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學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目前,我國全民健身將長期持續地實施下去,是一個系統化的利民工程,需廣泛調動社會力量予以支持以及動員全民更為積極地參與。換個角度來看,全民健身計劃的全面實施,不僅是社會各界對體育事業重視的直接表現,還是體育在國民素質提高中積極作用的真實表現。因此,大學校園全民健身需得到足夠的重視,這是全民健身得以有效實施的基礎和關鍵,同時也是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養成和良好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基礎和關鍵。
大學校園全民健身的實現,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和發展起到了足夠積極的促進作用,讓大學生接受到了更為廣義體育教育,不僅是在校期間能夠更為積極地參與各項體育運動,還能得以不斷形成“終身體育”意識促使體育教育開始向校外延伸,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將會成為全民健身計劃推廣的有生力量。
我們不妨回過頭來,對傳統大學校園體育教學的模式進行深入,此時的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競技體育運動項目”來進行展開,所實施的體育教學基本就是中小學內容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學生花費大量精力學習到的是無法實現“終身體育”的內容,等到步入社會就會發現體育活動的開展會受外部環境的制約,或是因場地原因無法開展體育活動,或是因器材原因無法開展體育活動,等等。隨著全民健身的不斷實施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積極推進,大學校園全民健身儼然已是一種新的潮流,使得體育教學的內容開始得以變得更為豐富、具體、細化,學生所學習到的體育也不再是中小學體育的簡單拓展,健美操、太極拳、武術、田徑運動、球類運動等都被納入到了教學體系當中,既有激烈對抗的競技運動,也有適合平時環境進行的健身運動,使得學生得以更為順利地實現“終身體育”,這既是大學體育教育發展契合時代發展的新趨勢,也是全面健身得以更好推動和發展的關鍵重點。
“經費”是大學校園建設的關鍵,也是大學校園全民健身得以順利實現的保障。近年來,我國投入到大學校園的教育經費呈持續增長態勢,體育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年年增長,但還是無法滿足實際經費需求。有相關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大學體育經費投入占教育總經費的比例平均還不足1%,幾乎所有的大學都面臨體育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
受大學體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影響,大學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基礎設施落后現象,根本無法支撐大學校園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和推進。我們若對其中的原因稍作深究,便會發現這主要是不少大學對全民健身的認識不夠全面、不夠深入導致的,在校的大學生和體育教師都沒有形成足夠強烈的健身意識,再加上經費投入不足、學生空余時間不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大學校園全民健身并未得以有效貫徹和執行。
大學校園全民健身的實際情況和理想狀態是存在差距的,我們有必要對大學校園全民健身的對策進行研究,以便能夠讓全民健身更好地實現,令全民健身成為推動大學生發展的強大力量,并讓大學生在走出校園后反過來推動全民健身的落實和發展。
3.1 積極轉變教育觀念。隨著大學校園全民健身的持續推進,大學的領導層要將觀念予以轉變,對體育經費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更為清楚的認識,針對體育經費投入不足的問題進行重點深入,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地去下大力氣實現實質性的突破,將體育經費投入作為針對大學領導層的工作績效評價指標,讓大學領導層能夠更為積極地去考慮加大體育經費投入,確保大學體育建設得以更好地進行,為大學校園全民健身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持。同時,大學校園全民健身的推進還應抓好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有針對性的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來向大學生宣傳全民健身,讓學生能夠從根本上弄清全民健身實施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在大學校園內營造起一個有利于學生參與各種體育運動的氛圍,自輿論著手來將大學生更好地引向全民健身,令學生能夠更為自然地去了解全民健身所具有的價值,為大學校園全民健身的實現打牢基礎。
3.2 著手加大經費投入。大學校園全民健身最為直接的對策就是抓好體育建設,而體育建設的關鍵在于經費。大學在體育建設除了要抓好投入經費的科學預算與合理分配,以便成功解決資金利用率低、重復建設、未抓住建設重點等一系列問題,還要進一步考慮拓展經費來源渠道,以便能夠更好地保證經費來源的穩定與多樣。這樣,大學校園全民健身才能得以更好地實施。
3.3 加快體育教育改革。大學校園全民健身的實現,除要積極改變關聯,加大經費投入,還需要進一步加快體育教育改革進程,確保全民健身得以在大學校園中獲得切實有效的貫徹及實施。一方面,大學的體育理論教學應得以有效加強,教師要有意識地去對教學進行深入,盡可能好地帶給學生更具廣度的體育理論知識,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健身意識進行培養,并逐漸拓展至終身體育意識的建設,確保學生從“心理”、“生理”、“知識”這三個層面獲得提高,由體育對身體發育產生的積極促進作用來形成對體育的進一步了解,用體育技能的持續發展來對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分配形成更好的指導。另一方面,大學的各項課外體育活動教學應得以不斷調整,盡可能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賦予體育課程更強的趣味性和針對性,并重點對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進行激發,讓學生能夠更為順利地形成良好的健身觀和終身體育意識,令大學體育教學的競技性得以逐漸削弱,轉而向更具社會適應性的建設娛樂體育發展,為學生帶來能夠適用于社會生活的體育運動指導。
總而言之,大學校園全民健身的實現所需要考慮的問題較為復雜,除基于大學校園本身來進行考慮之外,還需將視角延伸到社會生活之中去進行思考,盡可能做到讓學生得以形成較為成熟的健身意識和終身體育意識,確保學生在離開校園踏入社會后也能參與全民健身并形成推動。為此,務必要重點針對大學體育教育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去對教學進行深入,通過觀念的積極轉變、經費投入加大、體育教育改革加快等手段的采用,我國全民健身得以發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