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航
摘? ? 要:園林樹木是當前城市綠化施工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要采取必要措施進行綠化樹木保護與管理,分析所存在的病蟲害和原因,有效地防治處理,避免病蟲害對樹木產生不利影響,提升城市園林綜合水平,為環保事業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措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24-0095-02? ? ? ?中圖分類號: S436.8? ? ? ?文獻標志碼: B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高速發展,綠化種植、造景、管護等都作為重要工作來進行。但是園林綠化植物極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嚴重影響正常的生長。
1? ?園林綠化樹木在城市綠化中的作用
園林綠化樹木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能夠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保障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其具體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功能。
1.1? ?生態功能
主要是防護、改善、治理等方面的作用。防護能夠保持水土、防風防水等,可以保證植物多樣性;改善就是能殺菌、吸收有毒氣體、調溫、改善光照等方面;治理就是固沙、控制、凈化水源等方面。
1.2? ?美化功能
主要是園林個體、群體與襯托美化。個體美化就是通過形體設計、葉、花、果的合理設置,能夠達到較好的觀賞性;群體美化就是通過片林、樹林等進行整體性的觀賞價值設計;襯托美化就是進行植物聯系景物,進行視線調節等。
1.3? ?社會功能
主要是提供文體、身心健康等功能。文體功能包含紀念、教育、學習、科研等方面;身心健康則是保健、治療等方面的功能。
2? ?園林綠化樹木病害的防治措施
2.1? ?加強植物檢疫
自然環境中,病蟲害分布存在明顯的地域性特點,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實現跨區域的傳播,也可以實現國家之間的傳播。我國城鎮綠化高速發展,為了能夠實現園林景觀豐富設計,會引入一些本地所沒有的花卉、樹木、草坪等,使病蟲害傳播更加快速,范圍也會更大。
2.2? ?加強養護管理
進行栽培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改進,形成不利于病蟲害生長的環境,創造出園林綠化植物生長環境,能夠有效避免病蟲害問題的存在[1]。
2.2.1? ?適地適樹,合理搭配
栽培過程中應該保證植物和環境是適應的,以確保園林綠化植物可以快速生長,促進病蟲害抵抗能力的提升。對于樹種搭配來說,要盡量防止相同病蟲害樹種、花草等全部都設置在一起。
2.2.2? ?加強園林綠化植物的養護
根據植物生長合理進行施肥和灌溉,該植物提供充足營養物質,使植物可以健壯生長,促進抗病害能力提升。通過使用有機肥的方式,要充分腐熟。在無機肥使用中,應該合理確定其使用比例,盡量不要使用氮肥,以避免植物生長速度過快而導致蟲害嚴重。
2.3? ?物理及機械防治
通過使用簡單工具,或者光、電、輻射等方式進行病蟲害處理,這種方式操作簡單,不會給環境產生任何不利影響。
2.3.1? ?燈光誘殺
主要利用動物的趨光性來進行捕殺,比如螻蛄、蛾類等動物,可以通過黑光燈的方式進行誘殺。
2.3.2? ?毒餌、餌木誘殺
在害蟲嗜好的食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毒劑進行誘殺。比如,在防治螻蛄、蟋蟀等害蟲的防治中,可以通過麥麩、米糠中加入敵百蟲殺蟲劑,在夜晚時放入到園圃內,能夠有效誘殺螻蛄、蟋蟀等。
2.3.3? ?人工捕殺
通過人工或者簡單器械進行害蟲捕殺,這是最為原始的方式,操作簡單,主要在成片害蟲區域內效果最好。
2.4? ?生物防治
通過有益生物或者代謝產物方式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能夠快速實現病蟲害消除,且不會給人、畜等造成不安全因素,不會造成任何環境污染問題,也不會使病蟲害產生抗體,生態環保效益較好。
2.4.1? ?以蟲治蟲
通過保護或者繁殖寄生性、捕食性天敵昆蟲來防治害蟲。比如赤眼蜂通過寄生在毒蛾等害蟲的蟲卵中,這些害蟲極易導致比較嚴重的食葉害蟲方式,同時能夠快速繁殖,以更好地消除病害。
2.4.2? ?以鳥治蟲
鳥類在自然界中分布是比較廣泛的,且能夠實現多種病害的捕食,是很多害蟲諸如螻蛄、蝗蟲、天牛等的天敵。
2.5? ?化學防治
通過化學藥劑的方式來進行病蟲害防治,如果存在有大面積或者突發性質的病蟲害發生的情況,化學防治的效果最為明顯,并且還不會因為地域等條件有所限制,可以實現大范圍機械化的處理,病蟲害消除效果非常好。
2.6? ?激素治蟲
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方法多種多樣,其中激素治蟲是有效方法之一。激素治蟲分外激素與內激素。昆蟲性外激素是成蟲分泌物釋放到體外的揮發性化學物質,目的是為了引誘異性的,可人為干擾害蟲的交配,使受引誘的昆蟲被大規模殺死,在防治害蟲上發揮較強價值[2]。
