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璐

逗逗先生,原名奈吉爾·迪克遜(Nigel dixon),1967年出生,英國演員、主持人、BBC金牌節目制作人,因模仿“憨豆先生”而廣為人知。
今年初,一場突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使武漢封了城,城中人開始了特殊的生活。其中,一位英國喜劇演員逗逗先生(奈吉爾·迪克遜)為武漢加油的視頻,點燃了網絡。
逗逗先生是喜劇人物“憨豆先生”唯一欽定的模仿者。疫情發生時,他正在武漢工作,并堅持留了下來。與所有的中國人一樣,逗逗先生心系這場抗病毒戰役,心系武漢安危。他用一個又一個小視頻記錄下了這場“武漢保衛戰”。
2018年9月,逗逗先生第一次從倫敦飛來武漢,朋友帶他參觀武漢景點,他開心地在黃鶴樓上撞了鐘,還去戶部巷吃了特色小吃。在這里,他第一次乘坐了高鐵,發現了中國交通的便利。“我本以為武漢是個小城市,誰知道來了后發現這么大,這么漂亮。”逗逗先生對《環球人物》記者說,他萌生了長期在武漢發展的念頭。
今年1月中旬,逗逗先生再次來到武漢,不久,疫情就暴發了。1月底,在英國的家人擔心他的安全,建議他離開武漢,卻被他拒絕了。“如果這個時候我離開,那是太自私的做法,因為我有可能是名病毒攜帶者,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其他人。”于是,他堅守武漢,租了間房子,開始了獨居生活。
連接逗逗先生和外界的,是一根網線。他專門錄制了《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系列短視頻,內容包括他的日常生活,有購物、做飯、讀書、唱歌、健身、和家人通話等,記錄下他在武漢的點點滴滴。2月4日那天,他戴著口罩出門買菜。回到家,他先往身上噴灑消毒液,然后仔細洗干凈了手,這才開始做早飯。逗逗先生做了日常英式早餐:煎蛋、培根和咖啡。他的食品柜里囤積了不少食物,有他喜歡的泡面、薯條、飲料。
除了上街購買生活用品,逗逗先生大部分時間都聽從政府的號召宅在家中。他時而彈奏吉他,時而繪畫,時而做俯臥撐,自娛自樂。在和家人的視頻通話中,逗逗先生說:“我現在正在支持中國,我不會離開的。”
留守武漢的生活有不易,也有感動。一天晚上,逗逗先生聽到小區里的喊聲此起彼伏。他站在窗前,看到很多人趴在窗戶上高呼“武漢加油”,深受感染,便錄制了一段為武漢加油的視頻:“Come on WuHan,we are together(武漢加油,我們在一起)!”這段視頻放到網上后,數百萬的網友點擊觀看,紛紛留言稱贊:“這位先生不是中國人,卻這么關心中國和武漢,謝謝你。” “一起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逗逗先生,出門別忘戴口罩,保護好自己。”……看著這些暖心的留言,逗逗先生感到非常開心和溫暖。
“昨夜大家的那場吶喊,喊出了今晨的太陽。”次日一早,逗逗先生拉開窗簾,沐浴在清晨第一縷陽光之下,臉上帶著深深的笑意。“看,這陽光是多么的迷人。”
2月8日,一位媽媽給逗逗先生發私信說,自己兩歲半的女兒很喜歡逗逗先生,她現在生病住院,希望逗逗先生能錄制一段視頻鼓勵她。逗逗先生立刻拍了一段視頻鼓舞祝福這個小女孩,祝愿她早日戰勝病魔。
“雖然我們外貌不同,但在內心,我們是一樣的,我們有同樣的心情和感受,以及抗擊疾病的決心。”講述著在武漢的特殊生活,逗逗先生這樣說道。
來中國之前,逗逗先生是一名英國演員,兼制片人和主持人,在BBC主持兩檔和兒童教育有關的節目。

