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娟 李獻忠 李玉娜
摘 要:立德樹人是“三教”改革的根本方向,目的是培養內外兼修的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深化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是三教改革的指引方向,目的是實現理論實踐相結合,提高課程的實用性、職業性、技能性,提升人才培養教學水平。三教改革是指教師、教材和教法的改革。改革的關鍵是教師,教師是教學改革的主體。教材是進行課程建設與教學內容革新的基礎;教法是教學改革的途徑,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優化是為了實現教師和教材的改革。
關鍵詞:三教改革 過程控制 高職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ree-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Process Control System"
Lu Xiaojuan Li Xianzhong Li Yuna
Abstract:“Cultivating Mortality and Training Talents” is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of "three educations", and 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high-level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talents who are cultivated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Deep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s the guiding direction of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s. The purpose is to realiz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mprove the practicality, professionalism, and skills of courses,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eaching.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s refer to the reform of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The key to reform is teachers, and teachers are the main body of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basis fo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content innovation; teaching method is the way of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 is to realize the reform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Three Education Reform, process contro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過程控制系統》課程是我校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能夠研究電廠主要過程自動控制系統的構成原理,掌握過程自動控制系統的分析、設計、工程實現和參數整定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為畢業后參加自動化工作打下必要的知識基礎。本課程在能力培養方面注重學生對火電廠熱工控制系統的理解、過程自動控制系統的分析、設計、工程實現和參數整定的能力,與熱工測量及控制儀表、發電廠熱力設備及運行、分散控制系統組態與維護等課程相配合,共同完成對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學生核心技能的培養。
通過三教改革建設,實現以下三方面的成果。一是建立科學合理的“三教”評價制度,建立職業院校教師科學評價制度。二是建立教材更新、編寫與監督機制。三是制定和完善教學方法評價方法。
1 全面落實課程思政,實現思政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的融合統一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培訓以提升師資隊伍的政治素養和水平,保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正確方向。選擇1-2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挖掘梳理該課程的思政元素,逐步推進專業課程改革,將思想政治教育“無痕”融入課程教學各環節,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探索形成課程思政育人機制。推廣研究成果,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明確本課程應承擔的思政教育內容和必須保證的時間比例,落實課程思政。全面實施思政教育,完善配套制度、標準,建立思政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的融合運行標準,學生參與率100%,達標率100%。
2 制度引領、內外兼修,加強團隊教師能力建設
組織團隊教師全員參加專業教學標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等專項培訓,提升教師的課程標準開發、教學評價設計的能力;通過參加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課程開發技術培訓,提升教師的模塊化教學設計實施能力;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在線開放課程與立體化教材的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以及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等方式,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聚焦“1+X”證書制度,開展教師專項培訓。
教師以多種形式,每年累計至少1個月參與發電企業實踐或電廠實訓基地實訓,并將實踐成果反饋到教學中,提升實習實訓指導能力。立足發電行業學習,學習《過程控制系統》課程領域先進技術,電力生產運行方式、電廠工藝流程、能源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發電企業熱控相關崗位職責、操作規范、技能要求、用人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學習《過程控制系統》課程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控制新技術、控制系統新設備、熱控新標準等。及時總結,把企業實踐收獲充實教學資源,推動教育教學革新與產業升級轉型結合配套。
3 以課程建設為指引,加快教材改革與創新
