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三道崗沉船遺址出水瓷器的裝飾風格與歷史藝術價值

2020-03-03 05:46:11
理論界 2020年8期

孟 璇

遼寧省綏中海域位于渤海遼東灣西南部,大致范圍為由六股河入海口向西至山海關,海岸長約75公里。綏中海域除止錨灣以西為局部沿岸外,海岸線較平直,海岸主要由沙泥礫岸構成,沿海主要分布淺灘、沙堤。三道崗海域位于綏中海域東段,團山角南約5-15 公里之間,海底沙堤較為集中。1991 年7 月,遼寧綏中縣大南鋪村的漁民在三道崗海域打漁時,偶然打撈上來一些元代的瓷器,后經考古隊員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海下挖掘,打撈出水瓷器共計584件。此外,沉船裝載的貨物還有香料、絲綢等。經相關專家初步推定,這些瓷器為元代磁州窯的產品。

一、三道崗遺址出水瓷器的裝飾風格

三道崗遺址出水的瓷器屬于元代磁州窯瓷器,而磁州窯瓷器則為元代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之一。磁州窯位于河北省磁州而得名,河南湯陰的鶴壁集窯、禹縣的扒村窯、修武縣的當陽峪窯,以及山東、山西、陜西等地的一些民間窯,都屬磁州窯系。元代時期,磁州窯場已經遍及中原各地及黃河南北,主要生產以造型碩大、渾圓、厚重為主要特征的瓷器,其主要類型有白釉黑花大罐、瓷盆兒、白地黑花瓷枕等。磁州窯瓷胎較為厚重且比較粗糙,大多為灰黃色、施白色化妝土、釉子白中泛灰黃色,瓷器表面的顏色略顯暗雅。其主要裝飾多為白釉、白釉褐花、黑釉及少量的翠藍釉,器腹上的裝飾紋樣多為龍鳳、花草、云雁紋樣,還有墨書詩句等。受地理環境因素,磁州窯的瓷土質量成色較差,成品胎色較深,窯工們將胚外施加白色的化妝土,再在瓷器表面罩一層透明的釉,使成品瓷器看起來光潔明亮。元、明、清以來的陶瓷彩繪技法是從磁州窯開始的。磁州窯的胎質較粗,品種有黑、白釉地各種器皿,創造了在白釉上畫黑色圖案的技法。其裝飾方法采用在化妝土上進行雕刻花紋,剔黑和留白,使得瓷器表面的花紋有著強烈的黑白對比效果,繪制的內容都是百姓喜聞樂見的題材。元代時期,磁州窯采用大面積留白的創作方法,突破了宋代白色為底、黑色作花的常規,改為黑底白花的裝飾風格,與同一時期景德鎮陶瓷中的青色為底、白色作花的裝飾風格相一致。磁州窯還有刻畫兼繪畫、剔刻添彩、珍珠地等多種裝飾方法。磁州窯畫花的工藝比較成熟,筆觸流暢、奔放,技巧嫻熟,紋樣活潑,圖案有蓮花、龍鳳、牡丹、游魚及嬰兒等。其風格矯健、挺拔、灑脫自如,格調清新明快。

1.裝飾釉的風格特征

(1)白瓷裝飾釉特征

三道崗沉船遺址出水的元代磁州窯從白瓷的裝飾類別上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兩種:白地黑花與白地褐花。白瓷胎體較厚,胎質較疏松,胎色白中略帶淺黃色,胎體罩有釉層表面再施化妝土,再在器物的化妝土上用黑、褐等顏料繪制出各種圖案及紋樣后再罩施一層透明的釉,從而形成了“白地黑花”與“白地褐花”的裝飾風格特征。

