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博
摘? ? 要:五角楓形態優美,枝葉茂盛,入秋后顏色逐漸變紅,紅綠交錯分布,相得益彰。其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能夠優化樹林結構,改善綠化效果。首先介紹了五角楓的形態特點;其次分析了新時期下五角楓的栽培技術,包括加強對種植整地、科學選種、田間管理、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移栽等栽培技術的管理,確保五角楓健康生長;最后總結了五角楓的應用策略,包括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在防火工作中的應用和在造林工作中的應用。
關鍵詞:五角楓;栽培技術;應用策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24-0069-02? ? ? ?中圖分類號: S792.35? ? ? ?文獻標志碼: B
五角楓是著名的秋色葉樹種,分布于我國東北和華北地區。其具有一定的耐陰性,根頸入土較深,喜歡濕潤且肥沃的土壤,在酸性和中性的土壤中均可以生長,一般自然生長于海拔1 200 m左右的山坡樹林中。五角楓具有極高的觀賞性、經濟價值和生態效益。它對SO2和HF的抗性較強,能夠有效地吸附空氣中的粉塵。同時其木材細密,樹皮中的纖維含量較多,樹木的種子還可以榨油,在醫藥和化工中也具有較高價值。
1? ?五角楓的特點
五角楓樹較高,平均高度在20 m左右,胸徑最高可達到40 cm。葉掌呈現5裂的形狀,裂片的直徑較長,前端為尖銳的形狀,葉片的基礎部分是心形。果翅是果核的2倍,上面生長5條生長脈。五角楓喜歡在溫涼濕潤的環境下生長,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但是不能長期在烈日下照射。對土壤沒有嚴格的要求,生長速率較慢,防風能力較好。
2? ?新時期下五角楓的栽培技術
2.1? ?種植整地
土地整理是五角楓栽培的關鍵性環節之一,能夠對五角楓的健康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五角楓的種植基地,應該選擇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利于隨時進行養護和管理的地方,同時種植地應選擇地下水位低、鄰近水源的地方,便于五角楓及時補充水分。五角楓對土壤的適應能力強,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的地區進行種植。其對土壤酸性和中性適應性較廣,pH值在0~7皆能茁壯生長。在栽種前應該進行翻地工作,及時清除其中的雜草和土塊,確保土壤處于干凈整潔的狀態,提升整體的松散度,為五角楓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在整地的過程中加入一些肥料,這樣能為五角楓提供基本的生長養分。當植株生長到一定的狀態后,應適當追加一些肥料。北方一般采用大田壟作的模式,通常在4月進行播種,應用條播的模式,每株播種的距離在22 cm左右,溝的寬度為5 cm,每667 m2需要播種15 kg左右。
2.2? ?科學選種
選種時,需實地考察,親自判斷,選取母樹枝葉茂盛、枝干粗壯、無病蟲害、性狀優良的。此外,應該完善五角楓種子的清潔工作,清除表面附著的病菌和灰塵,晾曬4 d左右,清除果枝和果翅[1]。購苗時,需供苗方提供“三證一簽”,并簽訂購種合同,最好能提供病毒檢測報告。播種前,為了確保種子可以快速地生長,還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對種子實施催芽處理,例如,將種子放入適宜溫水中浸泡的方式等加快種子的生長。
2.3? ?田間管理
應該結合五角楓的生長態勢制定科學的田間管理方案,先清除田間的雜草,保障養分的充足性。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及時進行補苗工作。應該定期對幼苗的生長狀態進行檢查,避免在惡劣天氣作用下產生幼苗歪斜的問題。同時,應清除患病的幼苗,防止其對周圍的五角楓樹苗造成影響,并進行系統化的培土工作。當五角楓開始生長葉片時,要降低葉片分布的密度。
2.4? ?肥水管理
肥料對植物的生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幼苗初期沒有施加充足的肥料,就會發生猝倒病,降低幼苗的抗病能力。在施肥時應該貫徹科學性的原則,為五角楓幼苗提供均衡的營養,保障底肥量,確保在生長的過程中一直擁有足夠的養分。可以應用有機肥作為底肥,如羊糞、豬糞等。
2.5? ?病蟲害防治
2.5.1? ?褐斑病
五角楓患病的基本癥狀:褐斑病屬于真菌感染,最先從植株下面的葉片處發生病變的情況,然后斑點開始逐漸地由下向上蔓延。在發病的最初階段,斑點主要呈現為圓形或扁圓形,顏色屬于深紫色,嚴重后病菌變為黑色,斑點的直徑在8 mm左右。病斑和健康的部分區分較為清楚,當病菌嚴重擴散后多處會連接到一起,發生葉片大量枯萎脫落的情況,對五角楓的生長造成干擾。寒冷的條件不會殺死病菌,病菌絲會在枯葉中越冬。在春天時利用雨水進行再次傳播。所以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春末,在秋天造成的影響最大。溫濕度過高、種植密度較大、陽光不充足、土壤污染等因素,都會增加患病的危險[2]。
