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冬梅
梁山縣人民醫院產科,山東梁山272600
產后出血是目前產科較為常見的一種嚴重性并發癥,指產婦經剖宮產術后在24 h內有超過1 000 mL的出血量,或是經自然分娩后24 h內有超過500 mL的出血量[1]。該并發癥的影響因素包括胎盤受損、軟產道受損、宮縮乏力以及凝血功能障礙等,若沒有對患者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預,可能引發失血性休克,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2]。目前臨床針對產后出血的治療方案以宮腔紗布填塞為主,雖然可獲取一定效果,但無法達到理想標準,且患者普遍面臨較高的宮腔感染風險,對預后質量影響較大[3]。該次為了探討更為可靠的產后出血治療方案,結合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該院收治的96例產后出血患者的資料,對患者展開Bakri子宮填塞球囊導管與卡前列甲酯栓聯合療法,相對比宮腔紗布填塞取得更好的止血效果,為臨床提供全新的產后出血治療途徑,現報道如下。
納入于該院接受診療的96例產后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單胎足月妊娠者;②資料完整者;③本人或家屬對該研究知情授權者。排除標準:①存在心肝腎等基礎疾患者;②凝血功能障礙者;③研究用藥過敏者;④精神疾病等;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該研究。
參考數字隨機動態表以及48例單組區間標準,分別以對照組、研究組歸納患者;對照組年齡22~38歲,平均(28.89±3.51)歲;孕周38~42周,平均(39.12±1.11)周。研究組年齡22~39歲,平均(29.21±3.56)歲;孕周38~41周,平均(39.08±1.08)周。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符合開展條件。
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方案為宮腔紗布填塞:取規格為8 cm×200 cm的不脫脂紗布條,以碘伏浸濕,以患者子宮底部左側置入,向右側逐步將宮腔上半部填緊,再將宮腔下半部填緊,宮頸外口下方留存2 cm的紗布條,子宮切口縫合過程中注意避免紗布打結,或是縫入紗布。以患者止血效果決定紗布留置時間。
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方案為Bakri子宮填塞球囊導管與卡前列甲酯栓療法:取2枚卡前列甲酯栓(規格為0.5 mg/枚)用藥;按摩患者子宮,常規消毒后,基于超聲引導取Bakri子宮填塞球囊導管(型號為J-SOS-100500)經陰道置入,參考患者宮腔調整生理鹽水注入劑量,最少為1 000 mL,最多不能超過1 500 mL,通過充盈球囊實現壓迫止血。
①臨床治療效果:對比兩組的子宮切除率、輸血率、止血有效率。②出血量:對比兩組治療前、治療2 h后以及治療24 h后的出血量。③血氧血壓指標:對比兩組治療前與治療24 h后的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以及收縮壓(SBP)、舒張壓(DBP)。④不良反應:對比兩組治療后出現惡心、填塞不適、嘔吐、發熱等反應的概率。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輸血率、止血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治療前兩組數據趨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 h、治療24 h后研究組出血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出血量對比[(±s),mL]Table 2 Comparison of bleeding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L]

表2 治療前后兩組出血量對比[(±s),mL]Table 2 Comparison of bleeding volu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L]
組別 治療前 治療2 h 治療24 h研究組(n=48)對照組(n=48)t值P值628.45±74.89 633.10±81.34 0.291>0.05 135.01±36.67 156.32±41.09 2.681<0.05 191.78±50.12 242.65±62.54 4.397<0.05
治療前、后兩組對比數據趨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組內對比,治療后數據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氧血壓指標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oxygen and blood pressur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氧血壓指標對比(±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oxygen and blood pressur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注:*代表組內與治療前對比,P<0.05
組別治療前SaO2(%) SBP(mmHg) DBP(mmHg)治療24 h后SaO2(%) SBP(mmHg) DBP(mmHg)研究組(n=48)對照組(n=48)t值P值95.26±2.08 95.35±2.24 0.204>0.05 123.88±4.22 124.55±4.28 0.772>0.05 72.06±2.64 72.01±2.79 0.090>0.05(99.26±1.77)*(98.75±1.84)*1.384>0.05(116.85±4.11)*(118.08±3.74)*1.534>0.05(79.42±4.38)*(78.75±4.31)*0.756>0.05
兩組患者治療后產生的不良反應情況數據趨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產后出血主要是患者受多種因素影響出現宮縮不良引發出血,嚴重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該次為了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案,為患者生命安全以及預后質量提供保障,
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子宮切除率(0.00%)、輸血率(2.08%),止血有效率(95.83%)優于對照組的2.08%、14.58%、83.33%,治療2 h、治療24 h后研究組出血量(135.01±36.67)、(191.78±50.12)mL均 低 于 對 照 組(156.32±41.09)、(242.65±62.54)mL,研究組治療后血氧血壓數據均優于治療前(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6.25%、4.1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張雪瑩等[4]的研究結果: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9.62%與對照組的11.54%,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宮腔填塞是產后出血常規治療方案,有一定療效,但患者有隱匿性出血、感染風險[5]。Bakri子宮填塞球囊導管屬于新型子宮填塞裝置,通過在患者宮腔中置入該裝置,同時充盈球囊,可實現較好的填塞止血、壓迫止血效果,且借助導管前部可對患者出血情況進行有效觀察,不僅具有操作簡便的特點,還能保證宮腔均勻受力,減少患者死腔的風險[6];而卡前列甲酯栓屬于孕激素受體抑制劑,是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可以增加患者的縮宮受體合成量,有利于改善患者子宮收縮能力[7];不僅如此,其還具備推動黃體化以及催熟宮頸的能效,有利于改善患者肌細胞中的鈣離子濃度,對子宮平滑肌收縮具有較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患者子宮表面靜脈、毛細血管產生壓迫,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此外,該藥物因栓劑給藥,可直達病灶,具有起效迅速的特點,可經尿液排泄,不會給患者機體造成負擔,所以同時具備較好的臨床使用安全價值。由此可見,聯合Bakri子宮填塞球囊導管與卡前列甲酯栓治療產后出血,可取得較好的止血效果,同時安全性可靠。
綜上所述,產后出血患者聯合應用Bakri子宮填塞球囊導管與卡前列甲酯栓效果較為可靠,可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止血效果,且不良反應較少,有利于患者預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