團隊教師按照模塊化課程體系,與企業專家、電力出版社合作,啟動契合專業核心課程特點的多形態立體化教材建設,及時將新能源及環保技術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教學內容,編寫設計適應教師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的立體化資源,助力項目式教學、情景式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新教法的應用。
在教材的呈現方式上,對專業課和實訓課教材,及時更新內容,適應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線學習等多種教學方式的需要,鼓勵使用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集中開發信息化資源、案例素材和教學任務,建立更新常態化、立體化的手冊式教材和教學資源庫,使專業教材能夠跟隨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和產業技術升級情況,及時完善更新。動畫、視頻等顆粒化資源覆蓋本課程。聚焦電力發展需求,圍繞“綠色智慧”主題,以培養學生安全規范意識、提升職業素養為目的,將生物質及城市垃圾發電、超超臨界機組發電、智慧電廠等技術領域所涉及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能提煉成教學資源引入課程。
以教材改革為突破口,在教材改革中轉變教師職業教育理念,提升教師參與三教改革的主動性、有效性和職業能力。按照“活頁教材+活頁筆記+工作訓練+功能插頁”四位一體表現模式進行系統策劃、指導和編寫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將“以德樹人,以學生為中心,企業項目載體,行動導向教學,學習成果導向”五大要素作為新型教材的內涵要求。
4 落實“三個課堂”模式,推進教法改革
通過線上課程的升級,智慧學習平臺的搭建,落實“三個課堂”實時互聯、資源共享、互相促進,建立師生共享、企業直接參與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職業課堂教育教學模式。
第一,在課堂大力發起“課堂革命”。團隊教師與企業專家共同參與構建完成“底層通用、中層共享、高階分立、模塊互選”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及學習評價標準,建立教師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廣泛采用項目式教學、情景式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新教法,依托智慧課堂、實景化仿真中心及虛擬電廠,廣泛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課堂革命,實現教學全過程監測、學情分析及學業水平診斷等,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及效果。
《過程控制系統》屬于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專業的高階課程。課程面向電廠DCS工程師站工程師、熱控系統維護人員工作崗位。要求學生掌握熱工控制系統原理、結構、sama圖、DCS組態方法。熟悉系統sama圖,能進行DCS組態調試和設計。分為單回路控制系統的分析、設計、工程實現和參數整定,串級控制系統的分析、設計、工程實現和參數整定,導前-微分控制系統的分析、設計、工程實現和參數整定,前饋-反饋控制系統的分析、設計、工程實現和參數整定,比值控制系統的分析、設計、工程實現和參數整定,多變量控制系統的分析幾個工作任務。
第二,組織團隊教師每周一次集體備課、開展一次教學研究活動并進行總結,優化教案編寫的規范和要求,并嚴格執行。開展教學實施標準制定工作,實現課程全覆蓋,以教學實施標準規范教學秩序、課程總體設計和教學組織實施全過程。探索利用移動互聯網等先進技術,以混合式、慕課、微課、翻轉課堂、虛擬課堂等多種方式,搭建全方面、多形式的線上學習云平臺,開展教學全過程監測、學情分析、學業水平診斷和學習資源及時供給,促進自主、泛在、個性化學習。團隊也將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及時診斷、及時創新改進。
“全面參與、分工協作”,制定每位教師參與課程標準開發、教學流程重構、課程結構再造、學習管理與評價等專業建設全過程的運行保障機制。團隊教師明確各自的職責,按照“底層通用、中層共享、高階分立、模塊互選”模塊化課程體系需求,合作完成課程教學,聯合企業導師,通過遠程在線方式開展“雙元結構教師小組”協同教學模式。
職業學校的專業理論教師數量一般較多,而技能教師相對較少。可以按照技能教師角色不同,由學校專業理論教師分別與本校技能教師、企業技術人員、兼職教師等組成“雙元結構教師小組”。目前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學活動,普遍采用項目教學法或任務教學法等,構建雙元結構教師小組”可以就某一教學項目或教學任務來組建。從績效的角度看,以行動導向的學習領域教學模式應更有利于發揮小組的優勢。
第三,建立企業課堂,創新實訓教學。
一是引企業入校,把企業工作技能環境搬進課堂,轉換教學情境,教師變師傅,師傅變教師,校企雙元授課,構建職業化氛圍,解決培養學生實操技能的難題。二是在現代學徒制試點企業或者產教融合合作企業,開展企業課堂,聘請企業工程師,進行現代學徒制培養,滿足頂崗實訓的需要。每人參與一項教改課題,以深化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為重點,以推動課堂革命為突破口,深化專業教學領域全方位改革。
5 模式引領,證書支撐,構建對接職業標準的課程體系
借助企業辦學優勢,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制訂“一中心、五融合”的人才培養方案。依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學生的個性發展要求,校企共同重構“分層次,模塊化”專業課程體系。依據高等職業學校職業教育國家標準體系,及時將電力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納入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并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等有關內容融入《過程控制系統》課程教學。實行具有電力行業特色的“1”與“X”制度,促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學歷證書相互融通。規范教學準備,推動課堂教學革。全面深化工學結合,試點“1+X”證書制度,按照崗位描述、任務分析、能力定位、課程固化的原則,融入垃圾焚燒發電“1+X”證書內容,將“1+X”證書的技能認證與學歷教育全程融通。
總之,職業教育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如何進行“課程-教材-資源庫”一體化,如何開發新型活頁式教材建設,如何重構職業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是三教改革的落腳點。通過《過程控制系統》課程“三教改革”建設,使教師對“職教20條”的理解更加透徹,為學校深化產教融合、共建共享“新型活頁式”教材、建設好新形態一體化教材提供了有力參考;為推進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基于專業教學資源庫的“三教”改革探索與實現,焦愛萍,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4.
[2]工業造價專業“三教改革”教學探討,陳麗瓊,現代物業,2019.10.
[3]深化“三教”改革 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王成榮,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