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第二幼兒園 新疆 克拉瑪依 833600)
幼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幼兒對美術活動格外青睞。一方面幼兒對周遭世界認識不足,想象力非常豐富;另一方面,美術活動是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形式展開。教師在開展美術活動的過程中,幼兒能夠不受到教師的約束,不受緊張的教學氛圍影響,能夠完全放開手,去做自己想做的內容。正是因為美術活動能夠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合作能力,越來越多的幼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美術活動的開展。
首先是以模仿教學為主。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模仿能力非常強,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庭環境中,幼兒都擅長模仿家長與教師的一言一行。根據幼兒模仿能力強的這一特點,幼師在美術活動中,通常更強調幼兒的模仿動手能力,忽略了對幼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能力的培養。比如在畫畫的過程中,教師通常會擺一張優秀的畫作,然后引導幼兒如何作畫,先畫什么后畫什么。這樣一來,幼兒的思維局限在了這張畫作上,創造能力得不到培養。
其次是教師的美術標準比較高。在學前教育階段,比起真正地教會學生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不少幼師經常用成人的眼光與標準要求幼兒,這極大地挫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一方面幼兒的生活經驗與審美能力都非常有限,很難達到成人的審美標準,另一方面幼師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負面的評價,往往會導致幼兒自尊心受挫,情緒低落,從此對美術活動失去信心。
突出強調畫畫的功能。在學前教育中,不少發達地區的幼兒園配置完善,美術活動的形式也非常多樣。比如幼師可以運用積木,鼓勵孩子用積木宣泄自己的內心世界;可以運用手工活動,激發孩子的想象力與創造能力;可以將美術活動與音樂相融合,培養幼兒對美的感知等等。但是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幼兒園在美術活動中,側重強調畫畫的功能,將培養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的范圍局限在畫畫上。
綜上所述,這些都是當前幼兒園美術活動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阻礙著幼兒學習能力的提升。
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師應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學前教育的教學大綱,積極為幼兒開展相應的美術活動,以便全方面地培養幼兒的能力,切實地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
3.1 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學生才是學習主體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對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來說也不例外。教師從原來的權威角色,逐漸向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過度,這是一種非常可喜的教學現象,這樣一來,教師既能夠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幼兒,讓幼兒能夠在美術活動中大顯身手,又能夠扮演好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能夠在幼兒有需要的時候,及時答疑解惑,排憂解難。通過這種方式,幼師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美術活動環境,在這種環境中幼兒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探索,去創造,既能夠極大地激發幼兒的想象能力,又能夠增強幼兒對環境的感知能力,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學前教育階段的孩子以具象思維為主,在美術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激發幼兒的空間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創造的能力。比如在自由作畫的過程中,幼師不能以具體的物體為主,讓幼兒依葫蘆畫瓢,而是應該利用多媒體為幼兒營造一個主題。比如春天,幼師可以為幼兒播放輕快的音樂,讓幼兒閉上眼睛去想象,春天是什么樣子的,春天最美的地方是哪里。鼓勵幼兒在主題下發散自己的思維,結合所見所聞,結合自己的想象,繪畫出幼兒心中的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幼兒需要得到教師的幫助,或者是幼兒有些內容完全不會畫,幼師可以對幼兒進行引導,示范。通過這種方式,幼師往往能夠更好地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
3.2 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同的幼兒在不同的美術活動中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而幼師不應該評價幼兒作品的好壞,挫傷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積極性,而是應該要聆聽幼兒的所思所想,幫助幼兒完成改造的大工程。
比如在美術作品的鑒賞中,幼師可以發現很多幼兒的作品都是很簡單,很枯燥,甚至有些不知所云的,這并非是因為幼兒不完成任務,而是因為幼兒想要表達內容與教師所看到的內容不一樣。這時候幼師要給予幼兒自我表達的機會,利用輕快的音樂,鼓勵每一個幼兒結合自己的美術作品,向教師和同學表達自己在畫作中描繪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什么,為什么自己喜歡這些內容。教師在聆聽幼兒的所思所想之后,可以對幼兒的作品進行改造,幫助幼兒用更好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這樣一方面幼師能夠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能夠有切實地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3.3 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幼兒園在美術活動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資金支持,學前教育階段的美術活動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幼師結合應該幼兒園的資源與不同的美術活動形式,能夠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不少幼兒園由于資金有限,無法更新自身的美術活動條件,在這種環境下,教師要借助互聯網,檢索相關的美術活動學習內容,將現有的資源,最大的利用。
剪紙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幼兒喜歡的手工活動之一。將剪紙與美術活動相結合,往往能夠煥發出剪紙的新生機。在手工剪紙的美術活動中,教師首先要結合手工和剪紙的相關內容,讓幼兒對手工剪紙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幼師通過對折,剪紙,向幼兒展現手工剪紙的藝術,引導幼兒思考手工剪紙為什么能夠花樣百出的奧秘。最后幼師鼓勵幼兒將生活中的事物融合到手工剪紙中去。這樣一方面,幼兒能夠在手工剪紙的過程中探索剪紙的奧秘,能夠隨心創造出更多自己喜歡的手工剪紙,又能夠學會用新的方式,表達對生活的熱愛。
3.4 培養幼兒團隊合作的意識。團隊合作不僅是增進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更是社會必備的能力,而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應該從娃娃抓起。幼師在美術活動中,可以加大小組團隊合作的力度,讓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能夠學會各司其職,能夠做好自己的相關內容。
比如在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主題下,教師鼓勵幼兒以四人為小組,分別展現出自己在環保上的創新與創意。這樣一來,幼兒在小組合作中往往會踴躍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幼兒進行積極地引導,幫助幼兒解決因為意見不統一而爭執哭鬧的現象,然后為幼兒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在不斷地磨合中,培養幼兒團隊合作的意識。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未來。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師應該更好地利用美術活動,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只有這樣,幼師才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幫助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