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芯池,馬向陽
黑龍江省農墾紅興隆管理局中心醫院麻醉科,黑龍江雙鴨山155100
胃鏡是一種檢查胃病十分常見的方式,因其有著快捷準確、安全性高等優點使其在臨床診斷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大多數患者對于胃鏡檢查都望而生畏,甚至有的人寧可拖著病情,也不做胃鏡檢查,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傳統模式下的胃鏡檢查給患者帶來心理、生理上不同程度的壓力。在臨床中,胃鏡檢查是有效的檢查手段,該方法具有操作便捷的優勢,能夠直接反映出患者檢查部位的實際情況,從而對可疑病變實施病理活檢及細胞學檢查等。需要注意的是,胃鏡檢查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觸及患者咽喉時引發強烈刺激反應,從而導致諸多不良反應,比如:惡心、嘔吐等。為了規避上述問題,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選擇安全有效的麻醉藥物,緩解患者負性情緒,緩解其生理痛苦,提高檢查依從性,有助于檢查工作的順利實施[1]。該文擇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無痛胃鏡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無痛胃鏡中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現報道如下。
納入病例為76例無痛胃鏡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兩組,對照組38例采納常規麻醉,觀察組38例采納右美托咪定麻醉。其中觀察組女25例,男13例;年齡在42~67歲,平均年齡為(55.17±3.25)歲。對照組女24例,男14例;年齡在41~68歲,平均年齡為(54.39±3.1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38例采納常規麻醉,即采用丙泊酚(國藥準字H20030115)肌內注射,初始劑量為40 mg/次,倘若患者胃鏡檢查時間>10 min,則需適當加大劑量,可增加10~20 mg。
觀察組38例采納右美托咪定(國藥準字H20110097),靜脈注射,調整右美托咪定濃度,通常為0.1μg/kg,患者意識消失后實施手術,根據患者手術情況適當增加右美托咪定0.5~1 mg/kg[2]。
分析各項麻醉指標,主要包括:檢查時間、蘇醒時間以及舒適度評分,詳細記錄并實施對比[3]。
分析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根據不同的反應類型可分為:惡心、躁動以及呼吸異常等,詳細記錄并實施對比。
分析血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詳細記錄并實施對比。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麻醉指標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麻醉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arious anesthesia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麻醉指標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f various anesthesia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 檢查時間(min)蘇醒時間(min)舒適度評分(分)對照組(n=38)觀察組(n=38)t值P值6.92±1.59 5.57±1.13 4.266<0.001 19.35±2.44 16.94±2.03 4.680<0.001 8.11±0.26 9.22±0.63 10.040<0.001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63%)較對照組(15.79%)更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觀察組血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3 兩組患者血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heart rate and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組別 血壓(mmHg)心率(次/min)血氧飽和度(%)對照組(n=38)觀察組(n=38)t值P值90.59±8.14 84.28±5.41 3.980<0.001 78.47±10.33 64.84±10.82 5.617<0.001 92.58±2.67 97.61±2.21 8.946<0.001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胃腸道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4]。在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期間,胃鏡檢查技術效果顯著,應用范圍比較廣泛[5]。在實際的胃鏡檢查過程中,給患者帶來了較大的生理痛苦和心理負擔。因此,需提高其重視程度,從而保證患者胃鏡檢查的舒適性。在麻醉藥物的輔助下實施胃鏡檢查,保證機體處于淺麻狀態,從而開展診療措施,進一步縮短診療時間,減少患者不適感。
胃鏡在臨床醫學中有著廣泛的作用[6]:首先,通過胃鏡的檢查,能夠清晰地觀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腸等全過程的狀況,清楚地、視野開闊地了解到這些部位的基本情況;其次,通過胃鏡,可以進行活體的病理學檢查與細胞學檢查[7],因為采集胃部標本,辨別胃部腫瘤是否存在與其良惡性的唯一辦法便是通過胃鏡[8];再者,可以通過胃鏡進行手術治療,例如胃出血、胃息肉、乃至腫瘤,都可以在胃鏡下進行治療與切除。
該文研究可以發現,觀察組檢查時間(5.57±1.13)min優于對照組檢查時間(6.92±1.59)min(P<0.05);觀察組蘇醒時間(16.94±2.03)min少于對照組(19.35±2.44)min,觀察組舒適度評分(9.22±0.63)分高于對照組(8.11±0.26)分(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63%優于對照組15.79%(P<0.05);觀察組血壓(84.28±5.41)mmHg、心率(64.84±10.82)次/min、血氧飽和度(97.61±2.21)%優于對照組(90.59±8.14)mmHg、(78.47±10.33)次/min、(92.58±2.67)%(P<0.05)。這與賈公勝[9]的研究結果: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0%低于對照組8.80%(P<0.05)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在胃鏡檢查期間多采用丙泊酚麻醉藥物,具有蘇醒時間短、起效快的優勢,單一使用藥物劑量較大,導致患者不良反應發生例數增加,對整體麻醉效果具有很大影響。因此,選擇有效麻醉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有關研究表明[10],針對無痛胃鏡檢查患者,實施右美托咪定麻醉,可提高患者舒適度評分,且檢查時間明顯縮短,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體診療效果。右美托咪定屬于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在患者藍斑核充分發揮作用,對去甲腎上腺素具有抑制效果,減輕了后膜的興奮性。與此同時,實施右美托咪定麻醉,可催眠、抗焦慮,對神經系統影響甚微,麻醉安全性較高,有助于提高無痛胃鏡檢查患者舒適度。胃鏡檢查患者實施右美托咪定后,循環系數比較穩定,能夠有效減少惡心、躁動以及呼吸異常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除此之外,針對無痛胃鏡檢查患者需注意以下內容:麻醉效果和胃鏡檢查效果具有很大的相關性,提高麻醉效果,可保證患者人身安全。胃鏡檢查患者麻醉時間確切,在插入胃鏡的過程中,機體損傷較小,且對呼吸系統無影響。實施右美托咪定麻醉方式,可降低患者血氧飽和度,血壓水平及心率明顯改善,效果顯著,應用范圍比較廣泛。
綜上所述,針對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給予右美托咪定麻醉方式,可提高麻醉效果,保證疾病診治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