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洪俠 李杉 包明達
摘? ? 要:我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人民每年生活需要食用大量糧食,水稻是當前種植最為廣泛的糧食作物,其種植產量和品質與社會穩定、居民生活和糧食安全密切相關。在水稻生長中,其需要大量養分作為支撐,施肥是水稻栽培的關鍵環節,通過合理施肥,可以滿足作物生長的營養需求,進而實現豐產高收,為人民提供充足的糧食。因此,種植戶在開展生產勞作中,要結合具體情況合理應用施肥技術,在作物生長不同階段控制施肥量。對水稻作物栽培中的施肥控制技術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水稻;栽培;施肥控制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24-0099-02? ? ? ?中圖分類號: S511? ? ? ?文獻標志碼: B
水稻屬于禾本科植物,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在水稻生產栽培中,施肥屬于一項關鍵技術,通過合理的施肥,能夠起到增產增收的作用。但是當前,一些種植戶受到固化思維的影響,在施肥管理中缺乏科學性,肥料雖然施用量較大,但是產量難以提升,不利于水稻種植行業的穩定發展。因此,基于水稻作物生長特性,種植戶要開展科學的施肥管理。
1? ?確定施肥量
施肥量是施肥管理的核心環節,在水稻施肥中,并不是施加越多的肥料,產量就會不斷提升,只有將施肥量控制在科學范圍內,才能更好地促進作物生長,避免資源浪費和對作物造成負面影響。
首先,在作物生長中,主要應用的肥料包括鉀肥、磷肥、氮肥,其使用比例為3∶1∶2,在確定施肥總量中,需要根據土壤性能、氣候條件及需肥量進行綜合考慮,不能盲目施用肥料,降低肥料的轉化率。
其次,在開展種植活動前,種植戶要對土壤性能進行測試,在獲得相關數據后明確施肥量,施肥量和土壤性能呈現負相關關系,如果土壤性能較好,可適當減少施肥量;如果土壤性能較差,則考慮增加施肥量。基于土壤性質的差異,還要對鉀肥、磷肥和氮肥的比例進行適當調整。
最后,通過大量實踐調查證實,在施肥管理中,鉀肥的利用率在70%左右,磷肥的利用率在25%左右,氮肥的利用率在60%左右,根據土壤性能和化肥利用率確定最終施肥量,進而實現合理栽培的目的[1]。
2? ?確定施肥期
水稻屬于一年生植物,其生長要經過不同的階段,在每個階段中,由于作物發育速度存在差異,其對養分的需求量也不同。想要實現高產豐收,種植戶需要根據不同階段的養分需求開展針對性施肥管理。
首先,在苗期階段施加基肥。開展水稻種植前,在整地過程中施加基肥,主要施用農家肥,其用量較大,能夠滿足育苗期間的作物生長需求,有助于水稻高產。基肥具有營養均衡、肥效長等特點,能夠優化土壤性能,改善地塊的養分結構。種植戶在確定基肥施加量中,要根據土壤測試結果合理地施用。
其次,在分蘗階段施加分蘗肥。在這一階段施加肥料的作用為促使水稻快速分蘗,增加水稻作物的根數,如果根數較多,則會提升產量,因此,分蘗施肥管理關系到水稻產量,需要引起種植戶的足夠重視。通常情況下,在移栽水稻10~14 d后進行施肥,主要分為兩次:第1次施肥是在返青后,施用硫酸鋅和尿素;第2次施肥是在水稻分蘗盛期,施加高氮復合肥或者尿素,用量為8 kg/667 m2左右。通過科學的施肥,能夠促使作物整齊、快速生長,實現保蘗成穗的目的[2]。
再次,在穗期施加穗肥。通常情況下,在移栽水稻后的7 d左右開始施加穗肥,這一階段施肥具有保花、促花的作用,可以將肥料分化到根系中,提升穎花數量,防止作物在生長中由于缺少養分而出現退化情況,進而影響產量。在這一階段施加穗肥,以復合肥和尿素為主,用量為12 kg/667 m2,如果地塊面積較小,種植戶可考慮提前施用穗肥,起到防倒伏、壯稈、健葉、養根的目的。
最后,在結實階段施加粒肥。這一階段的施肥管理至關重要,其能夠促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通過強化作物性能,起到豐產增收的作用,防止空粒量較多。這一階段的粒肥以尿素為主,用量可根據作物生長情況靈活控制,但是不宜過大,適當地施加粒肥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3]。
3? ?施肥技術
首先,前促施肥法。其是當前水稻種植中最為常用的技術手段,通常將全部肥料用于栽培前期,其施肥量為種植生產總施肥量的80%左右,余下的20%肥料用于返青階段。這一施肥技術有助于促進作物快速生長,是高產豐收的主要施肥技術。但是在具體施用中,種植戶不能盲目地在前期大量施肥,要先確定好總施肥量,并且在最為合理的時間內施肥,為作物后期生長創設良好的條件。
其次,前穩、中促、后保法。該施肥技術的作用為能夠對施肥量進行科學控制,保證作物生長中每個時期的施肥量合理,滿足水稻生長的營養需求。通常情況下,在栽培前期減少氮肥施用量,在進入種植中期后增加穗肥施用量,在進入種植后期后適當施加粒肥。種植戶要根據每個時期作物的長勢合理選擇施肥量,不能為了追求高產而過量施肥[4]。
