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娟,厲敏
日照市人民醫院消毒供應中心,山東日照 276800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各類無菌物品的供應部門,其負責醫療服務中可重復使用物品與器械的拆裝、清洗、消毒滅菌與供應等工作,其工作質量的優劣可直接影響醫療服務質量與安全[1]。 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現代醫院供應品種越加繁雜,加之涉及科室廣、使用周轉快,顯著增加了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工作壓力,繼而影響工作效率與質量[2]。因此,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整體服務質量十分必要。績效管理模式是指各級管理者與工作人員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制定相關管理內容的持續循環過程,其目的是提高組織、部門與個人的績效。 為了進一步保障消毒供應中心護士的工作質量,2019 年7—12 月該院對22 名在職護士應用了績效管理模式,收效滿意,有效強化了工作質量,以及護士對于工作的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9 年1—12 月該院消毒供應中心22 名在職護士作為研究對象,均為女性;年齡20~49歲,平均年齡(30.5±4.3)歲;文化水平為本科 12 名,大專 10 名;職稱為主管護師5 名,護師9 名,護士8 名;工作年限為1~28 年,平均(13.5±4.3)年。 該次研究內容已告知研究對象知情同意。
22 名在職護士于2019 年1—6 月期間僅采取常規管理模式,2019 年7—12 月期間應用績效管理模式進行工作持續質量改進,具體方法如下。
1.2.1 崗位分級管理 ①設置崗位:將消毒供應室護理崗位分為4 個等級,即0~3 級。 其中0 級護士為新入科工作1 年或不滿1 年,理論與操作考核評分≥80 分,同行滿意度調查結果≥80%,可以從事常規敷料包裝、器械分類與工作核查。1 級護士為入科工作2~3 年,理論與操作考核評分≥85 分,同行滿意度調查結果≥85%,主要負責器械與用物的清洗、包裝、保養、消毒滅菌與檢查等工作。 2 級護士為入科工作4~5 年,同行滿意度與1 級護士相同,且科授課≥1 次,理論與實踐考試分值≥85分,可以從事各類診療器械處理、設備操作、物品保養與包裝等工作。 3 級護士為入科工作時間6 年及以上,操作與理論考核評分≥90 分,1 年發表論文≥1 篇, 同行滿意度調查結果≥90%,科授課≥2 次,負責優化操作流程、工作質量掌控與應急處理。 其中0 級與1 級護士約占25%,2 級護士占50%,3 級護士占25%。 ②競聘上崗:根據各層級護理崗位條件,結合科室競聘上崗制度與程序,由基層護理人員填寫崗位申請表參與競聘。競聘考核內容包括3 個方面,即理論與實踐操作、競聘述職與民主評價,競聘則本著公開、公平與民主的原則,完成競聘后根據崗位職責進行層級培訓。
1.2.2 考核量化 量化內容包括優質服務(5 項)、日常行為管理(4 項)、專業培訓(5 項)與質量控制(4 項)4 個方面,每個方面均包含加分與扣分細則,以百分制對護士進行考核量化, 其中≥95 分為優秀,90~94 分為合格,85~89 分為基本合格,≤84 分為不合格。 每月量化考評1次,結果納入到職稱晉級、績效工資、年度評優等方面。
1.2.3 績效分配管理 ①績效考核:組建績效考核評價小組,成員包括高年資護士2 名與護士長。 將醫院護士薪酬分配與績效考核方案作為基礎,并結合消毒供應崗位專業度、風險度、工作量、操作難度等因素設置崗位系數值,全面推進崗位責任制。上述系數根據實踐情況,每年調整 1 次,其中 1 級人員為 0.8,2 級為 1.0,3 級為 1.2,護士長為1.3。 采用質量檢查表單對護士的工作質量給予考核,每月考核1 次,考核后結果及時上報護理部。②績效工資:供應中心績效=崗位績效量化值+工作績效量化值。總崗位績效=(供應中心績效-工作績效量化值)×60%;總工作量績效=(供應中心績效-總崗位績效)×40%;個人工作績效量化值=全員總分×出勤(當月)×個人評分(當月)×工作總量/總天數(當月);個人崗位績效=個人崗位系數×全員系數×個人出勤(當月)×崗位總績效/總天數(當月)。
①根據《衛生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行業標準》制定考核標準對實施前后的工作質量進行對比,評價內容包括器械拆裝、器械清洗程序、器械清洗質量、器械包裝、器械滅菌、無菌物品存放、服務態度,每項滿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說明質量越佳。 ②采用滿意度調查表對實施前后護士工作滿意度進行評價,內容包括供應中心護理管理、工作質量、崗位薪酬、工作壓力、同事關系5 個方面,評分≥80 分為滿意。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實施前后工作質量結果對比進行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實施前后工作滿意度結果對比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實施前后在職護士工作質量對比[(),分]