(2)黑瓷裝飾釉特征

三道崗沉船遺址出水的元代磁州窯瓷器以黑瓷碗類居多,黑瓷的胎質同白瓷一樣,但一般釉下未施化妝土,釉色有醬黑、黑色,釉面光滑亮潔。早在東晉時期就已經開始燒制黑釉瓷,到了宋代出現很多燒制的手法,使得黑釉裝飾上升到一個新高度。黑釉的原料一般是當地的黃土,因鐵元素含量較多,所以燒制后呈黑褐色。瓷器所呈現黑紅、黑藍、黑綠、黑褐等顏色的釉,是因施釉的厚度、窯溫以及火焰的不同所形成。作為瓷器的裝飾釉,其品種有:玳瑁釉、斑點釉、絲毛釉、虎皮釉等裝飾特征。

(3)翠藍釉特征

三道崗出水的器物中翠藍釉瓷較少,翠藍釉的瓷器胎體同白瓷,一般在化妝土和褐色彩紋上罩一層翠藍色釉層,或將翠藍色釉裝飾在器物的局部,如器物口部、足部。

2.裝飾紋樣的風格特征

(1)龍鳳圖案裝飾

龍鳳圖案是磁州窯瓷器裝飾的明顯特征,主體裝飾使用在罐、壺、瓶等器皿的腹部及大盤的里心部位。三道崗水下考古所出水的龍鳳圖案瓷器,標本為LSW0002〔1〕口徑18.8 厘米,腹徑29.6 厘米,底徑11.4 厘米,高29.7厘米,斜方唇,直口微斂,短頸,溜肩,上腹較鼓,下腹斜直內收,足底內凹深挖,呈二層臺。罐肩繪有纏枝菊花,腹部菱形開光部分繪有一龍一鳳在云氣中暢游,在開光之間處繪折枝花卉,罐內書有一草書“壽”,由黑色線條繪制而成,腹部紋樣復雜,線條流暢奔放。此外,在“1982年揚州出土的磁州窯龍鳳紋罐和1982年遼寧遼陽窯藏中出土的磁州窯龍鳳紋罐中的鳳紋,都采取立式畫法,腹部呈螺旋形,羽毛全部由放射線狀的細線條構成,整個鳳紋的形狀有如一個等邊三角形,畫面簡潔,生動活潑,是元代磁州窯鳳紋應用中的時代性突破”。〔2〕

(2)詩書詞曲裝飾

碗是三道崗沉船的主要器類之一,在總計標本135 件的瓷器中,受元代文學與書法的影響,均體現出以當時元代流行的詞、曲牌中的詩詞作為裝飾。從元代趙孟頫開始,中國畫發生了重要的改變,書法式的自我再現取代了寫實的再現。趙孟頫的書法藝術“追求形式之美、布置之妙、運用之奇,也重神采、重意趣、重寄托、重抒情寫志”。〔3〕從而帶動了元代書畫浪潮。 標本為LSWO605〔4〕的銘盤是沉船碗類的代表容器之一,碗內書有草書“風花雪月”四個字,口徑為9.8 厘米,足徑4.1 厘米,高4 厘米,碗內及腹部施白色化妝土罩透明釉,碗的內壁釉下飾褐色弦紋,中心處理為褐色彩繪紋樣。此外,碗類裝飾還有以下兩種:其一,碗內及腹部施白色化妝土,腹部以下施醬黑色釉,外底及足部露胎,碗內壁釉下飾褐色弦紋,中心處為褐色彩繪紋樣;其二,瓷碗內及外腹部上部均施有醬黑色釉,下腹至底露胎,碗內壁以褐彩繪制出上下兩組菊瓣紋。從元代瓷器中的書法裝飾紋樣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對“書畫同源”的重視,紋飾中的筆墨意趣得到了提升,線條的地位得以提升,由此降低了“形”在繪畫紋飾中的重要性。

