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圣
云南省麗江市人民醫院兒科,云南麗江674100
過敏性紫癜主要表現為小血管炎病變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其主要因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存在變態反應,導致毛細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升高,進而發生出血情況。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血小板不減少性紫癜,常存在胃腸道、關節疼痛等[1]。對于兒童而言,過敏性紫癜為常見疾病。在2~10歲患兒中發生率較高。過敏性紫癜可累及多個器官、組織,使腎臟受累,對預后效果造成影響,進而發生永久性腎病、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可出現死亡情況[2]。現今過敏性紫癜的發病因素和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在臨床治療上無統一標準。該疾病均具有良好的預后效果,但存在復發情況。臨床一般常使用甲氰咪胍治療,現對2017年9月—2019年9月時期來該院就診的52例過敏性紫癜患兒實施甲氰咪胍治療的價值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就診的過敏性紫癜患兒52例,依照計算機表法分組,各26例。實驗組:男性患兒有14例,女性患兒有12例;年齡4~14歲,平均年齡為(9.12±2.15)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2.12±0.78)年;其中農村患兒15例,城市患兒11例;初次發病的患兒14例,再次發病的患兒12例;因EB病毒感染的患兒有8例,因支原體感染的患兒有6例,因一般感染的患兒有12例;因攝入特殊食物后出現過敏的患兒有23例,不明原因過敏的患兒有3例。參照組:男性患兒有16例,女性患兒有10例;年齡5~14歲,平均年齡為(9.32±2.28)歲;病程8個月~5年,平均病程為(2.23±0.81)年;其中農村患兒14例,城市患兒12例,初次發病的患兒17例,再次發病的患兒9例;因EB病毒感染的患兒有7例,因支原體感染的患兒有5例,因一般感染的患兒有14例;因攝入特殊食物后出現過敏的患兒有22例,不明原因過敏的患兒有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均滿足過敏性紫癜疾病的診斷標準;②均對該研究內容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同意書,保證積極配合完成該研究;③不伴有精神障礙的患者;④以上研究均上報于該院倫理委員會,得到認可批準。
排除標準:①經臨床診斷不是過敏性紫癜疾病的患者;②不能積極配合該研究的患者;③存在其他疾病的患者。
診斷標準:最近一段時間內發生細菌、病毒或者寄生蟲感染,植物花粉、藥物、食品過敏等因素,癥狀呈反復發生,主要以皮膚紫癜為主,且出現便血、腹痛、關節腫痛、血尿等情況。血小板計數、凝血時間均處于正常水平。腎臟受累患者表現為:尿常規紅細胞在5個/HP之上,尿蛋白呈陽性。血象升高或者正常。將其他疾病導致的血管炎除外。如冷球蛋白綜合征、環型毛細血管擴張型紫癜以及良性高球蛋白血癥性紫癜。
對參照組過敏性紫癜患兒予以馬來酸氯苯那敏片和維生素C治療,每次取2 mg馬來酸氯苯那敏片讓患兒口服,2次/d;每次取200 mg/kg維生素C片(國藥準字H3602 1832)讓患兒服用,1次/d,取1~2 g濃度為10%的葡萄糖酸鈣予以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進行混合,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治療,1~2次/d,堅持治療2周[3-4]。
對實驗組過敏性紫癜患兒予以西咪替丁治療,每次取2 mg/kg西咪替丁注射液(國藥準字H20044300)對患兒進行靜脈滴注治療,2次/d,堅持治療2周[5]。
探討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效果、IgG水平、IgM水平、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以及治療時間。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表現為(±s),采取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效果為96.15%(25/26)明顯高于參照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效果為69.23%(18/26),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效果對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a[n(%)]
治療前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IgG水平、IgM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IgG水平高于參照組、IgM水平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IgG水平、IgM水平對比[(±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IgG and IgM levels i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a[(±s),g/L]

表2 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IgG水平、IgM水平對比[(±s),g/L]Table 2 Comparison of IgG and IgM levels i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a[(±s),g/L]
組別IgG水平治療前 治療后IgM水平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n=26)參照組(n=26)t值P值8.16±0.48 8.31±0.58 1.016>0.05 9.16±0.64 8.48±0.52 4.205<0.05 2.38±0.42 2.54±0.57 1.152>0.05 1.23±0.45 1.98±0.28 7.216<0.05
實驗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以及治療時間短于參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以及治療時間對比[(±s),d]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and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a[(±s),d]

表3 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以及治療時間對比[(±s),d]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and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Henoch-Schonlein purpura[(±s),d]
組別臨床癥狀改善時間 治療時間實驗組(n=26)參照組(n=26)t值P值9.72±1.45 13.21±2.03 7.133<0.05 14.55±1.83 19.65±2.15 9.211<0.05
過敏性紫癜具有較高的發生率,在春冬季節發生率較高。其病因較多,感染為主要因素[6]。過敏性紫癜是主要表現為出血性胃腸炎、皮膚紫癜、腎損傷、關節炎等特征的變應性小血管炎性綜合征疾病。此疾病具有復雜的患病因素,對T細胞具有抑制作用,可誘導B細胞產生抗體[7-8]。
甲氰咪胍屬于常見的H2受體拮抗劑藥物,有關藥理學研究證實,此藥物具有較高的免疫功能調節效果,對TS生物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的抑制Th1分泌IL-2產生情況,其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漸下降[9]。此藥物對機體中肥大細胞進行作用,抑制炎性介質的分泌,明顯減輕過敏癥狀。以上藥效為治療過敏性紫癜疾病的主要依據。免疫細胞中的膽堿能受體為M受體,可將免疫細胞上的M受體切斷,導致大分子變應原和蛋白質對人體抗體不造成刺激,進而不能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將腺苷酸環化酶激活,將CAMP含量增加,使肥大細胞膜處于穩定狀態,對生物活性介質釋放情況具有抑制作用。其屬于抗膽堿藥物,將神經通路予以阻斷,將迷走神經興奮性予以降低,使過敏介質造成的膽堿樣反應予以阻斷。甲氰咪胍屬于受體阻斷劑,對T細胞受體造成抑制作用,有利于IL-2分泌,使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增強,其免疫調節作用較優,將免疫反應對全身的損傷情況予以減輕。
使用藥物治療后,患者機體微循環得到改善,將血管痙攣情況予以解除,使其進行自律運動,將滲出情況、變態反應炎癥、調節免疫等予以改善。甲氰咪胍可使血管通透性予以改善,減少黏膜、皮膚、內臟水腫情況。
該研究涉及的數據經比較得出,實驗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效果為96.15%(25/26)明顯高于參照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效果為69.23%(18/26)(P<0.05);實驗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IgG水平高于參照組、IgM水平低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以及治療時間短于參照組(P<0.05)。以上數據結果與包克珍[10]學者研究中的檢驗結果相似,治療組治療效果為92.9%優于對照組治療效果的51.9%(P<0.05)。證實兩組數據具有真實性。
綜上所述,對過敏性紫癜患兒予以甲氰咪胍治療,其相關指標得到有效控制,處于正常范圍內,在短時間內臨床癥狀得到改善,減輕臟器器官、黏膜、皮膚水腫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