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技工學校 浙江 余姚 315400)
學生在高中時期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還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科技創新活動,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多數高中生在高中時期會遇到各種道德問題、法治問題、情感問題,如果教師不能引導學生合理地處理和面對這些問題,學生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思想素質不過硬。高中教師不僅要傳授教材和教材之外的知識,還應該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創新實踐能力。素質教育要求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而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可以讓學生了解道德知識,并能夠具備較好的道德品質。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德育教育工作,注重提高高中生的道德品質。
現有的老師沒有定期與學生、學生家人進行思想、生活溝通,特別是就學生目前遇到的生活、情感、學習問題進行分析,進而不能及時把握學生的成長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部分學生普遍參與班級、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不強,集體榮譽感低。而且部分學生的消費心理不健康,無法正確面對物質利益的誘惑,防騙意識低。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老師應該有耐心,要讓學生參與班級建設中來。教師應該與學生加強溝通,并不斷地調整德育教育培養計劃,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生活。教師應該結合現有的素質教育情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并積極面對生活。學生在與家長、教師溝通的過程中,可以更深入地學習知識、規律,并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教師應該積極尋求更多有實際意義的德育教育教案,讓學生在受教育過程中有所收獲,進而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
教師應該注重高中素質教育工作,豐富德育教育活動內容,特別是要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重視德育教育活動,并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3.1 樹立健康的德育教育目標,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應該將德育教育工作帶進學生日常生活,幫助學生理性的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并在認識和體驗生活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同時,德育教育工作考核與監督機制也有待完善,德育教育制度有待創新,特別是實現靈活性管理,讓學生自由選擇德育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活動參與度。老師應該探索出學生干部如何在學習、班級活動中繼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方法,著力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實踐能力,督促全體學生腳踏實地,提高自身能力。良好的德育教育目標往往可以激發學生的潛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參與班級生活。樹立明確的班級目標是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關鍵一步,但現有的班級目標實施效果不佳。學生只有學會做人,才能夠共同保持班級的學風,遵守班級積累,為促成一個團結進取的班集體而努力。高中生的生活、學習環境不同,他們面對德育教育工作的態度也會有所不同。比如部分學生內向,在遭遇學習問題時心理承受能力差,進而導致學生不能夠全身心的參與到德育教育活動中。而部分學生心理素質和集體榮譽感強,善于表達,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師應該積極思考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結合的意義,并幫助學生積極分析自己遇到的自我管理問題,使得學生盡快融入到班集體中去。教師應該仔細思考班級風氣的樹立措施,并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來影響班級成員的學習態度。同時,教師還應該積極思考現有的班級幫扶方案,讓學生感受到班級團結友愛的學習氛圍,從而更好地投入到班級德育活動中。
3.2 調整德育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教師應該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特別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而德育工作創新的前提就是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方法。教師應該積極調整現有的工作方式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具吸引力和指導意義的德育教育活動方案。高中生的擔當是十分明顯的,他們的求知欲較強,樂于嘗試,更有自信心做好本職學生工作,他們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高中生思想較為活躍,注重主觀的感受,對生活質量有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高中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差,抗壓能力差,在遇到大的挫折時,不能及時向周圍的人求助。可見,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任重道遠,應該幫助學生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并認清現實中的誘惑,合理的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活。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時,應該為學生提高學習、思想、情感、就業等多方面的幫助,而不是一味地宣傳各種主題的教育活動。目前,多數學生存在自我認識、定位不足的問題,沒有明確的學習規劃,學習壓力大。高中生在面對誘惑、陷阱時,沒有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建立一對多、一對一的思想交流制度,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并規劃學習生活,維護班集體榮譽。教師應該積極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展示平臺,讓學生干部發揮先鋒作用,提高自身的閱歷,開闊視野。
高中老師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現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生活過程中體會到生活、學習的意義。同時,教師還應該優化現有的班級干部隊伍,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的班級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