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含聿

與李念約的采訪時間是上午11點,她穿著黑色長款羽絨服,戴著鴨舌帽,從酒店的房間下到一樓的咖啡館,毫無妝容的面龐帶著些疲憊,卻依然給人以清新舒適的感覺。10年過去了,從李念的身上可以看到朱麗的獨立、露伶春的女人味、溫泉的堅韌,卻也依然能找到那個干凈純真的海藻的身影。
“我昨晚弄我小孩弄到12點多,我的天,嗓子都啞了。”剛一坐下,她就忍不住吐槽在劇組遠程育兒的無奈。
對她來說,在家庭和工作之間要做的不是單選題,而是如何平衡兼顧的應用題。
雖然忙碌,但她卻樂在其中。結婚生子和復工拍戲都是李念自己做的選擇。因為遵從內心,所以無論多辛苦,她都甘之如飴。
第一次見到李念是在半年多以前,一次雜志拍攝的現場。彼時,電視劇《都挺好》剛剛結束熱播,在劇中飾演朱麗的她,工作變得十分緊密。在拍攝現場,李念不僅思路清晰地與工作人員溝通修圖的細節,以及如何安排服裝先后順序更便捷,連補妝都是自己親自上手。
這一次的采訪是在杭州拍攝《我是真的愛你》的劇組里進行的。前一天的早上,我來到劇組化妝間,李念坐在梳妝臺前,面對著滿桌子的化妝用品。她稍微歇息了一會兒,便開始自己動手化妝。
劇組的化妝師數量有限,一定是先給主演們化,演配角的新人演員往往要等很久。為了節省雙方的時間,李念就學著自己化妝。


從基礎的底妝,到精致的眼妝,再到高難度的粘假睫毛,李念輕車熟路地一一完成。“在演藝圈中,我的化妝技術肯定是數一數二的。”李念一邊描著眼線,一邊和我聊著,“目前我認識的女藝人中,只有鐘楚曦比我厲害,她竟然連時尚紅毯妝都能自己化。”
李念的化妝技術,在她還是新人演員時練出來的。劇組的化妝師數量有限,一定是先給主演們化,演配角的新人演員往往要等很久。為了節省雙方的時間,李念就學著自己化妝。后來自己當上女主,化妝技術純熟了,也習慣自己化妝了。
“一方面,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給劇組和新人演員們省點時間。另一方面,請長期合作的化妝師比較難,新的化妝師需要磨合期,我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在哪兒,自己化妝反而更有保障。而且,化妝也是我角色塑造的一部分。”
電視劇《都挺好》播出時,有網友評論說李念飾演的朱麗經常瞪眼,讓人感到很出戲。看到這一評論以后,李念開始反省自己的問題。
在她看來,那些表情都是拍戲時真情流露的反應。“面對那樣奇葩的公公,面對那些奇葩的事情,眼珠子沒掉出來就不錯了。但如果讓觀眾感到出戲了,那就一定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做了一番研究以后,李念發現自己的內眼白比較多,做吃驚的表情時就會顯得在瞪眼,于是她在之后的一部劇《夢在海這邊》中,便將內眼線化得更加充足,以幫助角色在表情方面讓觀眾感到舒服。果然,劇播出后,沒有觀眾再反映她的瞪眼問題了。
“除此之外,在拍居家的戲時,我會把妝化得淡一些,拍生病的戲時會化裸妝,如果是一場去參加party的戲,我就會化大濃妝。但是化妝師不會根據角色和劇本做這么多功課。”
李念每天都有大量的功課要做。大多數藝人在工作中,都是按照身邊工作人員的提醒去執行工作,而李念則是在熟知一天的流程后,自己按部就班地執行,她習慣于讓自己清晰地知道接下來的每一步要做什么,然后有條不紊地安排身邊的工作人員幫她做什么。
李念的一個朋友偶然發現林先生的電腦桌面是李念的照片,問他是否認識李念,他說不認識,只是在網上看到這張照片覺得蠻清新的,就用作電腦桌面了。沒多久,這位朋友便介紹兩人認識。
生活中的李念亦是如此。“我每次進組前都會把家里接下來三個月的必需品準備好,包括我小孩每天要吃什么、用什么,我老公穿什么衣服、每套衣服怎么搭配。”李念笑稱她有一屋子孩子,除了女兒和兒子,她老公和幫她照顧孩子的媽媽也都像她的孩子一樣。
這樣細心照顧著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安排著每一項工作,李念每天都像打了雞血一樣,卻也偶有崩潰的時候。