(3)嬰戲圖裝飾

沉船出水的瓷器中罐類標本有24件,最有特點的當屬嬰戲圖瓷罐標本LSW0607,〔5〕口徑17.6厘米,腹徑30.6厘米,底徑12.3厘米,高29.4 厘米,斜方唇,直口微斂,弧肩,上腹鼓,下腹斜收,胎色白中閃黃,在施釉處上白色化妝土,化妝土上繪制褐色的紋樣,罐肩部繪纏枝菊花圖案,腹部為二開光,罐壁繪一嬰孩手握一折枝花,斜倚在牡丹與菊花之間,其一內繪制荷花,二開光之間繪制折枝花。元代瓷器的人物題材較宋代增多,可嬰戲內容不如宋代豐富,但在顏色上嘗試了大膽的創新,使用棕紅色,還出現了孔雀綠釉黑花新品種。元代繪畫更在于“寫意”,以及“形”與“神”關系的深刻變化。受南宋畫院的影響,藝術家已經意識到“意韻”比“形似”更為重要。趙孟頫“以‘清遠’代替了南宋末期的‘幽玄’,重辟藝術的新生命”。〔6〕元代繪畫之所以有較高的發展,是立足于主客均衡之上的。到了清代,嬰戲圖在瓷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嬰孩的手中舉有“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麒麟送子”等旗或牌,其寓意也更加明顯。

二、三道崗沉船遺址出水瓷器的歷史價值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中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只存在于東南沿海,而事實上海上還有另一條海上絲綢之路——“東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也分為東海上絲綢之路與南海上絲綢之路,東海上絲綢之路主要是面向東亞的朝鮮,即從山東半島到朝鮮,這條路由于面對的國家是東亞,且朝鮮在古代作為中國的朝貢體系中的一國與歐洲中亞各國不一樣,因此,這條路很少提到。”〔7〕早在春秋時期,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與鄰國及周邊地區大力發展貿易。《管子》載齊國與朝鮮的貿易往來交易的主要產品有朝鮮的“文皮”(有花紋的獸皮,如虎皮、豹皮)、毤服(皮衣)”此時,齊桓公開辟了從山東半島到朝鮮半島的“海上絲綢路”。到了秦代,徐福曾兩次大規模東渡,航行路線也是東海上絲綢之路。漢代至隋唐東海上絲綢之路也一直暢通,《三國志·魏書·東夷傳》和《新唐書·地理志》均詳載了古代中、日、韓海上絲綢之路的具體路線。《契丹國志》記載:“幽州北七百里有渝關(今山海關),下有渝水通海”。也說明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在遼代也發揮著作用。元代時期,元世祖忽必略比較重視海外貿易,曾多次派使臣出訪海外,以加強與東起日本,南到東南亞島國,西到印度洋地區國家之間的聯系,先后在泉州、慶元(今寧波)澉浦(今位于浙江省海鹽縣南端)、廣州、溫州等七處設市舶司,以加強海外貿易。元代的航海技術也有所進步,元代的《海道經》《大元海運記》等書中,均有使用羅盤針航海的記載。遼寧撫順博物館還藏有由磁州窯燒制的指南碗。元代航海當時建立起多條海上交通線路。江南的慶元港與日本的直線距離較近,元代時兩國的文化與貿易往來通常從慶元起航,經高麗抵達日本。至于北方,直沽到高麗也有航線,中國北方通往日本的貿易,也可以從直沽起航,經高麗抵達日本。關于元代的直沽高麗線,高麗商人通常經松遼平原陸路驛道進入中國內地。自元貿易后,商人從直沽乘船返回高麗。《老》《樸》中均有關于直沽港與高麗來往的記載。《老乞大》中記載:“五月到高唐,收起綿、絹,到直沽上船過海,十月里到王京。”世祖至元代后期,諸王因叛亂占領遼東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元代羅璧“以漕舟至遼陽,浮海抵錦州小凌河,至廣寧十寨,諸軍賴以濟”,〔8〕大概航行的就是直沽到遼東這條航線。然而這些都是史料的記載,少見實證說明。而綏中三道崗沉船的考古發掘,無疑是對“東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提供了詳實有力的證據。三道崗沉船遺址位于遼寧省綏中縣以南的渤海西側三道崗海區,位于今遼西地區,從沉船打撈出的瓷器的風格特點及繪畫特征判斷出產自河北磁州窯,綏中三道崗沉船可能是環渤海西岸線的國內貿易沉船,航船的目的港很可能就是東北渤海沿岸地區,極有可能是通過渤海灣經高麗到達海外或更遠的日本。那么渤海灣,無疑成了元代由南方連接東北的一條主要經濟航線,也是北方對外貿易的航線,是“東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經之路和主要組成部分。

