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掛牌督戰工作啟動以來,道真自治縣始終堅持真督真查真整改,確保脫貧成果鞏固提升。其中,省級深度貧困村桃源鄉群益村針對市級定點督戰隊發現的貧困戶養蜂技術不強的問題,第一時間采取“三步療法”,確保問題“藥到病除”。
一是對癥下藥“開良方”。養蜂賣蜜是群益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群益蜂蜜在市場上有很好的口碑,銷售是供不應求。受技術條件限制,養蜂的生產成本較高,群眾的利潤空間不大,為了幫助貧困戶及時掌握產業的生產及管理技術,群益村積極邀請了5名縣養蜂協會專業技術人員分批到農戶家中手把手進行技術指導。目前,30戶貧困戶正按技術要求,做好蜜蜂夏季管理及入秋前的準備工作,確保蜜蜂今年能安全越冬。
二是輸血補鈣“強筋骨”。為促進桃源鄉養蜂產業健康發展,讓養蜂戶進一步掌握蜜蜂養殖關鍵技術,結合攻堅打法不精準和養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群益村積極對接縣農業農村局組織48名養蜂群眾開展了一期集中技術培訓。會上,老師從蜜蜂飼養的現狀與資源利用、蜂群管理的關鍵技術和種蜂購買標準三個方面,對蜜蜂整個養殖過程進行了詳細講解,同時針對養蜂戶提出的關鍵技術和難點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解答,讓養蜂戶對整個養蜂過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是跟蹤調理“固療效”。圍繞產業發展“八要素”,群益村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吸引群眾用土地入股參與合作社經營分紅,合作社在就近用工、增資入股、原料采購等方面,優先考慮貧困戶。在保障群眾有可持續收入的基礎上,建立適當的村干部激勵機制,建立健全了群益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運行機制,充分發揮了合作社的發展輻射帶動作用,增強了抗風險能力,實現風險共擔、利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