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波
(肥東縣水務局,安徽 肥東 231600)
水利工程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對促進民生、國家發展存在重要影響。此類工程存在施工環境復雜、施工區域占地面積大、涉及工種較多等特點,施工困難程度相對較高,其中的一個環節出現失誤,將導致整個工程受到影響。基于此,有效控制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十分重要。
水利工程對運營環境及施工條件要求較高,由于工程施工進度、資金投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工程總體建設標準偏低的情況時有發生。就工程設計來講,倘若將設計的關鍵點置于結構強度、尺寸等方面,忽視了對混凝土抗沖磨、抗凍等耐久性方面的要求,勢必會導致工程耐久性設計缺陷問題的產生。
基于各種自然環境因素及污染等的影響,水利工程出現鋼筋銹蝕、混凝土碳化等問題的可能性較高。相關文件指出:實際開展永久性水工混凝土結構設計操作的過程中,應重視考量結構的耐久性需求。水利工程通常存在建設環境、地質結構復雜等特點,耐久性問題的影響較為突出,對耐久性缺乏認識,會導致工程整體質量受到嚴重影響[1]。
從總體角度來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水平相對較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而言,個別工程在控制土方工程質量時,缺少有效的控制手段,進而導致大量的沉降產生,對結構的可靠及安全造成了不良影響;個別工程由于忽視對質量缺陷的有效處理,導致相應部位混凝土的老化和碳化程度在短時間內大幅增加,鋼筋銹脹問題嚴重,最終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損壞問題;個別工程混凝土表面存在麻面、露砂等問題,進而導致整個工程的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個別工程應用的閘門防腐性差,出現各種腐蝕、損壞問題的概率比其他工程更高。
工程設計對工程整體的建設質量來講存在重要影響,需要重視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研究論證,此外,針對工程開展有效的建設環境及水文地質條件調研操作也十分重要[2]。
實際開展各環節工程設計操作的過程中,應結合相應建設區域的環境及氣候條件等,明確其環境屬性,針對混凝土施工、維護、質量檢測相關標準進行有效設計,同時,重視科學設計混凝土抗沖磨、抗凍等指標。就軟土地基來講,應重視對其相關的各種有效處理方式開展仔細的研究和分析操作,擇選出符合相應建設區域地質條件的最佳處理方式,針對基礎工程的質量檢測及驗收等相關標準開展合理設計,重視關注工程不均勻沉降量及沉降限值,以便于更好地確保結構質量及穩定性。具體開展金屬結構設計及自動化設計操作的過程中,應遵循功能可靠、結構簡潔的原則,有助于提高工程運維管理實效性。
對于水利工程而言,質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僅對相應工程的使用效果及運行安全性存在直接影響,一旦出現任何問題,還將造成諸多無法彌補的損失。耐久性是評判水利工程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有必要重視積極強化工程設計及壽命理念,注重深化自身對水利工程建設條件及運營環境的了解和把握,基于工程的設計、建設以及運營等多個方面促進自身對工程耐久性認識的深化,同時提出多種合理有效的措施,優化工程耐久性,進而達到延長工程使用年限的目的,有助于更好地維系工程運行穩定及安全性。此外,除需要強化工程耐久性以外,也應對工程建設時間及投入成本的影響加以有效考量,有助于確保各環節建設施工順利的開展。
確保工程建設質量是保障工程后期應用效果的首要前提。各建設施工企業需要結合工程相關合同及設計規定,合理、科學地制訂工程耐久性施工規劃,重視有效控制混凝土配比,確保各相關耐久性指標均符合所設計標準;針對混凝土工程開展各環節施工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控材料的來源和質量,完全依照所設計配合比開展相應施工;積極采取多種有效手段,對混凝土振搗、模板等的施工質量進行控制,有助于優化混凝土工程后期應用效果。
針對規模較大的混凝土工程以及具有關鍵作用的結構,有需要的情況下可利用優化耐久性及溫度控制等附加手段,有利于避免各種質量問題、缺陷的形成;針對基礎處理工程展開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操作;針對機電設備及金屬結構等嚴格實施駐廠監督制造操作;重視對隱蔽工程及金屬結構等開展仔細、有效的驗收操作;在實際應用各種自動化、機電設備以前,需要展開高質量的聯合調試運行檢測和驗收操作;針對各種工程質量問題及缺陷等,應及時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并詳細記錄;就一些可對工程耐久性造成不良影響的缺陷等,需要通過專項論證等方式制訂相應的解決計劃;針對一些永久性質量缺陷問題,需要重視落實工程運行階段的維護責任。
針對丘陵地區來講,實際開展節水灌溉體系設計操作的過程中缺乏明顯優勢,但只要注重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對各類條件開展有效利用,開展科學的規劃設計,依舊可確保節水灌溉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出來。具體而言,設計開展節水灌溉設計時,需要重視了解工程建設區域的人文地理,包括農民生產習慣等,同時確保所設計方案的節水性以及省時性,既應考量前期設計,也需要重視后期維護,有助于延長灌溉系統壽命。
對于水利工程建設來講,深入開展工程科研工作十分重要。實際開展各環節水利工程建設操作的過程中,應重視積極推動相關科研工作的實施進程,在各試點區域對相應研究成果實施試應用操作,明確技術可行性及實效性以后,可開展進一步的實踐應用和推廣宣傳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升水利工程建設科學性及施工效率[3]。
同時,進行軟土地基工程上部結構設計及地基處理措施改良設計,以確保相應基礎和結構的穩定性及實用性更好地發揮出來;有效推動對高性能混凝土以及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控制展開的科研進程,優化工程耐久性,且有助于減少工程投入成本,更充分地發揮混凝土實效性;開展金屬防腐研究,并對相應研究成果開展有效應用,力求促進優化金屬結構使用性能,延長其使用時間,提高相關維護操作效率及便捷性。
現如今,犧牲陰陽極保護技術在某省個別水利工程中已經投入使用,在金屬結構防腐方面取得了較為可觀的成果。實際開展水利工程建設操作的過程中,想要達到上述目的,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工程運維管理質量。總而言之,想要有效推動水利工程維護技術科研進程,不僅應確保各環節維護工作實效性,也應重視遵循方便、簡單的原則,有助于確保一線人員更快地了解相關知識,掌握具體的使用方法,此外,也應重視合理控制運維成本。
對于水利工程來講,提高建設質量管理控制實效性至關重要。現如今的水利工程建設中,依舊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對建設質量具有不良影響,基于此,有必要從提高設備和材料質量控制、創設質量管理體系等多個方面針對如何強化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進行考量,有助于擴大工程的社會及經濟效益。