上部戲進組前,李念在家里大哭了一場,那是她結婚近10年來第一次掉淚。原因是,她用一周的時間完成了搬家、置辦家用,又在周末輔導孩子寫作業、陪孩子去水族館,到了周日晚上10點多,終于安排好了家中的一切,她突然想起第二天就要進組了,而自己接下來3個月的行李還完全沒有收拾。“我對自己要求很高,我希望可以整頓好一切,安安心心地進組拍戲,我不希望因為自己沒有準備好,導致之后的工作出什么問題。”
但數月以后,回想起那次的崩潰痛哭,早已恢復戰斗力的李念只覺得無奈又好笑。
雖然直來直往的愛情可能少了點浪漫,可當年,李念在《蝸居》熱播后不久,正因飾演郭海藻一角而大紅大紫,能拿很多頂級資源時,決定回歸家庭結婚生子,也是因為這份直接而簡單的感情,讓她感到舒服和安心。
剛拍完《蝸居》沒多久,李念的一個朋友偶然發現林先生的電腦桌面是李念的照片,問他是否認識李念,他說不認識,只是在網上看到這張照片覺得蠻清新的,就用作電腦桌面了。沒多久,這位朋友便介紹兩人認識。初見,林先生便覺得李念就是他心中的姑娘,李念則是出于好奇,因為林先生是一個娛樂圈以外的人。兩人從朋友開始慢慢相處,逐漸發現性格方面和生活方面都有很多共同點。
半年多以后,《蝸居》上映,幾乎是一夜之間,李念紅了。也正是這個時候,林先生向李念求婚。此時有四五個非常好的劇本找她出演,李念卻和經紀人說,要消失一段時間。
“那幾部劇后來都火了,也帶火了當時那一批演員,但我從來沒有后悔過,因為我想要的一直都是組建一個溫馨的家庭。而且對我來說能遇到一個合適的人真的不容易,我很難相信別人,我覺得如果我當時沒有嫁給我老公,我很有可能到現在都結不了婚。”
剛接到《蝸居》的劇本時,李念本來已經打算要轉行了,因為她覺得自己的性格并不適合在演藝圈發展。“我不擅長交際,不喜歡主動交朋友,完全不喝酒,聚會的時候話很少,喜歡早睡,就和這個圈子的普遍節奏很不相符。”所以,剛入行的幾年,李念幾乎拿不到自己喜歡的角色。
直到《蝸居》的導演滕華濤找到她,勸她說,可以只是把這部戲當作演藝生涯的最后一部,拍完以后也能拿到一筆小錢,想轉行或是想留學也有一份保證。李念覺得這么想來還不錯,這才接了海藻這個角色。
“其實我覺得,這就是命運和我開的一個玩笑,我在這一行里拼命努力時老是碰壁,決定要走的時候,卻有大把的機會找上門來,讓我在這一行中又看到了希望。”
“我在這一行里拼命努力時老是碰壁,決定要走的時候,卻有大把的機會找上門來,讓我在這一行中又看到了希望。”
演完《蝸居》以后,李念一改往常新人演員渴望在行業中取得成功的心態,不再力圖用很多的名氣和作品來證明自己。經歷過起伏后,她開始對帶事業的發展更加有主見了,她想做的從來都是演員,而不是明星,所以是否正當紅并不是她衡量事業的標準。
之后,找來的大多數角色都是和海藻同類型的,李念發現,想要拓展自己的戲路,就需要回到生活中去沉淀,在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中積累厚度,在結婚生子的過程中豐富閱歷。
婚后的生活確實讓她感受到了很大的改變。“沒有在戀愛中受過傷的姑娘不會真正了解,單純的感覺是什么樣子;沒有成熟起來的女人也不會知道,如何通過演技去塑造年輕女孩的少女感。”
除了身份的變化帶來了不同的人生體驗,身邊人對她的態度也在變。“我剛紅的時候,一些我根本不認識的人也會說李念是他朋友,后來我暫別娛樂圈,又有一陣子被人誤解說是在炫富,這些‘朋友又主動說其實與我不熟。”這些非常現實的變化,讓李念覺得對自己了解人性、塑造角色有很大的幫助。
面對網絡暴力時,她有過辯解,卻也沒有讓自己真的受到傷害。“我沒必要向所有人解釋我的生活,更沒有必要用我的現在解釋我的前半生。”
生完孩子復工后,李念接角色標準不是片酬,也不要求是戲份最多的女主,而希望這個角色是生動的,是有挑戰性的。所以她演了《都挺好》中小公主般嬌寵卻也三觀極正的朱麗,演了《遠大前程》中帶些壞心思和女人味的露伶春,也在《激蕩》和《夢在海這邊》中演了年齡跨度很大的溫泉和趙小青。
十年前的“當紅演員”和當下的“流量演員”已經不是一個概念,復出后的李念很難再找回當年的熱度了。但這反而是她想要的,既能通過演技爭取到好的角色,也能在生活中不被過度打擾。
“《蝸居》剛播完的時候,我走到哪里都會被人拍,甚至被人跟。但是現在,我能以很素人的狀態逛街,通常不會被認出來,即便被認出來也就合個影,不會有很多麻煩事。”
李念對此感到十分滿足,她認為現在的生活就是她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