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寧鄉市人民醫院科教部,湖南寧鄉 410600
我國從20 世紀80 年代引入全科醫師服務模式,現階段我國全科醫生培養模式主要有“5+3”及“3+2”兩種,前者是指5 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聯合3 年規范化培訓,后者即3 年醫學??平逃摵? 年臨床技能及公告衛生培訓,后者為助理全科醫生培訓模式[1],主要施用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近年來伴隨我黨及政府對醫藥衛生體制的持續性改革,助理全科醫生的培養模式也在不斷創新[2]。目前“3+2”助理全科醫生培養是我國衛生部及教育部有關培養卓越醫師計劃的重點項目,而有效落實這一項目的關鍵是通過科學有效的培養模式,實現全科醫師人才的持續性、高質量培養與輸出,但現階段有關全科醫師培養的教育體系尚未完善,存在較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教學模式不統一、教學內容不一致等[3-5],故而在全科醫師培養過程中,需要基于衛生資源、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現狀及從業人員意愿的基礎上,通過人文與理論結合,克服現有弊端,實現人才培養。該文納入該院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接受培訓的78 名助理全科醫生為研究對象,就開展“3+2”助理全科醫生培養模式的具體措施及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分析。 現報道如下。
納入在該院接受培訓的助理全科醫生78 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 27 名,女51 名;年齡 20~26 歲,平均(22.17±1.05)歲。 采用雙盲隨機法分為研究組(39 名)及對照組(39 名),兩組助理全科醫生年齡、性別等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助理全科醫生均知曉該次研究的具體內容,同意參與且全程配合,所有助理全科醫生均經過了系統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習,具備完備醫學知識儲備。 排除非正常原因缺課的助理全科醫生、合并心理功能障礙者或精神狀態異常者。
1.2.1 對照組 開展“3+2”助理全科醫生培養的傳統培訓,各輪轉科室的教學組長需要結合該科室輪轉的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的教學大綱相關內容,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日常定期開設理論授課,通過多媒體動畫、視頻、圖文等的演示為基本教學模式,實現系統性、連貫性教學,重視科室典型病例的診斷鑒別、治療方式、注意事項等方面的教學,結合相應病例提出不同的問題,由助理全科醫生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進行病例相關問題的分析、討論、資料查閱,并解決問題,明確具體病例在臨床診療方面的重點與要點,帶教老師負責總結,并就不同病例中存在較大爭議、主要問題等部分進行重點講解,同時結合科室具體情況,開設操作培訓及教學查房,豐富教學的內容,提高培訓效果。
1.2.2 研究組 在傳統培訓的基礎上,開展理論與人文結合的教育方式,既往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過程中,重理論輕人文,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基層人力醫療資源穩定性差的情況,導致了人才流失、難以留住的現狀[6],具體措施如下。
①政治思想課程模塊:重視政治思想課程的開設,提升助理全科醫生的思想道德修養,通過引導的方式,在日常培訓中幫助每位助理全科醫生關注不同案例病患整體情況,如“乳腺癌”案例,須在明確病例具體檢查方式、優選檢查項目、鑒別診斷與診斷要點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案例病情早中晚期情況、臨床診療方式及相關費用等,就疾病與治療等對患者心理狀況、家庭等方面影響進行關注與探討,提升助理全科醫生對案例的人文關懷意識, 實現人文關懷理念在日常教學中的滲透,提升助理全科醫生人文關懷意識及素養。
②人文基礎技能模塊:醫患溝通、禮儀是人文社會背景下,現代醫療結構內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醫患問題的關鍵,故而掌握良好的醫患溝通及禮儀技巧,在提升病患診療體驗方面極為關鍵。助理全科醫師因需要面向不同種類的患者,專業素養要求極高,且受我國人口基數的影響,日常工作的強度普遍較高,易出現忽略醫患有效溝通、禮儀方面的問題,故而在規范化培訓中,帶教老師需要重視助理全科醫生溝通技巧培訓,同時通過助理全科醫生小組之間進行角色模擬練習,一方模擬醫務人員,一方模擬患者,以具體案例為導向,明確醫患溝通、日常禮儀方面的主要問題,將人文關懷意識融入患者的接待、檢查、診療、隨訪等醫療活動中,即明確患者具體病變情況與基本背景的同時,以尊重平等且專業的態度面對患者,以患者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檢查與診療流程、方式及注意事項的介紹,耐心細致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引導患者完成相關診療工作,部分診療內容需要暴露部分皮膚,須做好患者隱私的保護,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確保日常診療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③人文社會醫學模塊:助理全科醫生培訓中,在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還須重視衛生法規、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等課程的培訓,重視醫德醫風的教育,通過多課程、多模式的培訓教學,提高專業素養及人文服務能力[7]。
