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勇

“孝敬父母,弟恭兄讓,禮信仁義,家教有方,讀書習文,勤勞為本……”12月9日,筆者走進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小嶺沖村,村民張世界家門口墻上的“張氏家訓”牌格外引人注目。
“每天進出家門,這塊牌子就像鏡子映照我心,提醒自己時刻不忘家風家訓。”張世界說。
在小嶺沖村,每家每戶門墻上都懸掛有姓氏家訓牌,這是該村開展家風家訓教育促鄉風文明的一個縮影。
如何實現鄉村治理有效?隨州市曾都區從今年4月起在全區開展以家庭衛生、家庭收入、家風家訓、家庭榮譽、家庭檔案為主要內容的“五家”建設,實行一季一評比,改善家庭衛生;一戶一規劃,增加家庭收入;一戶一傳承,弘揚家風家訓;一戶一追求,彰顯家庭榮譽;一戶一收集,完善家庭檔案。
小嶺沖村是省級宜居村莊,也是曾都區洛陽鎮“五家”建設示范村。“這里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我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黨員凌振安說。
群山環抱之中,一條瀝青路穿村而過,白墻黛瓦,山青水秀,環境宜人。走進村民張世界家中,到處收拾得干凈整潔,院子里擺放著花木盆景和他加工的各種根雕。張世界說:“村里給每戶配備了垃圾桶,垃圾分類收集轉運,并定期對每戶家庭衛生開展檢查、評比。保持家庭衛生、穿著整潔已經成為大家的習慣。”
目前,該村正在全力打造“一舍一欄一柴房,一園一院一燈光,一桶一廁一花壇,一灣一路一故鄉”的“印象鄉村”。
村里環境變好了,大家一心一意發展經濟。該村引導村民發展香菇種植主導產業,小龍蝦、銀杏采集園兩大特色產業,養雞、養豬、養蜂等12個輔助產業。村民甘文明有自己的銀杏采葉園,還喂有3000只雞,今年家庭純收入可達4萬元以上。該村流轉部分農戶土地種植了近200畝的軟籽石榴、藍莓、雙背梨等果樹,既增加了集體收入,又為村民提供了家門口務工的機會。貧困戶甘文英說:“我既有土地流轉收入,還有果園務工收入,日子越過越好!”2019年該村貧困戶實現全部脫貧。
小嶺沖村在懸掛家風家訓牌的基礎上,制定了《村規民約》,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引導村民移風易俗,樹文明新風。對榮譽家庭分類懸掛共產黨員光榮牌、軍屬光榮牌、最美庭院牌等,并建立家庭檔案,對家庭衛生、家庭收入、家庭榮譽等進行登記造冊。
“我們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群眾骨干作用,建立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帶動村民致富,樹立文明新風,促進鄉村振興。”村黨支部書記甘宏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