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璐
摘? 要:本文將“教研”定義為:教學研討,其目的在于不斷提升混合式教法在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不僅混合式教法在高職汽車專業(yè)中的實踐應用構成了教研的對象,而且混合式教法所擁有的線上與線下相協(xié)同的形式,又構成了教研活動的新常態(tài)。教研活動在步入這種新常態(tài)時仍需保持它的嚴肅性和時效性,并以推動混合式教法的合理應用為教研目的。
關鍵詞:混合式教法? 高職? 汽車專業(yè)? 教研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8(a)-0201-03
Abstract: This paper defines "teaching research" as: teaching discussion, which aim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ybrid teaching method in professional teaching. Not only the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method in automobile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stitute the objec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but also the form of online and offline collabor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method forms the new normal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Wh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enter into this new normal, they still need to maintain its seriousness and timeliness, and promote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and research purposes.
Key Words: Hybrid teaching metho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utomobile Maj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mode
本文將“教研”定義為:教學研討,即跟蹤混合式教法在高職汽車專業(yè)教學應用中的實踐效果,圍繞著教學經(jīng)驗、教學困惑、教學短板所開展的研討活動,其目的在于不斷提升混合式教法在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與此同時,“混合式教法引導下”也賦予了教研以新的模式形態(tài),即突破了傳統(tǒng)教研基于線下所受到的時空維度的束縛,通過借助在線教研活動的開展為教師之間的信息共享、信息交互提供了無限可能。這就表明,不僅混合式教法在高職汽車專業(yè)中的實踐應用構成了教研的對象,而且混合式教法所擁有的線上與線下相協(xié)同的形式,又構成了教研活動的新常態(tài)。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是,教研活動在步入這種新常態(tài)時仍需保持它的嚴肅性和時效性,并以推動混合式教法的合理應用為教研目的。
1? 當前高職汽車專業(yè)教研所存在的不足
1.1 教研活動的儀式感較強
教研活動的儀式感較強主要反映在,汽車專業(yè)教師在開展教研活動前會提前設計教研主題,并配合教研活動而事前設置相應的教學情景。例如,提前設計教研主題為“混合式教法在專業(yè)課程中的應用”,并確定教研活動的方式為教學觀摩和課后研討,然后教研室指定教師準備應用混合式教法的課程教學以便觀摩。筆者認為,這種具有儀式感的教研活動所存在的不足主要為:(1)人為設定教研主題,會因人的主觀偏好而弱化活動與現(xiàn)實教學問題的對接;(2)預設教學情景為教師的教學預演創(chuàng)造了條件,這就弱化了教學觀摩所獲取信息的實效性。(3)所選定的教師一般為骨干教師,這就扭曲了教學觀摩的內(nèi)在價值。
1.2 教研活動的時限性較強
就筆者所參與的教研活動經(jīng)驗可得,系部對每學期教研活動的次數(shù)做有明確的規(guī)定,其形式除了教學觀摩外,還包括每周或隔周定期所開展的會議式教研活動,從中所反映出的不足便是:教研活動的時限性較強。由教研活動時限性較強所帶來的消極影響為:(1)教研室根據(jù)所規(guī)定的教研次數(shù)設計教研主題,這就強化了上文所指出的“人的主觀偏好”問題的出現(xiàn);(2)因教研活動的時限性較強,還將助長內(nèi)在的不良教研風氣,即部分教師以完成教研任務、應付教研任務的心態(tài)參與教學觀摩和各類教學研討活動。(3)有限的教研活動次數(shù)難以對混合式教法應用實踐問題做出及時反饋,最終使教法問題積壓成為一種教學常態(tài)。
1.3 教研活動的領導力較強
高職院校一般采取部門二級管理,教研院系內(nèi)設若干教研室,教研室設置教研室主任崗位,并接受院系主任和副主任(負責教學管理)的領導。在此組織架構下,汽車專業(yè)傳統(tǒng)教研活動時常受到主任或副主任的主導,對于那些承擔重點建設任務的教研室更甚。由教研活動領導力較強所帶來的消極影響為:(1)因主導教研主題使得教研活動難以聚焦教學實踐問題;(2)因存在著權威式影響力,導致部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在教研活動中“失聲”;(3)領導力較強的教研活動還存在著教研主題和教研結論都由部門負責人說了算的情形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