防治方法:及時清除枯萎和病變的樹葉,采取集中燒毀的模式,從根本上銷毀傳染源,避免真菌的進一步滋生。提升田間管理的力度,加強通風工作,減小植株密度。如果種植區域的地下水位過高,應該挖掘排水渠道,防止根頸長期浸泡在水中。定期翻土,提高土壤中的養分。在初期階段,應該噴灑含量為4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含量為25%的百菌清,每7 d噴灑1次,持續噴3次。
2.5.2? ?黃刺蛾
產生原因:黃刺蛾每半年會出現一次,它們在五角楓的枝干上結出蟲繭,在來年的春末時期開始化蛹,初夏時期黃刺蛾就開始正式活動。它們對陽光較為敏感,一般在夜間開始行動,經常在葉片底部產卵。破繭而出的幼蟲主要吸食葉片中的汁水和果肉。當幼蟲達5齡后,就會食用五角楓的主脈和葉莖。蟲繭生長在葉片的下方,外部較為堅硬,與鳥類的蛋較為相近。
防治方法:在冬季時期,蟲繭較為明顯,容易被發現,可以立即進行清除。在它們的生長階段,可以使用含量為75%的敵敵畏乳油進行噴灑,工作人員應該做好防護措施,不要對自身造成傷害。此外,還可以應用黑光燈吸引它們的注意力,從而進行誘殺操作。
2.6? ?適時移栽
在移植前應該對苗木的根系進行妥善保護,提升其水分含量,符合定植的要求后就可以進行假植。五角楓的根系較為發達,所以應該盡量增加根系的數量。苗木攜帶的土球應該是胸徑的7倍左右,把土球的體積限定在標準范圍內,可以提高成活率。因為移植前后土壤不能完全適配,所以應該保障根系養分和水分的流暢性,確保土壤能產生足夠的營養物質。在移植后,應該注意澆水工作,并且需要進行適當修剪,通常是從冬天到第2年的早春進行。五角楓的頂部會長得很高,萌發力很強;缺點是分枝通常很弱。根據五角楓一年的生長狀況進行修剪,病蟲害和直立的不結實枝干都需要剪掉。五角楓有很好的培育新枝干能力,并盡量留下一些短的枝干,為第2年的健康生長做好充足的準備。幼樹的修剪任務是種植樹形骨架,其構造主要是平整樹枝,切斷密集的樹枝、受傷的樹枝、病蟲害樹枝,以形成健康的樹枝。
3? ?新時期下五角楓的應用策略
3.1?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五角楓可以作為園景樹、行道樹、樹樁盆栽、風景林進行應用。五角楓枝干茂盛、葉形優美、秋日葉片艷紅,別具特色,它們既可以種植在城市的綠地、廣場及公園中,同時可以和其他的樹木混合種植,能夠達到優質的視覺效果。五角楓是風景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到秋日層林盡染,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3.2? ?在防火工作中的應用
五角楓在生物防火工作中能發揮重要的作用,打造五角楓防火林帶,能避免火勢的進一步蔓延。經過研究發現,五角楓的灰分含量為5%、木素含量為28%、熱量為19 000 J/g。對五角楓的含水量進行探測可知,其中富含大量的水分,并且含油量較低,不易進行燃燒反應。同時,五角楓樹枝葉片分解的速度較快,在林中不會沉積大量的可燃物,可減少火災蔓延的條件。由此可知,五角楓具有明顯的防火作用,能夠保障森林中樹木資源的安全性[3]。
3.3? ?在造林工作中的應用
種植五角楓能夠改變以往造林的模式,使其逐漸向針闊混交林轉變,改善森林的資源結構,提升人工林種的發展水平,發展生態化林業。種植五角楓,能提升林地的綜合生產能力,進行混交林種植后,落葉和枯葉的數量增加,土壤的濕度不斷上升,當落葉分解后還會產生大量的微生物,加大土壤縫隙,使土壤的疏松透氣性更好,為林木提供優質的生長環境。此外,在微生物作用下,其中的化學元素不斷增加,土壤的酸度降低,肥力得到明顯提升。同時,進行針闊混交林種植,能夠提升水土保持的能力,降低雨水沖刷對地表的傷害,防止水分的過度蒸發,加強土壤層的蓄水能力[4-5]。
4? ?結語
綜上所述,五角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發揮重要的價值,外形美觀、枝葉繁茂,能夠加強城市綠化建設的效果,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時能在山林防火工作中發揮保護的作用,杜絕火勢的進一步蔓延,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造林工作中實現針闊混交的效果,保障生態的和諧穩定性,提升大自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所以,應該重點把控五角楓栽培技術,充分展現它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 1 ] 王利佳.優良綠化樹種五角楓苗木繁育技術的分析[J].現代園藝,2020,43(12):39-40.
[ 2 ] 趙龍.二廣國家高速公路對五角楓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影響專題評價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19(5):88-91.
[ 3 ] 史彥薇,杜紅麗,張濤.五角楓栽培技術及應用[J].現代農村科技,2018(8):53.
[ 4 ] 李華.談五角楓繁殖栽培技術及園林應用[J].花卉,2017(20):7-8.
[ 5 ] 胡秀芹.五角楓應用價值與栽培技術[J].山西林業,2017(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