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媛丹
編者按: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2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本次發布會上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局長陳景元、綜合計劃局副局長趙海飛、運輸投送局副局長張天翔,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集中回應了中外媒體有關中國軍隊支援地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熱點話題。
中國軍方為何沒出現感染病例?
當天的發布會是疫情暴發以來,軍隊人員首次出席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與以往新聞發布會不同,此次出席發布會的人員罕見身著作訓服亮相,作訓服是戰備著裝,這表明解放軍正在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
到目前為止,解放軍共向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派出了哪些人員和裝備是外界廣泛關注的話題。多位軍方相關領域負責人在發布會上介紹,中國軍隊分批抽組了4000多名醫護力量執行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任務,駐鄂部隊抽組160多人130多臺車執行物資運輸保障任務。截至3月1日,火神山醫院累計收治新冠患者1597例,已治愈出院611例。截至3月1日,運力支援隊累計出動車輛2500多臺次,運輸群眾生活的必需品8500多噸,醫療防護物資近2.37萬件(套);出動直升機4架次,轉運醫療物資6.5噸。
軍委后勤保障部綜合計劃局副局長趙海飛在發布會上介紹,軍委專門成立了由軍委后勤保障部牽頭,軍委機關相關部門和大單位參加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統一組織協調軍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工作,積極參加國務院疫情防控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積極參加中央赴湖北的指導組,加強軍地協同。
針對路透社記者關于為什么在中國軍隊中沒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的問題,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局長陳景元回應稱,軍隊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堅持全國“一盤棋”。同時,加強對疫情防控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和統一行動,搞好統籌協調。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統一指揮、統一部署下,堅持按照國家統一防控要求,加強部隊自身防控。“我們也采取了加強軍隊人員防控知識培訓,控制人員外出和交流,減少集會聚集等來控制疫情。同時,我們又積極調整訓練工作安排,減少集體活動。通過我們有力有序有效的防控措施,使部隊能夠有非常良好的訓練和生活秩序,處于良好的戰備狀態。”▲
需要組建生物國防軍嗎
針對有專家建議組建生物國防軍來確保國家的生物安全,2日在國新辦的發布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對于專家學者的個人觀點,不作評論。此次疫情的發生,更加凸顯生物安全的重要性。
吳謙表示,加強國家生物安全是各國的普遍做法,國際上對生物安全問題向來十分重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21世紀議程》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專門提到生物技術
安全問題。我國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決定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這次疫情的發生,更加凸顯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中國將盡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一位匿名生化專家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國家已經把生物安全提升到國家安全層次。該專家表示,目前來看,軍隊只能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任務職責和編制體制范圍內適當調整,不可能大規模組建生物國防軍。
提出組建生物國防軍建議的軍事專家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吳謙大校的回答是嚴謹的。提出該建議是想希望公眾對生物國防的重視。要建立獨立軍種,一時條件還不成熟。▲
解放軍表現被點贊
有外國軍事專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對中國軍隊的備戰打仗能力造成負面影響。對此,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在回答《環球時報》提問時表示,軍隊一直以來就承擔著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等多樣化使命任務。積極投身支援地方抗擊疫情,當好疫情防控的先鋒隊、突擊隊,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不但能全面檢驗部隊的應急應戰能力,而且可以錘煉摔打部隊,對軍隊備戰打仗本身也是一次實踐鍛煉和實戰促進。
吳謙介紹,疫情防控期間,全軍部隊堅持抗疫不誤戰斗力,防控不松戰備弦,扎實抓好以備戰打仗為中心的各項工作落實,始終保持了正規訓練生活秩序和良好戰備狀態,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練兵備戰“兩手抓、兩不誤”。
一位要求匿名的觀察人士2日對《環球時報》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傳播,盡管各國都會根據本國情況特點、能力優勢組織疫情防控,但在極短時間內火速馳援,整建制接管醫院,與地方醫務工作者密切配合,并且在搶救更多危重病人的同時,確保自身零感染,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恐怕只有中國軍隊。中國軍人體現出的聽從指揮、熱愛人民、作風過硬、能打勝仗的精神品質和能力素養是其他任何國家軍人都無法比擬的。
作為全軍的代言人,吳謙在發布會結尾時說,“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這表達了全軍將士的共同心聲。每逢急難險重時,無論是17年前的非典,還是今天的新冠肺炎,軍隊都用實際行動做出最好的詮釋。▲
環球時報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