表1 實施前后在職護士工作質量對比[(),分]
時間 器械拆裝 器械清洗程序 器械清洗質量 器械包裝 器械滅菌 無菌物品存放 服務態度實施前(n=22)實施后(n=22)t 值P 值93.52±0.52 98.20±0.22 38.877<0.001 93.45±0.47 98.30±0.52 32.455<0.001 93.45±0.28 98.41±0.52 39.392<0.001 93.58±0.45 98.42±0.20 46.100<0.001 93.85±0.45 98.52±1.25 16.488<0.001 94.52±0.58 99.52±0.24 37.362<0.001 93.85±0.45 98.65±0.20 45.719<0.001
實施績效管理后,該組護士器械拆裝、器械清洗程序、器械清洗質量、器械包裝、器械滅菌、無菌物品存放、服務態度評分高于實施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實施績效管理后,該組護士對于工作的滿意度100.00%(22/22),高于實施前 72.73%(16/2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25,P=0.028<0.05)。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中的重要組成部門,其工作質量的優劣可以直接影響醫院感染控制、護理質量與患者的安全[3]。傳統消毒供應中心主要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強管理與改善服務質量為核心開展工作,其內容基于操作方式與經驗型管理方法,然而此類模式不利于護理團隊的專業水平提升,且降低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現已無法適應于新形勢下的醫療市場需求[4]。目前,如何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消毒供應中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推動整體服務的持續質量改進已成為護理管理中的重點內容[5]。
績效考核是一種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其目的是調動起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自主性與創造性,形成團隊凝聚力,繼而提高工作效率。 該院對22 名在職護士應用了績效管理模式,結果顯示實施績效管理后器械拆裝、器械清洗程序、器械清洗質量、器械包裝、器械滅菌、無菌物品存放、服務態度評分高于實施前(P<0.05)。 首先,通過崗位分級管理對崗位職責進行了設置,明確不同層級護士的工作范圍、培訓目標,以及發展方向,且科室全面實施競聘上崗制度,使傳統“論資排輩”的陋習得到糾正,有效調動起護士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對學習與工作的熱情,為提升工作質量奠定基礎[6]。 其次,合理的考核量化與績效分配安排將護士的工作與經濟利益結合在一起,通過制度獎懲措施,不僅能夠強化護士工作責任感,還可以監督工作中存在的推諉、散慢、馬虎等問題,進一步提升了工作質量[7-8]。 最后,績效考核可以獲取到護士對于工作業務技術、工作職能、科室管理等方面的建議與意見,通過一系列改進措施克服工作中的不足,全面推進持續質量改進[9-10]。 從滿意度來看,實施績效管理后,本組護士對于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實施前(P<0.05)。在績效管理中,通過調動起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可以使其及時發現與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問題,充分體現了護士的自身價值[11-12]。 同時,在績效管理模式下,護士崗位薪酬分配與工作風險系數、工作責任等因素有關,并將職稱與工作能力作為考核標準,為教學資格、專業發展、職務晉升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滿意度。
綜上所述,績效管理模式能夠提高消毒供應中心護士對工作的積極性、自律性與滿意度,保證消毒供應中心的持續質量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