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成亮,章培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人民醫院泌尿外科,江蘇南京211200
輸尿管結石是外科常見疾病,病情急且癥狀重,患者以“腰腹絞痛”為臨床主要表現,部分患者還伴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等癥狀,少數患者會產生尿頻、尿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1]。中下段輸尿管結石屬于泌尿外科常見、高發性疾病,近年來,在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下段輸尿管結石臨床發病率居高不下,且發病率 呈逐年攀升趨勢?,F階段臨床治療該病,多借助排石湯等常規手段進行,但排石湯無法有效排除較大的結石,因此治療效果不佳。隨著醫療技術的完善,外科手術成為目前臨床治療中下段輸尿管結石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并改善預后[2]。為分析對中下段輸尿管結石患者實施輸尿管鏡術式治療的臨床價值,特將該院2017年1月—2020年8月內74例患者納入研究?,F報道如下。
借助回顧性方式開展,研究對象為該時段內該院74例中下段輸尿管結石患者,遵從“平衡序貫法”分組,將其分為觀察組(37例):25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30~70歲,平均年齡(52.42±6.41)歲;患病時間5~15月,平均病程(9.72±3.26)個月;結石平均直徑(1.51±0.48)cm;結石位置:輸尿管中段結石22例,輸尿管下段結石15例。
對照組(37例):24例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30~70歲,平均年齡(52.37±6.38)歲;患病時間5~15個月,平均病程(9.67±3.24)個月;結石平均直徑(1.49±0.52)cm;結石位置:輸尿管中段結石24例,輸尿管下段結石13例。借助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資料一般資料,見表1。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對中下段輸尿管結石的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③在該院完成所有治療;④患者和家屬對此次研究知情且自愿簽署同意書;⑤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存在先天性疾病者;②心、肝、腎功能異常;③患者和家屬存在溝通障礙,且難以配合此次研究者;④出現嘔血、黑便癥狀者。
對照組:體外沖擊波碎石術常規治療:全程借助體外沖擊波碎石機進行,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在B超輔助下定位;若患者疼痛耐受不佳,則皮下注射8~10 mg的鹽酸嗎啡注射液。沖擊波起始能量為7~9 kV,后以患者實際情況為準進行適當調節,最高切勿超過10.5 kV,脈沖次數1 800~2 500次即可。
觀察組:輸尿管鏡術式治療:術前準備好相關器械,適時腰部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直視下經尿道插入輸尿管鏡,后于患側輸尿管開口處置入輸尿管導管,在導管引導下將輸尿管鏡退至結石部位,密切觀察結石具體情況(大小、顏色等)后進行碎石。若結石不足2 mm則可直接粉碎,若結石較大,則需用輸尿管鉗取出[3]。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圍術期指標:主要從手術耗時、術中出血量、血尿持續時間、結石排凈時間、住院時間5個方面進行對比[4]。
手術安全性:主要從腎破裂出血、尿路感染、繼發性血尿等并發癥發生率進行對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證實手術治療安全性較高[5]。
生活質量情況:用SF-36問卷評價(分值0~100分),評分高、生活質量好[6]。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手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手術耗時較短,術中出血量較低,血尿持續、結石排凈以及住院時間明顯較低,數據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圍術期指標情況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兩組圍術期指標情況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組別手術耗時(min)術中出血量(mL)血尿持續時間(d)結石排凈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n=37)對照組(n=37)t值P值32.25±6.42 45.22±9.69 6.787<0.001 11.15±0.52 22.58±2.52 27.020<0.001 2.22±0.45 3.69±1.45 5.890<0.001 12.55±5.11 16.35±6.15 2.890<0.001 4.13±1.12 6.47±2.55 5.110<0.001
表4 兩組生活質量情況比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4 兩組生活質量情況比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組別觀察組(n=37)對照組(n=37)t值P值軀體功能85.36±2.25 79.14±1.23 14.754<0.001活力88.33±5.43 82.57±3.58 5.386<0.001心理衛生90.27±1.32 88.34±0.15 8.836<0.001軀體角色88.35±5.33 80.43±4.35 7.002<0.001社會功能87.13±5.43 83.12±3.42 3.800<0.001肌體疼痛70.25±6.53 80.42±6.34 6.796<0.001情緒角色 總體健康85.13±5.15 75.33±1.22 11.263<0.001 91.32±2.25 85.34±2.27 11.380<0.001
經手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發生腎破裂出血1例,尿路感染0例,繼發性血尿1例,并發癥發生率僅為5.4%,明顯比24.3%的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手術安全性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safe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經手術治療后的觀察組患者,在軀體功能、心理衛生、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較高,數據和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中下段輸尿管結石病因復雜且治療難度大,若治療措施不及時或不正確,極易引發尿路梗阻,個別情況較嚴重者,甚至會形成腎功能衰竭。由此可見,選擇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對中下段輸尿管結石至關重要[7-8]。
此研究結果示:患者術后腎破裂出血發生1例,尿路感染0例,繼發性血尿1例,并發癥發生率僅為5.4%,明顯比對照組(24.3%)低,而在軀體功能、心理衛生、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方面,觀察組得分較高(P<0.05)。經手術治療后,觀察組患者手術耗時較短,術中出血量較低,血尿持續、結石排凈以及住院時間明顯較低(P<0.05)。所得結論和席國旺[9]在《經尿道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與體外沖擊波碎石術治療中下段輸尿管結石效果對比研究》一文中的結論基本一致(選取院內192例患者分為兩組,結果顯示,實施輸尿管鏡氣壓彈道碎石術治療的觀察組患者,術后血尿、腎絞痛以及輸尿管損傷等并發癥發生率僅為6.45%,明顯比14.53%的對照組低(P<0.05)。
提示近幾年來隨著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腔鏡術式逐漸被臨床廣泛用于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療中;其中以輸尿管鏡下氣壓彈道碎石術最為常見,該術式是典型的微創術式,具備“高效碎石”等優勢,而將該術式與傳統手術相較,輸尿管鏡術式更具優勢,后者碎石設備簡單但碎石成功率較高,且后期結石排凈率也明顯比傳統手術高;在實際治療過程中,碎石探頭并不會對輸尿管黏膜造成較大損傷,所以經該術式治療后的患者,創傷小且預后情況較佳[10]。
但在輸尿管鏡手術實際治療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①輸尿管內注水壓力不能過大;②順利插入輸尿管鏡是開展手術治療的關鍵,在實際操作中,輸尿管鏡應該緩慢進入膀胱,并且進入后需暫停片刻,對輸尿管口具體情況做詳細觀察,根據具體情況為準來選擇進入方式(直接進入、導絲引導直入、側入)[11]。③進鏡時注意動作輕柔,切勿蠻力進鏡,如果進鏡過程中出現視野模糊現象,立即停止進鏡[12]。
綜上所述,對中下段輸尿管結石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建議采納輸尿管鏡術式開展治療,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的同時提升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