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李佳寅

繼拜仁極端球迷拉橫幅辱罵霍芬海姆老板霍普后,德甲柏林聯合主場對陣沃爾夫斯堡的看臺上,再次出現針對霍普及德國足協的侮辱性標語。球迷的連番鬧場彰顯出與“金元足球”的不共戴天。
德甲在“50+1”政策下(無論球隊老板擁有多少股份,他最高只有49%決策權)很難出現大手筆引援,長期以來都是靠青訓和引進東歐以及荷蘭聯賽的優秀苗子來補充陣容。曾執教拜仁的德國名帥希斯菲爾德表示:“拜仁可以用豐富的運營經驗抗衡‘金元足球,盡管要想和歐洲的頂級球隊比拼并不容易,但是拜仁慕尼黑可以通過關系網和球探體系獲得球員。”
在“金元足球”大行其道的英超,曼城最近因為違反歐足聯財政公平法案而遭到重罰。據英國媒體“TheAthlet?ic”報道,部分英超俱樂部認為,曼城在引援市場上的作為很不規矩,他們提供給球員和教練的合同遠高于市場價,這讓其他俱樂部不得不陷入惡性“軍備競賽”。因此,“藍月亮”應當受到處罰。
外媒眼中“不差錢”的中超于2月28日關閉冬窗,16支球隊2800萬歐元的投入甚至還不如之前幾個賽季的零頭,就連廣州恒大都沒有了以往的“球迷大禮包”。沒有大牌外援前來,亦沒有超高身價內援更換門庭,2020賽季的中超在中國足協的改革下回歸冷靜。
美國《露天看臺體育》在“金錢是否會毀掉我們美麗的足球”一文中指出,豪門俱樂部可以很容易賺到很多鈔票,也能很輕松地為俱樂部運營投入大筆資金,這樣的運作方式可以讓球隊獲得勝利、讓運營獲得成功。但聯賽中的小俱樂部難以維持收支平衡,不得不出售自己最好的球員。網站“Sportsjoe”認為,資本進入足壇不是問題,但資本造成貧富差距就是問題。中小聯賽以及五大聯賽中的中小俱樂部自然不希望成為“金元足球”的陪襯。
在德國,“50+1”政策讓球迷擁有很高的自主權,整個國家特有的理性也讓他們在職業足球管理中反對“大手大腳。”德國《圖片報》報道稱,盡管“小打小鬧”的引援策略讓俱樂部處于財政健康狀態,但諸如拜仁這樣志在歐洲的豪門卻頗感頭疼。德甲“巨人”很難在歐洲轉會市場上獲得良將,又無法保證自己的球員不被英超、西甲豪門挖角。為了能吸引投資者和優秀球員,拜仁俱樂部CEO魯梅尼格曾表示,希望能取消“50+1”政策。但相關動議一直未能獲得通過,德國《圖片報》認為歸根結底是球隊不愿得罪球迷。
不過,巨額投入對足球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韓國網站“NAVER”曾評論稱,在金錢的投入下,廣州恒大儼然“亞洲曼城”。雖然資本不是萬能的,但是的確能在短時間內幫助球隊增強實力。放眼整個亞洲,中東石油大亨也曾一擲千金引入大牌外援,從而使西亞球隊迅速提升戰力。俱樂部一擲千金也讓包括歐冠在內的比賽變得更有商業價值。美國有線電視網2016年曾報道稱,當年約有3.5億人觀看了歐冠決賽,這一數字是同年“超級碗”觀眾的2倍。▲
環球時報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