對兩組助理全科醫生出科理論成績、臨床思維及決策成績進行統計比較。 同時從溝通水平、團隊協作能力與人文關懷能力3 個方面進行專業素養的評估,各方面的分值范圍為0~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專業素養越高。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結果比較進行 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助理全科醫生出科理論成績、臨床思維及決策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助理全科醫生出科成績比較[(),分]

表1 兩組助理全科醫生出科成績比較[(),分]
組別 理論成績 臨床思維及決策成績研究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91.28±3.20 82.75±3.49 4.813<0.05 92.45±2.93 79.95±4.02 5.274<0.05
研究組助理全科醫生溝通水平、團隊協作能力與人文關懷能力3 個方面的專業素養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醫療事業飛速發展,醫療衛生與健康領域也在不斷發展與拓寬,與此同時醫療服務的內容也在不斷豐富,但現階段受到我國經濟水平發展不均衡的影響,不同地區之間醫療服務水平也存在較大的差異,而醫患關系不理想、診療技術與硬件配置缺乏、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如康復醫療、預防保健等技能缺乏等問題在基層醫療機構內較為突出,同時基層醫療機構內持有醫生資格證的醫生相對較少,直接導致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無法有效滿足當地居民醫療需求的情況,而“3+2”助理全科醫生培養模式的提出,根本目的是通過新型教學模式,培養能夠有效適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需求的醫療人才,同時更好地適應我國教育部、衛生部提出的《關于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培養農村實用型助理全科醫生”的要求。 在過去的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中提出了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戰略目標,十九大報告中將健康中國納入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基本方略,因而社會各界對疾病的預防、健康的促進等方面的重視度在不斷提升,在我黨及政府領導下的公立醫療機構最基本特征即公益性,與此同時承我黨及政府的基本執政理念即“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人”既是指工作人員也包括服務對象,在現代醫療機構內即指醫療工作者及有健康需求的人群,習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見中外記者時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再次強調了人民在我黨及政府中的重要地位,這也是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的現代醫療服務理念與模式轉變的基本立場,即“以人為中心”,而這一基本理念在醫學教學中的重視度也在不斷提升[8]。近年來我國引入全科醫學理念,但受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水平現狀的影響,現階段全科醫師的培養處于初始階段,與西方發達國家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9-10],而現階段最為突出的問題是基層醫療機構人力醫療資源流失嚴重,助理全科醫生培養后在建設穩定、優質醫療團隊方面的難度較大,即基層醫療機構難以留住優質人才,故而需要重視人文素質教育,該次研究中研究組在傳統專業素質培訓的基礎上,從政治思想課程模塊、人文基礎技能模塊、人文社會醫學模塊等方面開展全面的人文科學培訓,從而提升專業素養、人際溝通能力及人文服務意識。 結果顯示, 研究組助理全科醫生出科理論成績、臨床思維及決策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研究組助理全科醫生溝通水平、團隊協作能力與人文關懷能力3 個方面的專業素養評分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助理全科醫生專業素養比較[(),分]

表2 兩組助理全科醫生專業素養比較[(),分]
組別 溝通水平研究組(n=39)對照組(n=39)t 值P 值93.18±2.48 85.67±3.02 3.481<0.05團隊協作能力 人文關懷能力98.17±0.42 89.47±2.28 3.570<0.05 95.02±1.27 87.48±2.41 4.585<0.05
綜上所述,“3+2”助理全科醫生培養中融入人文科學培訓,能夠有效提升助理全科醫生專業素養及臨床思維及決策能力,提升助理全科醫生培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