元代的陸路交通也比較發達。元代時期,在東北遼陽建行省,其管轄范圍非常之大,包括現在的遼寧、吉林、黑龍江在內,內蒙古東部的部分地區,黑龍江以北以及烏蘇里江以東,及庫頁島、朝鮮半島東北部。遼陽行省東臨日本海,最東北端到達弩爾哥(奴兒干)。由于幅員遼闊,驛站的制度隨之形成,成為效率極高的交通設施,元代全國遍設驛站,東連高麗,東北至奴兒干,北達吉利吉思,西通伊利汗國、欽察汗國,西南抵達吐蕃,南接安南、緬國。《元史·兵志四》中載腹里各路的驛站,總計有198 處,其中陸站175 處,有馬12298 匹,車1069輛,牛1982 只,驢4908 頭。其他各地陸站,擔負運載的牲畜和車輛數量不等。水站設于水路沿岸,備有船只,為過往官員提供服務。如江浙行省的水站有82處,湖廣行省的水站有73 處,四川行省的水站有84 處。個別地區因特殊的地理環境,使用不同于內地的交通工具。如遼陽行省北部,因天寒冰凍設狗站,以狗拉雪橇作為運載工具。據記載,遼陽行省有狗站15處,狗3000只。“馬可·波羅曾描繪過這種狗站,他說:‘土人制無輪之橇,行于冰泥之上,俾其不致深陷于其中。每橇置一熊皮,使臣坐其上,用上述之大犬六頭駕之,不用人馭,徑直下站,安行冰泥之上,每站皆然。驛站之人,別乘一橇,用犬駕之,取捷道徑赴下站。兩橇既至,使臣又見有業已預備之犬橇,送之前行,至若原乘之橇則回后站。’”〔9〕西部沙漠地區,常用駱駝作為驛站載客工具。道路遙遠,元代朝廷設有多個“站赤”和急遞鋪,站赤即“站驛”或“驛站”,有陸站和狗站,狗站用狗拉雪橇行于冰上,運輸人或貨物。從元都城到遼陽,以至東北各個地區,交通網站星羅棋布。據《元史·兵志四》統計,輔內陸站,有車1069 輛,牛站60 輛,河南行省的陸站有車217 輛,湖廣行省陸站有車217 輛,而遼陽行省陸站有車2621 輛。“元有天下,薄海內外,人跡所至,皆置驛傳,使驛往來,如行國中。”從中可知,在元代時期,東北內陸的絲綢之路不僅存在,而且還不止一條。

瓷器曾通過東部絲綢之路到達遠東地區。近些年來,在俄羅斯濱海地區瓷器出土地點(個別地點的瓷器系采集)主要有沙金斯克耶古城(又譯“塞金”古城)、阿納耶夫斯克耶古城、愛卡特諾夫斯克耶古城、多布羅泡耶夫斯克耶居址、諾夫哥羅德耶夫斯克耶城址、馬斯克耶古城、波謝特灣等遺址。遺址出土的釉陶和瓷器器形可辨者共475 件,分別屬于定窯、鈞窯、景德鎮窯和磁州窯等窯場,此外,還有一些窯口尚不好判定的黑釉和青釉瓷器。這些瓷器中定窯瓷器所占比例最高,約為49%,共200 余件,以沙金斯克耶古城、阿納耶夫斯克耶古城兩個地點出土數量最多。〔10〕