逗逗先生錄制短視頻為武漢加油。

逗逗先生和西安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合影。

逗逗先生在陜西延安革命紀念館參觀。

逗逗先生在西安參觀秦兵馬俑,并和仿制模型合照。
逗逗先生一直熱愛表演和音樂,他曾組建過一支搖滾樂隊,擔任主吉他手和主唱。后來,他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擔任演員和制作人。
1990年,英國喜劇演員羅溫·艾金主演的情景喜劇《憨豆先生》在英國首播,他飾演的表情豐富、動作古怪、思維一根筋的“憨豆先生”受到了廣泛關注。而在節目之外,長相頗似“憨豆先生”的逗逗先生陷入了苦惱——總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說他長得像“憨豆先生”。
逗逗先生開始不以為意,直到7年前,他參與了BBC節目的制作和主持。他發現,在主持節目時,偶爾扮演一下“憨豆先生”會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于是,慢慢的,他開始特意扮演、模仿“憨豆先生”。由于酷似的外貌和神情,再加上高超的演技,逗逗先生扮演“憨豆先生”漸漸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水平。他開始錄制“憨豆先生”模仿秀節目,并因此在英國廣受大眾認可。
2018年,相聲演員、綜藝主持人郭德綱邀請羅溫·艾金前來北京錄制《歡樂喜劇人》節目,由于年紀漸長,羅溫·艾金打算招聘一名“憨豆先生”的替身。得知這個消息后,逗逗先生來到北京,經過溝通,獲得了羅溫·艾金的認可,正式成為他的替身,也因此與中國結了緣。
但這不是逗逗先生第一次來到中國。
早在2016年,他就和朋友一起來中國旅游過,當時去了深圳。他發現,深圳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是個非常發達的城市。也正是那次旅游,讓逗逗先生對中國產生了濃厚興趣。
“我很喜歡中國。在英國,大家的生活相對比較獨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社區人口也很分散。但在中國,社區人口更集中,社交往來也更頻繁,中國更像是個大家庭,我覺得生活在這里很溫暖。”
他萌生了長期在中國發展的打算。
2019年圣誕節過后,逗逗先生來到中國,開始拍攝短視頻,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他先后去了成都、西安、延安等地旅游參觀。
在成都,逗逗先生迫不及待地去了大熊貓繁殖基地。“逗逗先生非常喜歡大熊貓,他曾在英國的動物園看過中國贈送的大熊貓,這次點名要去成都。他在大熊貓繁殖基地拍攝了一整天短視頻,玩得不亦樂乎。”逗逗先生的工作伙伴告訴《環球人物》記者,“逗逗先生有一只大熊貓玩偶,是他非常重要的標志性出鏡道具。”
在西安,逗逗先生參觀了大唐不夜城,被中國唐代文化所震撼。在這里,他和最近風靡網絡的“不倒翁小姐姐”進行了互動,引得游人頻頻圍觀。逗逗先生對中國歷史非常感興趣,他主動提出要去參觀秦兵馬俑、大雁塔等名勝古跡。在參觀兵馬俑時,一向愛說愛笑、非常跳脫的逗逗先生忽然變安靜了。他看著宏大的兵馬俑遺跡,默默感受著古老的中國歷史,不停地用手機拍照。在參觀兵馬俑時,逗逗先生還結識了兵馬俑的發現人之一楊志發老人,和他進行了愉快的交談,并合影留念。
這次西安之旅,讓他了解了中國歷史,驚嘆連連。
離開西安后,逗逗先生又去了延安革命圣地。在這里,他看到了一段從前不甚了解的、嶄新的歷史。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因為文化思想的差異,逗逗先生一邊看著展覽,一邊提出了許多有趣的疑問:“當時共產黨這么點人為什么還要堅持去打仗?這么少的部隊為什么能打勝仗?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共產黨人是怎么堅持下去的……”
詳細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故事后,逗逗先生對共產黨的革命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他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是個很神奇的國家,很多不可能的事在努力下都成為現實。”
這一路的所見所聞,被逗逗先生錄制成短視頻發在了自己的抖音賬號上,如今他的抖音、快手賬號已累積了千萬粉絲,點贊近2000萬。
在走遍中國之際,逗逗先生不忘公益活動。今年1月初,逗逗先生去河北參加了扶貧活動,為當地的農民直播試吃帶貨,效果顯著。他還為湖北省松滋市南海鎮東湖小學的留守兒童捐贈了許多圖書,后來,他收到了學生寫來的感謝信,這些信像寶貝一樣被他收藏了起來。
在朋友的眼中,逗逗先生是位“古靈精怪”的大叔。他的一位中國友人回憶起第一次見到逗逗先生時的印象:“他很高,長得特別像‘憨豆先生。他工作起來很賣力,休閑時又很放松,尤其能自己跟自己玩兒得不亦樂乎,而且一邊跟自己玩兒,一邊還時不時跟你搭幾句話。”逗逗先生是個非常溫和的人,他身上有著英國傳統紳士的范兒,和人交往時,會注意遷就別人,特別客氣。比如聊天他會使用簡單的詞語,讓大家溝通無障礙。
在和記者聊天時,逗逗先生也是非常活絡。他興致勃勃地對記者說起了中國美食:“剛來中國時,我吃不慣中國食物,尤其是不吃帶骨頭的東西。在朋友和工作伙伴的鼓勵下,我漸漸喜歡上了中國美食,最喜歡吃的是藕湯,還有糖醋里脊,現在正嘗試火鍋和烤鴨。”
逗逗先生還告訴記者,等疫情結束后,他計劃帶家人來中國旅游。“我現在對中國也比較熟悉了,我打算走遍中國,并且已經在做一個旅行攻略,以后帶我的家人一起感受中國文化,和他們分享中國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