月3日刊登社論說,7月1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頒布滿月之際,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正式實施,相關購物政策也迎來大調整: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提高至10萬元、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新增酒類、電子消費產品等7大類免稅商品,同時還大幅減少單次購買數量限制的商品種類。市場對此反響熱烈,據新京報等媒體報道,網友熱議在海南買一臺蘋果手機居然便宜2000多元,不少人開始計劃海南游,準備從“海外購”轉向“海南購”。
統計數據顯示,近3年中國每年出境旅游人數在1億人次以上,境外消費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如果不出國也能買到多樣化的便宜商品,從“海外購”轉向“海南購”,其對內需的拉動將是巨大的。作為世界上第四個離島免稅區,同時也是中國首個自由貿易港,海南的離島免稅購物政策,不僅意味著因價格優勢而使商品銷售大增,更將因“火爆購物”拉動整個旅游消費產業鏈。
此次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甫一落地,便在民眾間和市場上引發巨大的正面反響,顯示出中國消費者強勁的消費需求與潛力,而這對于建設立足于國內大循環的內需體系,無疑是一個良好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