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瓷器也漂洋過海到日本。20 世紀60 年代,日本九州福崗在修建地鐵時曾出土了一些宋代時期磁州窯陶瓷碎片,而后相繼在日本東京、熊本、福山、京都、滋賀等地也出土了磁州窯的產品及碎片。其繪畫風格及裝飾風格帶有元代磁州窯特點。由此可知,宋元時期的磁州窯藝術早已在日本傳播。

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于1974年到中國訪問時,見到周恩來總理時曾打趣地說,日本是中國的孫子。周總理不解,田中角榮解釋道是因為日本的陶瓷是向朝鮮學來的,朝鮮的陶瓷則是由中國傳入的。從古陶瓷的歷史角度來看,田中首相的說法合情合理。〔11〕也就是說,日本在陶瓷文化上應當是中國的再傳弟子。因此,三道崗沉船遺址的發現,無疑給“東海上絲綢之路”的存在和中國陶瓷文化的傳播帶來了可靠的依據。

日本對磁州窯瓷器是十分青睞的,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日本對磁州窯瓷器的收藏。宋元時期,中國就有大批精美的陶瓷出口至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宋元的磁州窯產品在藝術上已形成白地黑花、黑釉、化妝白瓷等裝飾紋樣。目前,日本對于磁州窯的研究位于國際領先位置,從而出版了一批又一批有關磁州窯的精美書籍。這與日本對磁州窯瓷器的喜愛與收藏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日本各地有許多博物館、美術館收藏包括瓷枕、梅瓶、紅綠彩碗、龍鳳紋壇罐在內的大批瓷器精品多達上萬余件。其中,日本東京的國立博物館、梅澤紀念館、靜嘉堂文庫、永青文庫、出光美術館、白鶴美術館、箱根美術館、岡山美術館等收藏包括宋代磁州窯作品19件,金代磁州窯作品37件,以及元、明、清時期的磁州窯作品數件。二是日本各地對磁州窯的技術傳播。在日本陶瓷界,磁州窯技術被視為日本陶藝的祖先。來華考察磁州窯陶器的日本團隊常稱磁州窯陶藝為“大前輩”“大先生”。中國磁州窯制瓷技術向日本的傳播,一方面是由中國大陸的直接傳播,另一方面是經朝鮮傳過去的。日本制瓷的許多生產技術則是先學習中國的磁州窯。元代陶瓷中餐飲器皿數量多而新。主要有碗、杯、罐、盤、壺等,其造型以碩大、渾厚、端莊、豐滿為特征。磁州窯的制瓷技術對日本產生了啟迪,涉及制瓷、造型裝飾等各個領域。如日本早期的“繪唐津”“志野燒”等吸收了磁州窯的白地黑花紋飾,日本的黑釉天目制作技術學習了磁州窯的黑釉茶碗。日本有田、伊萬里五彩等裝飾技法則是以金代磁州窯中紅綠彩、綠彩加金、黑花與紅綠彩為基礎。三是日本對磁州窯藝術的傳播,元代陶瓷中餐飲器皿數量多而新。在釉色與器形上較之前代有很大的進步。當時主要生產陶瓷器皿的有磁州窯、龍泉窯、耀州窯、景德鎮窯等。20 世紀60 年代,日本出土的磁州的產品及碎片。其繪畫風格及裝飾風格帶有元代磁州窯特點的如京都市鳥羽離宮遺址、平安京遺址、中京區鳥丸通三條上兒湯之町等一些出土瓷器。此外,還有黃釉下黑彩、三彩線刻、綠地白剔裝飾風格的瓷器,器物類型包括碗、瓶、盤、缽等,與觀臺窯、彭城窯、臨水窯的風格相一致。

