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11日,全國農技中心在貴州省貴陽市組織召開了2020年全國主要農作物品種區試工作交流會。會議總結了2019年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期間各地品種區試工作的成效與經驗,分析了當前品種區試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并研究提出新時期進一步做好品種區試工作的思路和對策。
會議指出,“十三五”以來,我國主要農作物品種區試工作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的現代農業發展目標,切實筑牢種業管理和技術支撐根基,推動多渠道試驗統一歸口管理全面落地,促進品種試驗審定多元化發展,融合信息化與試驗全流程管理,完善品種試驗管理制度,不斷提升品種試驗及審定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公正性,為保障“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作出了積極貢獻。
會議認為,新《種子法》頒布實施以來,品種審定試驗渠道拓寬、試驗周期縮短、審定標準分類滿足多樣化需求,結合引種備案制度的實施,短期內進入市場的品種數量迅速增加,出現階段性“井噴”現象,農作物品種供求關系發生轉變,從過去的“缺品種”進入現在“品種多”的新情況。當前的最大問題是品種同質化現象嚴重,多出來的是低水平、重復的品種。下一步品種區試審定工作要嚴把審定關、試驗關和標準關“三道關”,從嚴品種試驗審定技術要求,下力氣解決好品種多且同質化嚴重的問題。要加強國家、省兩級試驗審定協同,強化聯合體和綠色通道試驗監管,尤其是聯合體試驗監管。
會議強調,品種區試作為品種選育推廣的關鍵環節,要深刻認識新時期品種區試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要著眼于新時期筑牢國家種業安全底線,加快解決品種同質化問題;要著眼于新階段農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品種試驗整體質量水平;要著眼于新時代種業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持續強化品種試驗能力建設。
會議要求,新階段特別是2021年,要重點抓好5個方面工作:一是堅持統一歸口、分類管理原則,統籌抓好各渠道試驗組織管理。二是全面推進品種試驗信息化建設,完善主要農作物品種同一適宜生態區劃分,提升品種試驗能力水平。三是優化品種區試審定評價指標,推動品種審定由從“寬”向“適度從嚴”轉變。四是健全品種退出機制,適時啟動品種撤銷審定工作。五是創新品種展示評價體系,加強各省種業事業機構協同配合,助力品種更新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