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學生)旅游管理學院 云南 麗江 674100)
目前互聯網技術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15年國家吹響“互聯網+”的號角后。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所以互聯網+農業發展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的一條嶄新的道路,互聯網農業可以促進農業的專業化分工,提高了農業化的組織化程度,降低了農業生產的交易成本,優化農業產業的資源配置,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改善農業從業者的物質生活,但是因互聯網農業是一種新事物,從而有著許多的機遇和挑戰,在互聯網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它展現出了很多問題。
互聯網農業是互聯網與農業相結合所在現代農業領域發展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他主要是互聯網同農業產業信息資源以及農業科技整合在一起,不斷改進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和銷售模式促進互聯網農業發展。所以互聯網農業的發展不僅是改善了農業生產方式、改變了農產品的銷售模式、促進了農業生態旅游的發展。發展互聯網農業對于我國農業發展生態鏈的產業化的提升和優化。
2.1 生產模式。在我國農村由于地理位置、經濟、交通、資金等問題的差異,導致我國農業發展相對于落后,互聯網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我國農業發展的進程,互聯網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利用技術對農業生產的產品的需求溫度、土壤濕度、降水量等信息進行全程的監控,農產品生長過程中遇到各種問題監控就會實時報告,管理者就會根據情況實時處理問題。同時農作物生長形成記錄對于后續農產品的生長提供數據支持。同時在生產過程在還要同物聯網相結合,讓農產品在地頭間就具有品牌性。還要給予農作物一個好的生產環境,就要實現農業的精確施肥,目前在我國一些農業產區在進行精確定量施肥,這樣做的好處不僅節約人力、資源,還能達到均勻施肥的目的。采取互聯網農業生產模式,對農業生產進行大數據監測,從而實現精確管理。
2.2 銷售模式?;ヂ摼W農業的發展,在農產品及農資產品的采購、銷售結算環節已經成為重要的一個環節。互聯網農業在銷售過程中避免了諸多的中間環節,在農產品的銷售過程大大降低了農產品的銷售成本,促進了傳統農產品要在市場輾轉環節的減少從而讓農產品銷售模式的升級。在宣傳方面互聯網技術可以建設專門的農產品銷售網站,還可以建立農產品體驗店。通過抖音快手等各種渠道宣傳自己的農產品。目前在我國農村建立了許電子商務服務站,農村電子商務為農產品的銷售解決了絕大多數問題。給予我國農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改變我國傳統農業的銷售渠道。借助快遞直接形成產地到家的市場渠道。同時建立完整的農產品銷售標準化,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產業鏈。還要架設推廣品臺,把農產品的信息進行收集整合進行宣傳推廣。
2.3 創意觀光模式?;ヂ摼W農業在發展過程中有著許多改變,他對農產品、產業地進行創意改造包裝,最終形成了傳統農業與互聯網農業的一體化。當今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在不斷升高,越來越喜歡綠色健康生活,互聯網農業的觀光體驗使得辛苦一周的人們遠離城市的喧囂回歸大自然的環抱,從而達到綠色健康的生活目的?,F如今許多城市小孩在課本里的學習卻在生活中不認識許多農作物??梢园艳r業生產基地進行改造,變成人們的休閑學習場所,將農業產業做成農業互聯網教育養生產業,通過互聯網技術作用,供人們進行休閑采摘,豐富人們的休閑娛樂時間。
3.1 “人”問題。在我國從事農業的工作者都是一些低學歷的工作者,他們都是在多年勞動的過程中或者是祖輩相傳而成才的,大多數農業從業者僅僅只會使用手機或者簡單的操作電腦,甚至還有一部分人不會使用手機電腦。同時許多從業者不懂的如何去營銷、包裝、定價等問題,沒有經過培訓。還有一些機械化的操作設備,許多人不懂得如何操作往往導致許多有設備無人才的問題。而且在目前整個社會是很多勞動者不愿意從事與農業方面相關的工作,而且各種農業科技型人才更加缺乏,所以在整個農業市場里缺乏各種人才。
3.2 品牌問題。品牌是一個產品的品質,代表了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信賴、安全性和高品質的質量。但是目前農業產業的生產者、銷售者、經營者的意識里都沒有品牌這個意識,而且消費者大多數也沒有品牌意識只會看食品的安全和保質期,經營者也對于品牌也沒有把某個品牌作為自己長遠的目標。目前我國農產品品牌只是帶有區域性的品牌屬性,沒有較大品牌,只有本地人對本地人所已有農產品的品牌一種認識。同時還有一些僅僅只是注冊個商標,沒有更多檢測手續等,這就造成了許多商標濫用從而導致消費者對品牌失去粘性,同時也有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把原有品牌的信任度降低。
3.3 缺乏領頭羊。互聯網是一種新型的產業,它的發展可以促進農業傳統技術進行升級改造,它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但是缺乏領頭羊的情況下,大家盲目的進入互聯網農業市場,導致互聯網農業市場片面性、粗放型的發展形勢從而不利于整個互聯網農業市場的發展。在一定的情況下也會導致互聯網農業市場發展遭受到限制。
3.4 互聯網農業信息不平等。我國農業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但是農業從業者還沒有擺脫靠天吃飯這個局面,往往會因為干旱缺水,人工影響天氣力量薄弱,霜凍、冰雹、大風等等都是影響農業生產,以我國目前狀況來講,我國農業信息交流平臺的建設并不完善,網絡上農業信息不全面,并不能滿足農業從業人員的信息需求。因此,部分農業從業人員的難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阻礙了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
4.1 國家要鼓勵大學開設互聯網農業相關專業,倡導學生學習農業發展發展基礎知識、農業發展最新成果,互聯網農業技術,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模式,從而培養更多互聯網農業技術性人才。政府部門應對原有農業從業者的教育培訓,傳達最新互聯網農業的發展模式,提倡向其他發展先進的農業地區學習,政府建立培訓班應該不能只僅僅教會生產者如何生產,要將產品的營銷、包裝、定價等體系教會給生產者。要讓農業從業者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4.2 品牌是互聯網農業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在品牌建設、品牌管理都需要認真對待。所以政府就需要從嚴的把控好農產品的生產質量標準和生產質量評析的認真體系。對已有的優秀農產品品牌大力支持,對盜用品牌的假冒偽劣產品嚴重處罰。同時培養農業從業者品牌意識,鼓勵農產品注冊品牌,保護好產品品牌文化。
4.3 制定適宜我國互聯網農業發展的方案,形成統一謀劃、穩步實施的推進格局,扶持當地龍頭企業,促進小微企業合作從而讓大企業帶動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以便形成一個持續高速發展的穩定狀態。
4.4 互聯網農業的發展需要大數據的幫助,需要各類信息的不斷完善才能有效的讓互聯網農業快速發展,所以搭建互聯網農業信息平臺是一種必然的措施,政府部門必須加大資金的投入,完善互聯網農業平臺的信息渠道的準確性、真實性、權威性。同時也要緩建網絡使用的環境,讓更多的農業從業者參與到農業信息平臺的建設過程中來;要加強農業網絡體系建設的宣傳力度,提高網絡信息的安全性,使各個農業從業者能夠主動參與平臺建設,積極發布農業發展相關信息。
在我國由于地理位置,基礎設施等主客觀因素的限制,我國互聯網農業發展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國農業現代化水平還是有待提高。因此,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國家農業部門、各地區農業發展部門、農業從業人員都必須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擔負起發展責任,采取各種積極的發展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須知互聯網農業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提高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水平,還對于加快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