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華
所謂尿失禁,是指患者排尿不受其意志控制,尿液不自主的漏出,是老年人常見疾病之一。該病發生概率與患者年齡呈正相關,而老年女性是該病高發人群,其中以壓力性尿失禁最為常見[1]。據統計,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0%以上的人患有尿失禁[2]。國際尿控協會(ICS)認為其已經構成社會和衛生問題,雖然尿失禁不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但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質量,給老年人生理、心理、社會活動方面帶來的影響極大,被稱為“社交癌”,也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3]。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重,尿失禁是老年學和老年醫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也是社會醫學研究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領域。而中醫學在治療老年尿失禁方面具有獨特的見解和療效,現做以下闡述。
1.1 中醫病名探究尿失禁在中醫學上的描述包含在“遺溺”“小便不禁”“小便失禁”“膀胱咳”等病癥范疇中。《素問·宣明五氣論》言:“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素問·咳論》言:“腎咳不己……膀胱咳狀,咳而遺溺”,《金匱翼·小便失禁》曰:“脾肺氣虛、不能約束水道而病為不禁者。”由此可見古代醫家皆有對此病的相關解釋[4]。
1.2 中醫對老年尿失禁病因病機的闡述《素問·上古天真論》言:“女子七歲,腎氣盛……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丈夫八歲,腎氣實……七八……精少,腎藏衰”,講述了人體隨著年齡增加腎氣由充盛到衰少演變過程,老年人由于年老體衰,或伴隨多種慢性疾病,或大病、久病之后,腎氣虧虛,則臟腑功能皆出現衰減,最終膀胱氣化功能失職,小便不受約束而失禁,所以本病常好發于老年人群。現代中醫學者關于老年尿失禁發病機制有以下幾種論述[5,6]:①肺氣虛弱,宣降失司:肺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氣,主治節,通調水道,肺氣虛弱,氣不布津,通調失職,膀胱約束失司,則生遺溺;②脾虛失于運化:脾居中焦,為水液升降之樞紐,脾氣不足,升降失調,或中氣下陷,則尿自遺;③腎氣衰竭:腎氣不足,無力固攝,或腎陽虛衰,不能溫化水液,而尿出不知;④肝失疏泄:肝氣郁結,疏泄失司,從而影響三焦水液的運行及氣化功能,形成遺溺;⑤三焦運化失司:人體水液正常代謝有賴于三焦的氣化功能正常,三焦的氣化功能又依靠肺、脾、腎三臟維持,三焦決瀆無力,膀胱氣化失司,故小便失禁。因此老年尿失禁主要原因為膀胱氣化失司所致,病位在膀胱,又與腎、脾、肺、肝、三焦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中醫認為,腎乃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本,老年人由于年齡增長身體機能衰退,腎氣不足,中氣下陷,固攝無力,故本病以虛證多見,尤以腎、脾兩臟為主,臨床治療多溫補腎陽以固攝,補益中氣以升提,或脾腎雙補以加強療效。
2.1 中藥組方治療陳瑩瑩等[7]應用溫腎固攝湯治療中老年女性尿失禁35例,療程8周,結果顯示該療法不僅明顯改善尿失禁癥狀,還可有效維持療效。李青教授[8]認為遺溺不僅與下焦腎、膀胱相關,還與中焦脾也有重要聯系,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以“下病治中”為治療思路,運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方法治療遺溺,取得良好療效。莊曉丹等[9]使用通陽化氣湯加減口服治療尿失禁,每日1劑,7 d為一個療程,連續服用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93.33%。黃锫[10]聯合應用補中益氣丸與知柏地黃丸治療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41例,治療4個月,總有效率95.12%。胡鳳君等[11]應用補中益氣丸大蜜丸治療尿失禁46例,配以大棗食療以增強健脾益氣之功效,療程2個月,總有效率86.95%。李善譜等[12]以溫腎益氣,固精縮尿為目的,用自擬方“遺尿煎”治療老年尿失禁,藥用菟絲子、補骨脂、益智仁、金櫻子、桑螵蛸、烏藥、五味子、肉桂、淫羊霍、鎖陽、黨參等,療效滿意。馬新社[13]采用益氣補腎法治療老年尿失禁患者58例,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桑螵蛸散加減,共治療30天,總有效率89.6%。顏學弟等[14]采用自擬溫腎固澀湯治療中老年尿失禁患者48例。藥用菟絲子、肉蓯蓉、桑螵蛸、益智仁、補骨脂、熟地黃、山藥、甘草,隨癥加減。治療2周,總有效率96%。肖春風等[15]觀察益氣溫陽中藥治療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65例,總有效率為87.68%,優于口服鹽酸米多君對照組。
2.2 針灸治療于冬冬等[16]應用針刺配合重灸關元穴治療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31例,總有效率93.54%。蘇陽[17]以補腎健脾法為依據選穴針刺治療老年性尿失禁,費凌志等[18]應用頭針結合骶四針療法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崔秀敏等[19]應用針刺加隔附子灸穴位治療老年女性尿失禁,均取得滿意療效。陳妮妮等[20]通過文獻總結針灸治療本病相關經驗,顯示運用最多的干預措施為電針、溫針灸和針刺。針灸治療以辨病取穴為主,運用最多的10個穴位:關元、中極、三陰交、氣海、腎俞、足三里、中髎、會陽、次髎、膀胱俞。在用穴上,腰骶部穴位最多,腹部穴位應用頻次最高;膀胱經穴位最多,任脈穴位應用頻次最高;并發現“骶四穴”等現代醫學理論指導的穴位。針灸治療的經驗可為臨床提供思路和依據。
2.3 推拿治療鄭慶山[21]通過手法刺激穴位加強神經反射功能治療尿失禁80例,施以腰骶部、腹部、下肢推拿治療,手法以按揉、點按、震顫法為主。隔日1次,治療30次,總有效率95.0%。王鉦[22]亦通過施以腰骶部、腹部、下肢手法推拿治療尿失禁,取得了滿意效果。均證明推拿治療具有療效好、無創、無痛苦、經濟、易操作等特點。
2.4 其他治療現代醫家對綜合療法如中藥配合針灸貼敷等多有研究。魏玉枝[23]采用捏脊、穴位按摩后中藥外敷及中藥內服綜合治療尿失禁,總有效率97.10%。王新娟[24]采用艾灸結合益氣補腎湯治療尿失禁,能有效增強盆底肌力,提高尿動力學指標,減少尿失禁頻率。王麗杰[25]采用中藥湯劑聯合針刺治療老年尿失禁,療效確切。熊書華[26]觀察補中益氣丸聯合縮泉丸加針灸治療老年功能性尿失禁65例,治療4周后,總有效率為96.9%,證明了綜合療法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其他如拔罐、耳穴貼壓[27]、足療、埋線治療等,都在臨床有所應用,并且取得了較好療效。
綜上所述,老年機體衰退或患他病,腎氣虧虛,中氣不足,膀胱約束無力是老年尿失禁的主要原因。中醫治療尿失禁的方法多樣,根據個體辨證施治,理法方藥俱全,無論單純應用中藥、針灸或推拿治療,還是針藥聯合、內外同治等綜合治療,均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且中醫治療本病較西醫具有安全、無不良作用的優勢,因其簡、便、效、廉等優點為更多的患者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