最后,前促、中控、后補法。其屬于一種較為全面和均勻的施肥技術,在作物生長的不同階段進行施肥管理,根據作物生長對營養的需求提供養分。該方法的主要特點為:第一,能夠對施肥量進行科學控制,特別是在種植早期,可以確保施肥量適中、合理;第二,在不同生長階段開展施肥管理,對氮肥用量科學把控,防止由于氮肥用量過大而促使植株過早發育;第三,在水稻作物生長后期使用氮肥,能夠提升水稻的粒重和飽滿度,優化水稻的品質和產量。
4? ?在施肥管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4.1? ?合理施用磷、鉀肥
作物生長需要一定量的磷元素和鉀元素,尤其在水稻種植中,鉀肥和磷肥是關鍵肥料,其可以促進作物健康發育,避免發生倒伏情況,提升植株活力。合理應用鉀肥、磷肥,還能夠促使養分分散和促進光合作用,讓谷粒飽滿、富有光澤。通常情況下,磷肥與基肥配合使用,在施加基肥中,種植戶可適當地添加少量磷肥,根據土壤性能確定施用量,鉀肥主要在灌漿期和穗期施加[5]。
4.2? ?使用多元肥
經常使用的肥料包括氮肥、磷肥和鉀肥,但是水稻發育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除了鉀元素、磷元素及氮元素外,硼元素、錳元素及鋅元素也是作物生長必不可少的養分,通過提供微量元素,可以促使作物更加健康生長,對提升谷粒品質和種植產量都有巨大價值。因此,種植戶還要注重施加多元肥,其中富含各種微量元素。當前在施加多元肥中,主要采用噴施方式進行,有助于植株快速吸收養分[6]。
4.3? ?施足有機肥
隨著水稻種植技術的發展,有機肥作為一種關鍵肥料,其應用更加深入和廣泛,其主要以秸稈類植物和人畜糞便堆積而成,在經過生物腐敗后制作為肥料,其中含有豐富的硼元素、錳元素、鋅元素、鈣元素、硫元素、鎂元素及鈉元素,養分均衡且全面,尤其是農家有機肥,其肥效時間較長,施用后可優化土壤性能,滿足植株生長對養分的需求。同時,農家有機肥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水效果,水分作為水稻生長的必備資源,在缺水干旱地區施用有機肥能夠緩解缺水情況。因此,種植戶在生產勞作中,要重視施加基肥,且基肥量要滿足生產需求。
4.4? ?控制氮肥量
氮元素是水稻植株發育中最為關鍵的元素,其可以促進植株更快、更好、更健康地發育;氮肥施用,也是保證豐產高收的重要基礎。雖然氮肥作用明顯,但是在施用中依然要對其用量科學控制,如果過多地施加氮肥,植株容易違背自然規律而瘋長,從而導致飽滿度下降、空苞情況增加。同時,過多施加氮肥,還會導致植株感染各種病蟲害,如果種植地區遭遇強風,植株會出現大面積倒伏。針對氮肥施用過度的危害,種植戶要對其用量準確控制,尤其在追肥中,要根據植株需求適當施用。
4.5? ?看苗施用粒肥
在粒肥施用中,種植戶需要根據植株生長情況合理施用,起到以根保葉、以氣養根、肥水結合的作用。如果植株葉色較淺,并且存在缺肥早衰的情況,則需要立即施加粒肥。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水稻作為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其在生長中需要大量養分作為支撐,通過科學的施肥管理,能夠滿足水稻生長不同階段的養分需求。種植戶要根據土壤性質不斷優化施肥管理,發揮肥料促進生長的作用,實現增產增收,為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稻米產品。
參考文獻:
[ 1 ] 王會福,余山紅,鐘列權,等.肥藥雙減運籌對單季稻病蟲害發生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8,34(12):136-141.
[ 2 ] 安徽農業大學.一種水稻智能化播種施肥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中國,CN201911239756.0[P].2020-05-29.
[ 3 ] 潘根興,褚清河,張英,等.太湖地區高產水稻土經濟極點施肥:一種農田N、P養分負荷的田間控制技術[J].環境科學,2003,24(3):96-100.
[ 4 ] 王新霞,左婷,王肖君,等.稻-麥輪作條件下2種施肥模式作物產量和農田氮磷徑流流失比較[J].水土保持學報,2020,34(3):20-27.
[ 5 ] 焉莉,馮國忠,蘭唱,等.基于GIS的吉林省水稻種植區施氮效果及減排潛力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7(17):3365-3374.
[ 6 ] 澧縣城頭山苞耳米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一種水稻種植施肥裝置:中國,CN201921673200.8[P].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