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河北省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早在5 000多年前就開創了中華文明史,其經濟發展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河北省構建科技金融聯盟,可以推動河北省科技和金融的融合發展,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加快產業結構升級,促進河北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加強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明確主體責任,加強部門聯動,通過銀企對接、基金投資、上市輔導等途徑,統籌規劃本省的科技與金融資源,滿足創新創業資金需求,形成推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合力[1]。
逐步構建符合本省實際、適應科技金融深度要求的政策體系。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在投融資體系建設等方面實現突破,在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等方面取得成效。
加強工作指導和政策引導,探索建立新型科技金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豐富金融創新產品及服務。充分調動和發揮積極性與創造性,加大資源條件保障和政策扶持力度,實現協同發展。
發揮政府的引導和帶動作用,運用市場機制,引導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科技創新,突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瓶頸,實現政府、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等各方參與的共贏和長遠發展[2]。
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科技資源聚集地區新設或改造重點為科技企業服務的科技支行。爭取每個區市設立1家以上科技支行,逐步在有條件的市、縣、區增設科技支行。穩步發展科技小額貸公司,按照“小額、分散”原則,向小微科技企業提供貸款服務。對新開辦的科技分行、科技小額貸公司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如:自批準設立起3年內按其對地方經濟貢獻度由同級財政予以獎勵。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民營科技銀行。
擴大金融機構,開展股權、倉單、訂單、應收賬款和票據等質押貸款規模。推廣信用貸款、小額貸款和并購重組等貸款品種。支持發展信用保險保單和貸款保證保險保單質押業務,鼓勵保險公司與銀行合作,采取“政府+保險+銀行”的風險供單模式,使無擔保、無抵押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貸款。推動政策性銀行加快業務范圍內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創新活動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探索商業銀行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股權和債券相結合的融資服務方式,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實現投貸聯動。鼓勵金融機構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內保外貸、外匯及人民幣貸款、貿易融資、國際保理和海外投資保險等綜合金融服務,支持科技企業“走出去”。鼓勵京津法人金融機構在河北省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跨區域經營,設立區域審貸中心,開展跨區域授信。設立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按照“政策引導、市場運作、穩步推進”的原則,建立對商業銀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的風險補償機制。
拓展專利權、商標權和著作權等各類知識產權投融資服務。支持金融機構開展以知識產權組合為基礎的資產管理、信托等業務。鼓勵發展知識產權投資和經營公司。探索建立知識產權質押物評估、處置和交易機制。落實省專利權質押貸款貼息政策,對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企業,補貼其貸款利息的50%,最高不超過50萬元[3]。
支持保險公司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設立科技保險專營機構。對新開辦的科技保險機構,自批準設立起的3年內按其對地方經濟貢獻度由同級財政予以獎勵。開發推廣科技企業履約保證保險、知識產權保險、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出口信用保險和成果轉化保險等產品。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建立科技保險保費補貼制度,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購買經科技部、中國保監會批準的科技保險產品予以保費資助。建立科技企業保險理賠綠色通道,提高科技保險理賠服務水平。加快在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展科技試點。按照保險資金使用政策,推動保險資金投資企業股權、債券和資產支持計劃等,投資符合條件的創業投資企業。推動保險資金投資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重大科技項目。
鼓勵融資性擔保公司為初創期和成長期高新技術產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產生的代償損失納入省級風險補貼金覆蓋范圍。支持發展政策性科技融資擔保公司。
支持具有產業背景的大型企業開展面向科技企業的融資租賃業務,鼓勵有條件的科技企業設立融資租賃公司直接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支持金融租賃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為科技企業、科研院所等開展研發和技術改造提供大型設備、精密儀器等租賃服務。推動金融租賃公司通過開展資產證券化和發行債券等方式融資。支持融資租賃企業運用保理、上市、發行債券、信托和基金等方式融資。
實施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劃,建立省、市、縣科技企業上市后備庫,加強對科技企業的培育輔導。推動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在主板、創業板、“新三板”、石家莊股權交易所等境內多層次資本市場和境外市場上市掛牌融資。目前,河北省已經頒布相應的獎勵措施,如:對在境內外主板或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獎勵200萬元,對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獎勵150萬元,對在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企業獎勵30萬元,經省金融辦審核后由省財政廳直接將資金撥付至企業賬戶。支持上市、掛牌科技企業通過增發股份和發行債券等方式實現再融資。支持上市科技企業并購重組做大做強。
推動科技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集合債券、集合票據和私募債券等。推廣區域集優債等適合科技企業融資的模式。按照《河北省金融貢獻獎勵辦法》,對擬發債科技企業的中介服務費、培訓費和前期費用等進行補貼[4]。
參與設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鼓勵京津冀金融機構和民間資本成立服務區域科技產業協同發展、產業轉移的專項投資基金。支持設立省級科技成果轉化股權投資引導基金。擴大省級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支持有市場運作能力、符合條件的市、縣政府投融資平臺改造為創業投資機構。支持設區市、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設立和發展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支持民間資本參與發起設立創業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和天使投資資金。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運用階段參股、風險補助和投資保障等方式,引導企業投資機構投資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業投資企業通過債券融資等方式增強投資能力。充分發揮石家莊股權交易所作用,促進科技初創企業融資,完善創業投資、天使投資退出和流轉機制。
支持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中國技術交易所和北京中關村技術交易中心等在河北省設立分支機構。加快發展京津翼統一的區域性技術產權交易市場,統一交易標準和程序,建立京津翼技術交易聯盟和報價系統,促進國家和京津翼科技資源共享、重大科技成果在河北省的轉化。各區市要建立區域性技術交易市場。
推動在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設立科技金融高端人才、培訓咨詢、知識產權、技術轉移和投貸聯動等多功能服務為一體的金融超市。支持從事成果孵化、科技咨詢、技術檢測、創業投資等專業化、綜合性的科技中介機構發展。開展互聯網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增強眾籌對創新創業的服務能力。
建立科技企業信用信息數據庫。建立和完善科技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和共享機制,暢通政府、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渠道。開展科技企業信用評級,建立科技企業信用預警和黑名單制度,促進科技企業實現信用融資。
支持金融機構和創業投資機構等與創新型孵化器合作,為初創期科技企業提供創業投資、銀行信貸、股份制改革和融資路演等綜合金融服務。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促進大眾創新創業。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人才引進、培養、任用、評價和激勵制度,加強省專家庫建設。對新認定的省級眾創空間,分類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助,用于初期開辦費用、服務平臺建設和設備購置等。根據年度服務績效,省、市對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的房租、寬帶接入費、公共軟件、開發工具、創業培訓和中介服務等予以適當補貼,省級補貼額度最高不超過20萬元。
河北省構建科技金融聯盟,不僅可以促進河北省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的升級;還可以加快京津翼經濟聯盟的創建速度。因此,河北省應該結合本省的實際情況去構建科技金融聯盟,促進科技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