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百里杜鵑管理區第二中學 貴州 大方 551614)
新課改的推行對農村初中語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新課改促進初中語文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的轉變,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能適應新課改要求,轉變教育認識,使自己的教育實踐活動能夠順應課改需要,如果做不到這一點,農村初中語文教育質量提升將很難實現。
雖然新課程已經實施了將近20年,但在農村初中中,依然沒有看到明顯的改變,特別是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進行閱讀教學的研究,對于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具有積極意義。首先是可以改善教學現狀,提高教學質量,進行教學研究,探討教學存在的問題,思考導致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然后進行優化和改善,創新教學模式,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其次是有助于幫助學生學好其他課程,閱讀教學不僅對語文知識學習十分重要,對其他科目學習也很關鍵,因為可以鍛煉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能力,而這又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因此要進行閱讀教學研究。
2.1 部分教師綜合水平較低。長期以來,一些農村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都是照本宣科,只局限于教材內容,將應試教育的考試知識點作為自身的教學重點,不進行教學拓展,更不進行教學創新以及教學探索。同時,農村學校對于教師的要求相對較低,這就導致部分教師學歷相對較低,沒有經過長時間規范的教學培訓,教學的實踐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相對較弱。農村教師隊伍出現一種尷尬的狀況:年輕教師學歷相對較高,但是缺乏教學經驗,教學的實質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教師上課缺乏激情和教學技巧,教學內容生硬,學生無法提起學習興趣。
2.2 寫作內容空洞,沒新意。寫作是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和想法的途徑,這些觀點和想法源于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個人閱歷,在一定程度上考驗了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農村初中生的生活單調,接觸的人和事有限,部分寄宿學生的生活圈子更加狹小,主要生活在學校,平時的經歷都是平凡的,要寫出有新意的作文很困難。受生活閱歷、知識積累的影響,再加上學生缺乏觀察力,導致他們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內容空洞,沒有新意。
3.1 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初中的語文教學實踐當中,廣大語文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學科基礎,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學習經歷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教學規劃,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創新初中語文的教學形式,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廣大語文教師應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知識和多媒體教學技術,緊跟時代腳步,與時俱進,重視發揮現代教學的特色,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互聯網教學等多種教學設備,充分發揮信息開放性的教學優勢,不斷開拓學生的眼界,使學生見識到大千世界中語文的魅力。廣大教師應積極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來創新教學形式,不斷拓展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綜合質量。語文知識的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先從實際出發,重視學生的基礎,充分了解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狀況以及知識儲備情況,依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儲備狀況來進行合理的教學調整,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通過針對式教學,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逐步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使學生逐漸喜愛上語文知識的學習。
3.2 激發寫作興趣,重塑自信。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想提高農村初中生的寫作能力,關鍵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寫好作文的根本動力,能把學生“要我寫”的被動意識變為“我想寫”的自主行為。長期以來,農村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基本上以教師講為主,作文課的教學步驟為“講解—寫作—批改”。長期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越寫越沒有興趣,越寫越害怕寫作。針對農村初中生怕寫作文、不會寫作文的情況,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寫作的畏難心理。,教師不要固定作文題目,可以讓學生圍繞周圍的生活場景來寫,如身邊的同學、地里的莊稼,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小細節等,都可以寫到作文里。讓學生從身邊熟悉的事開始寫,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學生養成用文字表達的習慣,漸漸地,他們就不再害怕寫作。
3.3 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對于學生來講,良好的氛圍可以帶動他們進入閱讀狀態,集中精力閱讀。所以教師要注意創造積極地閱讀氛圍,使他們快速進行狀態,從而可以將集中精力閱讀素材,深入的進行閱讀,這樣可以提高閱讀效果。因為閱讀問題的解決主要是在課堂上,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創設和諧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快速進入個性化閱讀模式,做到心無旁騖,從而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閱讀內容的含義,得出自己的個性化結論。教師要注意進行有效的引導,借助問題導入、情境設置等方法,吸引學生興趣和關注。另外,教師要注意豐富閱讀素材,增加學生的閱讀面,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收集世界范圍內的素材,與閱讀內容相關的文章、新聞熱點等,讓學生自主思考,說出自己的見解。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要落實素質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和個人道德品質。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育觀念,把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把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