3?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策略
3.1? ?提高認識,加強植物檢疫和監測預報
預測病蟲害的發生是林業保護工作的重要措施,準確預測發生病蟲害的種類、規模、地區等防治工作的重要依據,可制定最為科學、合適的防治策略,將病蟲害的影響降到最低。隨著各國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使得病蟲害問題通過林產品的引入在各國間傳播。因此,對植物的引入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查和防疫工作,確保檢查防疫工作流程和要求嚴格執行,確保檢查防疫工作水平,防止新型病蟲害問題的引入。同時,制定科學合理的監測預防工作,根據環境氣候變化、害蟲活動情況、樹木生長情況等,做好病蟲害的監測工作;制定全面的管理機制,對監測、定期視察、治理措施等設計規范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在病蟲害發生早期采取及時的治理措施,盡可能地降低病蟲害的影響和損失。
對于病蟲害問題,應當將預防工作作為重點,治理工作為輔助,加強監測工作水平,能有效預防、減輕治理工作的難度和林業損失,防止出現大規模病蟲害問題。
3.2? ?加強森林防疫隊伍建設
防疫隊伍的建設工作是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只有專業、高素質的防疫隊伍,才能確保防治工作的順利進行。防疫人員不但需要掌握病蟲害的專業知識,還需要掌握病蟲害的專業防治技術。防疫隊伍需要保持應有的專業水平,可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以及定期的防疫考核,檢查防疫隊伍的病蟲害監測水平和治理能力,才能為林業病蟲害預測、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將病蟲害的監測、治理工作經驗等進行總結歸納,并且吸收其他地區的防治經驗、措施或手段等,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不斷改進與創新,完善病蟲害的監測、預防、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安排或措施。最后,應當及時配置先進的防治技術設備,確保病蟲害監測、治理等工作的全方面落實,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3]。
3.3? ?提高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
首先,應提高病蟲害的預防技術,及時監測出可能出現的病蟲害問題是治理的前提,并且能在問題發生的早期進行有效治理效果更好。科學分析林區的綜合情況,可種植適宜的抗蟲害樹木,制定合理的撫育管理工作。撫育管理工作能為林業管理部門及時發現蟲害問題,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保障。
其次,利用化學藥劑治理蟲害問題的辦法應當少用。利用化學藥劑滅殺害蟲的同時,會傷害其他動植物,例如會殺害樹木的一些益蟲,還會帶來環境污染。
最后,加強生物防治手段的應用。在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辦法中,最為有效且對森林最為適宜的辦法是采用生物防治策略,而且此辦法所需成本不高。現階段,國內常用的生物防治手段主要是采用捕食害蟲的益鳥、害蟲的天敵、微生物等制約害蟲的過度繁殖。這些防治辦法不但成本投入低,能有效減輕害蟲的破壞,且對森林的生態穩定性影響較小。
3.4? ?因地制宜采取綜合防治措施
各地區的地理環境有所差異,所出現的害蟲種類也有所不同,應當根據該地區的實際情況,綜合各方面因素制定針對性的、合理的預防治理策略。要切實做好林業病蟲害的治理問題,應當采用監測預防為主要工作重點,結合科學治理措施的植物保護策略,將預防、治理相結合的工作理念融入到管理工作的全部環節中。采用多方面的預防措施,提高對害蟲的預防效果,將害蟲繁殖的數量與速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再加上生態系統擁有的自我恢復能力,從而為林業的保護與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4? ?結語
病害防治是當前城市園林綠化施工的關鍵,要積極開展病害防治工作,可以更好地促進城市園林綠化施工效果的提升,可以促進生態效應的提升,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為園林景觀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 1 ] 于相磊.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J].科學家,2016(11):60.
[ 2 ] 李旭.綠化樹木科學養護及園林病蟲害防治措施初探[J]. 南方農業,2015(30):93,95.
[ 3 ] 尚慧艷,何恒果.生態文明建設下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現狀及措施[J].南方農業,2015(2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