三、三道崗沉船出水瓷器的藝術價值

元朝,由草原游牧民族蒙古族所建立。元代瓷器具有明顯的草原民族獨特風格,制成的器物風格粗狂。除磁州窯外還有鈞窯、龍泉窯、德化窯、景德鎮窯等主要窯場。景德鎮窯在制瓷工藝上有著較高的突破,使得中國繪畫技法與制瓷工藝結合得更加成熟。景德鎮最聞名的器物為青花瓷。元代青花瓷具有其時代特點:器物的形態較大,胎體較厚,分量較重,白釉含青,青花發色偏灰,層次分明,使用的鈷料有國產、進口兩種,進口的顏料繪制出的釉面有黑色斑點,國產顏料所繪制的比較單一,紋飾比較草率,品質較好的青花瓷則大多用于出口貿易。此外,景德鎮還燒制“樞府窯器”(卵白釉器),相傳這些瓷器是為元朝官府樞密院所燒制,有些器物上有“樞府”字樣,“‘樞府’是‘樞密院’的簡稱”。〔12〕卵白釉的釉層較厚,顏色剔透猶如鵝蛋白,卵白釉的出現為明代樂甜白釉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磁州窯瓷器雖不如景德鎮瓷器做工精致,但其將北方民族典型的粗獷豪放的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瓷器上的紋樣繪制簡單、樸素大方、造型準確、生動活潑,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也表現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元代的繪畫藝術,較之宋代,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此時畫院已不復存在,畫風由兩宋畫家的高度向寫意發展,“文人畫”逐漸占據畫壇的主流。磁州窯中的“白釉褐彩云雁紋罐”就是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這一美學思想。清代中葉鄭廷桂《陶錄余證》則說:“磁石制泥為器,非吸鐵引針之磁石,亦非燒料為磁粉之類,乃別一種石,其色光滑而白,其性埴而松,其器美而石致,實與瓷土異,惟磁州許州有之。”由此可見,磁州窯獨特的藝術價值。

唐宋時期,制瓷藝術逐步發展起來,是青釉瓷器向白釉瓷器的過渡時期。白釉和化妝土的出現為制瓷藝術奠定了物質基礎。磁州窯瓷器承襲了隋唐時期部分器物的造型,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制作出滿足人們生活所需的器具。在繪制裝飾紋樣的造型基礎上,注重紋樣的構成和色彩對比等手段,將工藝、繪畫、雕刻緊密結合起來。裝飾紋樣多取材于民間傳說、人物故事、花鳥蟲魚等題材。宋代磁州窯瓷器專供民間使用,其類型多為生活日用的餐飲器皿、燈具、寢具、供器、梳妝用具等,技法主要以刻、劃、剔花、彩繪為主,具有強烈的民間色彩。裝飾題材多取決于花、鳥、蟲、魚、猛禽、嬰戲等。宋代時期磁州窯以瓷枕最為聞名,磁枕上的提款也最為豐富,如“張家造”“李家枕”“王氏天明”等,其中以“張家造”款數最多,多為東艾口窯出土。〔13〕類型主要有葉型枕、豆形枕、銀錠枕等。在北宋期間,風俗畫開始盛行,磁州窯瓷器上的裝飾風格也隨之變化。遼代的磁州窯瓷器形成了“漢式”與“契丹式”兩大風格,內蒙古地區的遼代池州窯瓷器主要出土于古城的遺址或者葬墓之中,大部分瓷器作為契丹人的陪葬品。“漢式”瓷器有盤、碟、杯、梅瓶、溫壺、盒等,“契丹式”瓷器有方碟、多棱碟、海棠碟、雞腿瓶、葫蘆形執壺等。“磁州窯系是宋金時期北方地區形成的一個窯系,并延續到元代。”〔14〕到了元代,受青花瓷流行的影響,磁州窯瓷器經材質、形狀、裝飾的不斷完善,極大地提高了磁州窯瓷器的使用價值和審美價值。元代磁州窯瓷器的裝飾風格帶有蒙古族豪爽、自由、奔放的顯著特點,相比宋代瓷器紋樣的線條更為生動、凝練、富有意趣。元代磁州窯瓷器雖興起于宋代,但是在經歷了元代的演變后逐漸衰落,筆者分析磁州窯瓷器在元代衰落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當地的土質在做瓷器時有一定的弊端,胎質成色不夠好,需要后期的二次加工,這為制瓷工作增添了麻煩;二是當時興起的景德鎮青花瓷無論是在瓷質還是裝飾風格上都更受人們喜歡,18世紀歐洲成為華瓷外銷的主要市場。

