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闖 江麗煒 馬麗麗 周大帥 盧偉

摘? 要: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所需人才一直是當前高校和社會所關心和研究的問題。為了打造一流的本科大學,本科教學必須重視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教學評價,按照系統(tǒng)工程的思路,精心設計、安排課堂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就如何進行本科教學的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評價進行了分析與探討,該研究成果將為本科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課堂教學? 教學活動? 設計? 教學評價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8(b)-0206-03
Abstract: It has always been a concern and research issu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alents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develop a top-class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sophisticated teaching design and evaluation is essential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ystem engineering for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result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activities; Design; Teaching evaluation
1? 本科教學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與評價的目的與意義
教學活動是教師按照所授課程的教學目標設計的,學生參與的一個學習的教與學活動。通過教學活動來落實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所以教學活動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要素。如果只是老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無疑這種教學活動是失敗的,是無法適應現(xiàn)代高等教育的教學要求的。教師要按照教學目標需要進行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滿足教學要求和學生的需求需通過教學評價進行檢驗,因此,教學活動與教學評價是提高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 本科教學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與設計
課堂教學活動主要包括教師、學生、教學使用平臺、教學資源等要素,在各種交流場景下與同學合作、與老師交流,使得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充分考慮本次課程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是什么,培養(yǎng)學生哪些技能,課堂教學需要設計哪些教學步驟,選擇那哪些教學活動方式,采用何種教學手段,課后教學評價的策略等。
2.1 課程基本信息設計
課程基本信息應盡可能詳細地呈現(xiàn)各項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學大綱、教學目標、授課方案、評分方式及標準、ppt和視頻等。使學生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能夠進行所需儲備知識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能抓住本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習效率。
2.2 交互活動設計
交互活動設計的合理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吸收理解和消化,同時對學生個性發(fā)展及自學能力的提高也有所幫助??沙浞掷没ヂ?lián)網(wǎng)優(yōu)勢采用釘釘、QQ群、微信等方式進行交互活動,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面對面交流,加深交流互動的深度。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交互環(huán)境中學生反饋的體驗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充分體現(xiàn)教師與學生、學生與信息環(huán)境的交互優(yōu)勢。
2.3 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課前,先告知學生學習目標,推薦學生教學課件和視頻等學習素材;課中,可先提出問題,然后采用小組討論、提問、交流互動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解決問題,以此完成課堂教學活動;課后可利用交互平臺進行討論,評價??傊?,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以往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把各種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比如,利用引導式教學、案例教學、慕課、翻轉式課堂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活動。
教師可根據(jù)具體課程內容參照課堂教學設計模式,如圖1所示,進行本門課程的課堂教學設計。
3? 本科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
3.1 每項教學活動的評價
在專業(yè)課的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為了鍛煉學生的文獻調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根據(jù)課程內容需要讓學生寫一篇小論文,考核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表1就是“論文的評價量規(guī)”這一案例的評價方法。
3.2 課程的評價方案
除為每一項教學活動單獨設計的評價量規(guī)、評價清單以外,還要考慮對一門課程的完整的評價方案。下面以面授課程為例,介紹一門課程的整體評價方案。
課程的形成性評價方案。一門課程的評分,應包含學生完成的所有教學活動成績以及出勤情況、在課堂討論中的貢獻等。評價本身也是對教學目標的進一步細化。我們可以把一門課程的平時成績進行量化,假如平時成績40分,可將其細化為課堂評價、教學實踐活動、專題討論、階段性測試、小組學習、學習筆記、文獻調查、網(wǎng)絡答疑等考核項目,按照課程性質的不同選其中若干項作為本門課程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如《汽車構造》教學大綱中說明,課程將按照以下權重計算最終成績:20%是課堂評價,15%是計分作業(yè),20%是教學實踐活動,15%是學習筆記,15%是小組學習與互助,15%是專題討論。課程整體評價方案的基礎原則是: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分配一定的權重,累積計算到課程最終成績中。這種評價一方面體現(xiàn)了對學生課前、課中學習時間投入的尊重,另一方面,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情況起到了一定的管理和監(jiān)督。這一點對于課堂教學尤為重要。
4? 結語
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的產(chǎn)出是一份教學活動說明書,教學活動沒有特定的格式,只要能夠表達清楚,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目標、要求、步驟、時間安排等,就可以了。教學活動的評價是對教師教學質量、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水平的量化評價,對學生在學習過程學習狀況的評價,包括學習中的各項表現(xiàn)、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等全面的檢驗。在一流大學建設的教學改革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按照教學目標設計學生積極參與的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采用適合于本門課程的合理的教學評價方法是高校教師的重要技能和職責的體現(xiàn),是提高本科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陳斌,唐鵬.給予微信公眾平臺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以汽車維修電工考證培訓課程為例[J].輕工科技,2018(1):172-175.
[2] 沈玉紅,毛楊林.課堂教學評價的實踐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0(7):28-29.
[3] 王朋嬌.基于SPOC的翻轉課堂教學這幾模式在開放大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12):79-86.
[4] 胡潔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命運共同體”—重構高校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指標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7):5-7.
[5] 毛利丹.基于新時代本科教育的地方高校教師課堂教學問題探究[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8(3):49-52.
[6] 夏淑玉,安傳迎.指向學生學習的課堂革命—本科研究性教學的理性回歸[J].重慶高教研究,2020,8(3):6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