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近幾年作為經濟發展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的蘇州也在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快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的各項政策,創造優良的政策氛圍,推動蘇州科技成果成功轉化。不過還是要看到,蘇州作為全國GDP排名第六的地級城市,經濟綜合能力雖然很強,但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無論數量和質量在全國均未進入前10名,同時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企業創新能力動力不足,科技轉換利益分配機制還不完善,技術市場還不健全,科技10條的體制改革相關國家政策還沒有在蘇州推行,產學研協作創新平臺還處于初創階段。
關于產學研協同研究,基本都是圍繞三重螺旋理論開展,三螺旋理論認為政府、高校與科研院所和企業通過科研成果轉換為媒介相互影響滲透的螺旋結構。其中政府不再處于過去產學研的邊緣地位,在產學研協作中擔當非常重要角色,三重螺旋理論強調要發揮政府在產學研協作中的作用,該理論強調要積極發揮政府作用,以政府為主體搭建產學研平臺,實現產學研主體信息資源共享,從而提升產學研科技成果轉化的效率。
產學研協同是由不同主體之間開展,由于主體包括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它們管理機制、組織結構和價值取向差距較大,如何對接不同主體,有效協調各方力量,做好利益分配,對政府的組織協調能力有較高要求。三重螺旋理論中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為科研部門主體,肩負了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任,需要對接企業的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接軌,進行新技術新經濟的研發。高校和科研院所除了正常的基礎教學和科研開發工作以外,還要積極參與到社會創新創業,產業成果轉化的過程中。企業作為另一重要主體,企業承擔了技術進步和成果轉化的工作。企業除了在日常生產和銷售市場推廣工作之外還要開展技術研發、技術創新工作。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對市場需求具有較高敏感性,可以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研發的主要方向,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有針對性建議。政府作為三重螺旋理論重要主體,是政策制定者,通過制定政策法規來引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同時可以營造出政策、法律和投融資的社會環境,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良性合作發展。高校與科研機構也有機會被政府引導到社會治理管理中,作為智庫為政府出謀劃策。政府、企業和高校科研院在產學研協作互動模式下,既有融合交互的職能交叉,同時又保持各自目標和獨立身份。
蘇州市科研整體水平不高,科研經費投入,高校整體科研經費水平和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和據排名前列的城市還有一定差距。高校科研經費水平低是和蘇州高校資源較少有關,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不高和蘇州產業基礎有關,目前蘇州企業很多僅僅是生產基地,研發部門不設在蘇州,造成企業研發費用較低。同時蘇州科研機構整體能力一般,雖然近幾年大力引進外地科研機構,但是要實現成熟穩定發展,還有待時日。
科研技術轉化情況不理想,產學研協同績效水平高低是通過科研成果轉化來體現,科研成果轉換是通過專利技術轉讓來實現,轉讓的數量、金額都會影響產學研協同績效結果。通過對蘇州產學研協同績效分析可以看出蘇州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成交金額不高,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差距較大。蘇州新技術和新產品市場化不足,高科技產品銷售金額占比較低,蘇州高校和科研機構科研成果轉化比例尚未超過50%,體現出蘇州高科技技術市場自我吸納水平不高,產業消化吸收能力不強,需要對外進行技術輸出,無法實現就地轉化吸收。
蘇州高校和科研機構長期運作形成了重理論輕運用,造成了科研管理體制偏理論少運用,無法應對市場需求,這也就是蘇州科研成果產出不高,轉化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企業作為產學研協同主體,如果面對理論性較強實用性較低的科研成果,技術轉化動力不足,科研成果無法落地,實現產業化。另一方面,蘇州高校和科研院所基本采取行政化管理,科研工作導向是以學術研究為主,重理論輕應用的氛圍很難短時間改變。蘇州高校與科研機構科技重理論輕實踐造成了蘇州科技轉化率低,科技創新無法落地,同時由于自身側重理論研究,接觸市場機會不多,無法做到和企業需求實施對接,自然也就無法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市場多變也會對科研市場轉換帶來影響,造成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滯后市場需求,降低了科研成果轉化率。
目前蘇州高校和科研機構與企業和市場對接率較低,科研成果與企業需求差距較大,在蘇髙校和科研機構科技成果轉化率不足三層,僅為國內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一半。產學研技術轉換整體意識不強,市場競爭理念薄弱,政府需要積極進行政策引導,改善現行的技術轉化評估體系,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1)需要建立系統的技術服務信息資源系統,健全信息溝通機制,建設科研成果供需公共服務平臺。目前蘇州技術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共享資源少,信息傳遞更新慢,需要打通各項專業平臺,整合各項資源,依靠產學研各項主體,實現技術服務資源信息系統全覆蓋。
2)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需要積極開展線下技術服務。政府的科技管理部門需要積極開展各項活動,包括科技成果推廣介紹和科技服務等活動,為科研院所和企業搭建科研合作平臺,營造良好的產學研創新氛圍。積極開展企業實地調研,了解企業科研需求,對相關要求給與及時解決。開展技術創新政策培訓工作,為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相關政策咨詢和政策培訓服務。
3)政府需要制定政策鼓勵企業和高校與科研院所進行創新人才對接,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通過制定政策,完善產學研協作創新主體引進人才的條件,鼓勵高校與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合作,推動在合作中共同發展。制定政策鼓勵高校與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到企業兼職,開展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項目。支持高校與科研院所人員去企業擔任技術顧問,承擔科技咨詢、授課培訓等工作。通過創造高校與科研院所和企業更多合作實踐機會,加深對企業實際需求了解,確保產學研協作創新開展順利。
針對產學研協同績效評價的結果,總結出蘇州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涉及科研總體經費水平尚嫌不足,科研成果市場轉化率不高,科研技術中介服務市場整體水平較低。通過對蘇州產學研協同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尋找產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蘇州整體投資融資體系還不健全,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還是重理論研究,對實踐轉化重視不足,企業整體創新能力不強,同時科技中介服務機構能力有限。根據產學研協同創新績效評價結果、存在的問題及可能的原因分析,從而提出建設有針對性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政策體系,提高蘇州產學研協同創新績效管理水平。蘇州構建政策體系主要涉及到四個方面,營造有利于產學研協同創新的良好政策氛圍,完善科技中介技術服務體系,培養產學研體系創新人才和改革體系中投融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