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縣第一中學 安徽 金寨 237300)
在高中數學教學之中,學生素質的培養已經成為數學教學之中的重要部分,其教學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來說有著很大的幫助作用。通過高中數學教學之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來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得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提高和發展,這樣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顯得很有幫助。同時,通過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對數學內容進行主動地探索和學習,這樣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很有幫助,能夠讓學生去理解和認識相關數學問題的深刻含義,為之后的數學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對于數學素質的概念來說,有著不同版本的定義,但是較為準確的定義是說,在人的先天因素的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后天的培養和教育,使之具有解決數學問題和思考數學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對于數學內容認識的綜合,是一種相對比較穩定的心理狀態。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行,對于學生的教學已經不單單是要讓教師幫助學生獲得一個優異的卷面成績,把成績作為培養學生成長發展的首要目標,而是通過高中的學習培養學生綜合的素質能力以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在日常教學之中,老師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使之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讓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有足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從數學知識之中能夠總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時候,自身的能力才能夠得到加強和提高,之后再開展數學知識學習的時候,才能變得更加順利。
2.1 提高教師的思維能力。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好壞。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斷的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教學方式不斷的進行創新和完善。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聽多思考,對自己遇到的問題要進行深入的探索,解決問題后及時的進行反思,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進行彌補[2]。教師只有這樣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才能在教學中更好的設計教學計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2 豐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張載曾說過:“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自主的進行學習和探索,深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加強對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習成績。在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中,枯燥、乏味的“填鴨式”教學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限制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積極的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從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例如:在教學《等差數列》時,教師可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高二、二班同學為參加全校廣播體操比賽設計的比賽隊形,從前到后每行的人數分別為1,2,3,……,10.問全班共有共有多少位同學?若假設有100行,共有多少人呢?學生通過公式的推導和公式的運用,了解高斯算法,體會從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的思維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水平,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通過生動具體的現實問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欲望,樹立學生求真的勇氣和自信心,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熱愛數學的情感。
2.3 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將會影響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如今的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強,自制力不足,尤其對于數學這樣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來說,基本只能在教師的強制要求下被動地學習。教師必須將眼光放在學生的未來發展上,通過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學生終身學習[4]。在教學“函數的奇偶性”一課時,我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并提出率先完成任務的學生可以提前休息。學生在這一“誘惑”下學習積極性極高,學生通過觀察、計算例題,畫出了函數圖象,找到了函數圖象的特點,最后還提出了“函數具有奇偶性的性質必須是其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這一概念。可見,教師只要采取適當手段,就能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2.4 加強學生的歸納總結,突出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師教育學生學好數學,掌握數學思想,提升數學核心素養,就必須要加強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遇到各種類似的東西,這些類似的知識,如果集中在一起學習,就會簡單而且容易記憶。學生如果在課后能夠歸納總結,通過自己找到這些知識之后,就更能加深他們的印象了。而且,通過這些歸納而得來的知識總結,能夠讓學生在看到這些內容之后,就能瞬間聯想到相關題目,在遇到類似的題目的時候,就可以應用這些知識。這就是數學思想的產生,能夠從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就是掌握了這種數學思想。所以,教師一定要教育學生歸納總結,將每次考試的錯題總結,將每次考試題目中自己沒有想到的思考方向總結,在進行一段時間之后,進行歸納,獲得的知識就會有相關聯系,學生在這些相關聯系之中找到共性,就能熟練地解決數學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完《正弦定理》后,教師可先由學生回顧本節課正弦定理的證明方法、正弦定理可以解決的兩類問題及解三角形需要注意的問題,特別是兩解的情況應怎樣理解。以“直角三角形”作問題情境,由此展開問題的全面探究,正弦定理的證明方法很多,如平面幾何法、向量法、三角形面積法等。讓學生課后進一步探究這些證明方法,領悟這些方法的思想內涵。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教學的效果應是多樣化的,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應是多方面的。教師應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獲得能力、素質、習慣、情感以及價值觀的發展,深化數學教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