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修水縣全豐鎮(zhèn)中心小學 江西 修水 332400)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想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對文章進行思考、理解、分析、概括、評價、探究的一種能力。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閱讀素材,提高遣詞造句水平和寫作能力;可以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敏感度和認知度,為今后閱讀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隨著課程改革的要求,要求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通過進行課堂活動不斷提升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小老師”制度就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來的一種能夠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構建一個活潑生動的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方式。
老師一般是指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一種社會性角色,同時又是這種角色的承擔者。“小老師”這一說法擁有很長的歷史,在“貝爾——蘭卡斯特制”的這種“導生制”中,貝爾選擇學校里綜合素質和能力最強的學生把自己剛剛學習的內容傳授給其他學生,也作為教師的助手輔助日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而蘭卡斯特則選擇一些最難管理的學生,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質分配給他們不同的工作。在我國民國時期出現(xiàn)過“小先生制”,這是我國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為了實現(xiàn)掃除文盲普及教育而推廣且普及實施的一種教育制度。這里的“小先生”指的是小孩子里最好,最進步的孩子,這個選擇標準是以知識和能力的掌握程度為標準的。而在本文中的“小老師”,則指的是以班內的學生為主體,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擔任教師的角色,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和講解的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小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通過讓學生自己講的形式,把學生帶入課堂的學習之中,豐富教學課堂,努力營造一個積極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自覺地提升對自身在課堂中主體地位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教學內容,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鍛煉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和學習態(tài)度的轉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4.1 做好充分的準備。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如果“大先生”沒有對“小先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小先生制”就不能長久的發(fā)展,也無法產(chǎn)生應該有的學習效果。同樣,在“小老師”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對小老師進行積極的培養(yǎng),讓學生了解小老師的內涵,介紹小老師在課堂上的任務和責任,以及小老師在閱讀教學時的教學流程等,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時如何解決,提前讓小老師做好充足的準備。對這些問題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教授學生如何在課堂上做一名老師,幫助學生提前設計教案,計劃教學過程和思路,安排一些難度適宜的閱讀課程,讓學生提前做好教學內容的準備工作,在上課之前就教學內容中的一些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等進行培養(yǎng)。例如教師可以提前幫助學生理清教學內容的思路,以及從哪些方面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強調哪些,等等,為小老師閱讀課堂做好充分的準備。
4.2 為學生做有效的示范。除了對小老師進行培養(yǎng)和訓練,讓其在課前對內容進行充分的準備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自己講課為小老師做有效的示范,讓小老師在聽課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教師教學過程的技巧和方法。另外在教師做有效的示范的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知識認識水平的差距,盡量選擇簡單的課文,采用小老師也可以掌握的教學方法和技巧,通過簡單的操作去完成教學,便于小老師的掌握和記憶,也能讓小老師在課堂上精彩的演繹。
4.3 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在小老師上課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其中,認真聽他們如何講課,聽其他學生如何回答,在小老師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講解時,及時給他們施以援手,在遇到重要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幫助小老師強調并且總結,在遇到可以擴展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及時進行補充說明。教師要及時和小老師進行眼神上的交流,給予小老師及時的鼓勵和肯定,提高小老師課堂教學的信心,保證課堂的充實有效。
4.4 營造積極的外部環(huán)境。在小老師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小老師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前培養(yǎng)學生仔細傾聽小老師講課的素養(yǎng),引導其他學生在小老師進行講課時要尊重他們,認真聽講,不能在下面做一些小動作,當小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不要嘲笑譏諷,在小老師講課過程中,問到什么問題,要積極的回答,踴躍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提前對學生進行“小老師”閱讀課堂的培訓,為課堂教學的開展營造積極的外部環(huán)境,讓學生積極和“小老師”進行配合,打造一個活潑有序的課堂。
“小老師”教學應用于課堂之中,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之中占據(jù)主導地位,改變以前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為主體,滿堂灌輸?shù)慕虒W方式,將學習的主導權完全的交到學生手里,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和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不參與課堂教學,教師要充當“小老師”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面對小老師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糾正,并給于學生積極的鼓勵和鼓舞,充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發(fā)揮學生的內在潛能,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