2002年,5月8日,日本大阪市博物館館長蓑風一行到中國邯郫進行考察,在參展時發現,在日本茶道文化中有一只標志性的古碗與磁州窯的產品相仿,而這只瓷碗一直被認為是高麗王朝在江戶時代傳入日本的。浙江余杭縣徑山群峰疊翠,林木幽深,山中所產之茶,形好、湯綠、香高,曾為朝廷貢品。徑山上的徑山寺得地利之便,茶事活動十分豐富,常舉辦茶會,四方僧侶,以及施主香客,接踵而至,久而久之,品茶成習。南宋時曾有日本高僧榮西禪師到中國學佛,被宮廷召至京師臨安,作“除災和求雨的祈驗”,并于徑山寺舉行盛大茶禮,以示嘉獎。從此,徑山寺飲茶之風甚盛,每至春季都舉行茶宴,座談佛經,而且形成了一套由“調茶,捧茶,獻茶”組成的儀規。茶宴進行時,僧客接茶后,先啟蓋聞香,再捧碗觀色,最后啟口嘗味。一旦茶過三巡,又開始評論茶品,說一些贊許主人品行,以及評價茶葉的話語,隨后便是誦經念佛,談事敘誼。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徑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學成歸國時,將徑山的茶具和“茶宴”禮儀傳到日本,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和發展了以茶論道的日本“茶道”。據日本《類聚名物考》所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時過千年,說起日本茶道,日本人常追溯徑山的茶宴,不時來徑山探訪古老的中國茶禮。而日本茶道中十分崇尚的茶具非常古樸、典雅,如黑釉茶碗等,無不打下了磁州窯的印記。

四、結語

三道崗沉船遺址證實了環渤海灣源遠流長的古代海洋文化體系,證實了綏中海域就是環渤海航線的重要環節,是“東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航線。“東海上絲綢之路”的價值,也正如陳炎所言:“這條航路已經不只是傳播桑布、繅絲等生產技術的‘絲綢之路’,而已經發展成為傳布友誼和傳布政治思想、宗教學說、文化藝術……等交織在一起的‘文化交流之路’。”〔15〕陶瓷帶動了古代中國南北方的經濟貿易往來,對“東海上絲綢之路”的探索提供了歷史實據。此外,沉船遺址所出水的瓷器,也為磁州窯瓷器的研究提供了實物信息,更對元代磁州窯瓷器的藝術研究具有寶貴價值。這是一艘沒有到達目的地港的船只,起點的瓷器老板期盼這次有一個好的收成,終點的百姓盼望他們的生活用具早日到來,然而這艘船只永遠地沉沒在了三道崗之中,這些塵封已久的瓷器卻對后人具有寶貴的價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九九九精品视频| 99re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免费AV在线播放观看18禁强制|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91青青视频|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美女毛片在线|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亚洲香蕉在线|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站软件|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a|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蜜桃|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午夜a级毛片| 激情综合图区| 亚洲第七页| 国产不卡网| 亚洲欧美国产五月天综合|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福利在线一区| 青青草综合网|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中国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国产亚洲精品yxsp|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国产|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无码内射在线|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美女久久|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内毛片视频| 国产对白刺激真实精品91| 国产精品成|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高清无码一本到东京热|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69视频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88av在线看|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